同时期德军也装备了同一类型的火箭炮,即41型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只有6根发射管,而且是牵引式火炮,在机动性和火力密度上不如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无论是德军是苏军都将各自的火箭炮视作一种秘密武器,以防被其他国家获悉并仿制,德国将火箭炮部队称作烟雾发射部队,而苏联则只为“喀秋莎”火箭炮取了一个军用编号“БМ-13-16”。

什么是火箭炮?

什么是火箭炮

实际上,火箭炮这种武器并非是一种炮,它其实算是一种火箭定向发射器。二战中,苏军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就是一种火箭定向发射导轨,而苏军的另一款著名的火箭炮“安德柳莎”则是一款火箭定向发射架。冷战中苏联的另一款火箭炮BM-21“冰雹”就属于火箭定向发射管。因此,火箭炮这类武器的定义,从来就不是传统身管火炮那样简单的,定义为“地面压制性火炮”那么简单。

我军装备的火箭炮齐射画面接下来,再说说火箭炮这类武器的实战应用,众所周知火箭炮是一款,面杀伤型地面压制武器,属于战役级兵器。传统的火箭炮通常用于打击敌军战役纵深内的部队集结点、后方大型基础设施、野战机场、补给枢纽等重要目标。不过,传统的火箭炮也是有一些难以根除的致命弱点,首先是发射阵地的选择,火箭炮的发射阵地必须是一个较为开阔且炮位周围没有障碍物的地方,不然的话后部的障碍物,会被火箭弹发射时的尾焰给烧灼掉。

其次是发射完毕后,何时能够完成弹药再装填的工作。俄制BM-21“冰雹”火箭炮传统的火箭炮,例如苏制BM-21“冰雹”火箭炮,它的弹药装填完全是依靠,炮班成员肩扛手推式的装填,而这样的装填工作起码就是五十分钟左右,如果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完全就来不及进行快速火力反应射击。所以传统的火箭炮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的新型战场威胁了。

直18与直8宽体有什么区别?怎么样

直18与直8宽体有什么区别怎么样

直-18与直-8宽体,前者已进入第三代直升机行列,而后者仍为第二代;直-18以其高性能,可以列装三军,而直-8宽体主要解决的是陆军车辆容纳不了的问题。二者性能差别很大,直-18今后批量生产投入现役,直-8宽体的使用范围,目前还相对有限。直-8变身直-18,不仅是“1”字之差,完成了代次的跨越,可以比拟EH101,作为一款先进型号使用,一举越过珠穆朗玛峰,即为证明。

它被部署在航母,即有三种任务型号,中型通用运输型、反潜型和预警型,细心的网友常能看到它的身影。未来部署在075,也会作为主力直升机使用。用途大,陆军迎来自己的运输直升机,为了有效解决“山猫”地形车只能吊运,不能装进机身的问题,直升机工业人,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完成了宽体直升机的设计到定型,想造便有,也见我们直升机工业的进步。

过去总是充满想像,没资金,少实验设备,如今打造出两款十吨级直升机,直-18和直-20,迎来了直升机工业春天。两款机型实现了双保险,均可全疆域使用。魂舞大漠的看法,如果把直-8宽体技术亦能用于直-18,可用于高原运输车辆,用于即将入役的075两栖攻击舰上,即可大为拓展该舰跨水平线攻击能力。好在涡轴-6C的进步空间,还应有一定的冗余的改进提升的能力。

喀秋莎这类火箭炮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喀秋莎这类火箭炮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号是БМ-13-16,这是世界上第一种车载的自行火箭炮,它拥有16个132毫米口径火箭弹的发射架,齐射时具有恐怖的打击范围,由于火箭弹的散布范围太大,通过集中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火力密度。同时期德军也装备了同一类型的火箭炮,即41型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只有6根发射管,而且是牵引式火炮,在机动性和火力密度上不如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无论是德军还是苏军都将各自的火箭炮视作一种秘密武器,以防被其他国家获悉并仿制,德国将火箭炮部队称作烟雾发射部队,而苏联则只为“喀秋莎”火箭炮取了一个军用编号“БМ-13-16”。

“喀秋莎”火箭炮的研制最早开始于1938年10月,此前苏联已经成功的研制出了航空火箭弹并正式列装,不同于德国过分重视火箭炮的射击精度问题,苏联一开始非常重视火箭炮的机动性,将整个发射系统安装在一辆卡车上,从而成为一种自行武器。至于火箭炮的精度问题,当时苏联的火箭弹技术其实并不如德国,精度差的问题更加严重,而苏联专家采用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提高火箭炮发射架的数量,通过提高火力密度来弥补精度的不足,苏联最初研发的火箭弹发射装置分别有24管82毫米火箭炮和16管132毫米火箭炮,远远高于德国的6管150毫米火箭炮。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mig13  入坑  崩坏  火箭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