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不直接管理羽林军,直接领导羽林中郎将,而是专有一个官员叫做“光禄勋”,光禄勋属于九卿之一,绝对算是朝廷大员,但他是一个文官。这个光禄勋直接对皇帝负责,日常就跟在皇帝左右。这叫做光禄勋的文官有一个衙门,衙门就在宫禁中,属官众多,机构庞大。管行政的,管粮草的,管条令的,管训练的,管军马的、管门窗安全的、管各种车辆的、管运输的、管兵器的、管打仗的,管军籍的,以及管理家属生活的,各设官员,互相制约,不相隶属。

“羽林中郎将”只是属官之一,他与郎中车将(管车辆)、郎中户将(管门窗岗哨)、郎中骑将(管军马)、期门仆射(管狩猎,也就是训练)等平级平坐,谁也命令不了谁,谁也提拔不了谁。羽林中郎将想接近皇帝,控制皇帝,杀掉皇帝,根本不可能。光禄勋想命令羽林中郎将杀掉皇帝也不可能,因为羽林中郎将的升迁和工资发放也不在光禄勋手中,而在兵部和户部。

其他的郎将也是如此,他们的上级并不是只有光禄勋一个。汉朝的组织架构保证了羽林军的忠诚。罗马的禁卫军就完全是另外一个风格了。罗马禁卫军一开始成军只是凯撒的私人卫队。熟悉中国历史的都知道,一个朝代只要开始了 允许前线将领开始组建私人武装,接下去的肯定是武装割据,朝代灭亡。罗马也是人类社会,逃不脱这个规律。

后来凯撒就是仗着自己私人武装的扩大,选自己为罗马共和国的“终身独裁官”,不再甘愿受元老院制约。虽然后来元老院在元老院中搞伏击暗杀了凯撒。但是,凯撒虽死,他建设的政治势力还在,他的养子屋大维领兵进入罗马城,展开了一场罗马式的大肃反,杀了上百名元老和上千个罗马骑士,直接推翻了罗马共和国,改朝换代,建立了罗马帝国,登基为帝,做了皇帝。

其中,屋大维身边的私人武装居功甚伟,作用极大。本来,罗马的军队实行的是义务兵制,凡16岁至46岁的公民都有应征入伍的义务,并且甲胄兵器必须自备。兵种划分参考的是财产和年龄。如果是有钱的小伙子,就去做骑兵,作战勇敢,人聪明了,混成骑士阶级也说不定。没钱的就去做步兵,最多戴上头盔,弄根标枪带着宝剑去冲锋在最前方,做炮灰。

有点小钱的可以置办全副盔甲和大盾牌以及大型重标枪,躲在步兵后面,远距离投掷敌人。促使他们奋勇作战的除了时不时可能的战利品收获之外,最主要的是“公民身份”。在罗马,公民权很重要,他有投票权,有权力与人立约,有权力具备合法的婚姻。所谓的自由民只有享有财产的权力,其他什么也没有,更不要说奴隶了。由罗马公民组成的罗马军团效忠的自然由罗马公民选举出来的元老院了,其实也是等于效忠自己。

凯撒的私人卫队不是如此,他的私人卫队是雇佣兵组成的。凯撒当年还只是一个前方将领的时候,率领罗马军团征战高卢(法国)的时候,担任他私人护卫的就不是罗马公民,而是400名日耳曼骑兵,领饷打仗。为罗马抢来了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前三头同盟格涅乌斯·庞培的护卫部队雇佣的是西班牙人,也不是罗马公民。为什么使用雇佣兵?这很容易理解。

公民嘛!虽然来当兵了,家里再穷,也都是有奴隶的富人,少有人愿意去战场上拼死命,另外大家都是政治地位平等的公民,有些命令下去,执行的不见得就好。雇佣兵就不一样了,他们很勇敢,且是专业战士。后来雇佣兵立功大了了,还可以当上罗马公民,更是听从命令服从指挥。雇佣兵很好用,所以后来的屋大维的禁卫军就越来越大。凯撒遇刺不久,屋大维就征召了10000名禁卫军,毕竟,罗马军团属于罗马元老院啊!禁卫军才属于屋大维个人。

在罗马禁卫军300年的历史中,他们都属于罗马皇帝直接领导,禁卫军直接负责罗马皇帝和皇宫的安全,维持罗马城的治安。当然了,罗马帝国也没有汉朝那种看起来叠床架屋、繁文缛节其实对于制约权力非常管用的组织架构。因为他们相信公民自觉,相信选举,相信禁卫军会始终忠于罗马皇帝。可是雇佣军不相信,历史以来的雇佣军都是为钱而战。

这就埋下了祸根。 在罗马的整个一千余年的历史中,少有部队能直接进入罗马城,而罗马城几乎就在禁卫军手中。尽管后来禁卫军的士兵也开始换成了罗马公民,但是他们的雇佣军本色已经留下了,“唯钱是图”成了禁卫军的部队风格。雇佣军的风格就是钱多就听话,钱少就闹事。但是,多少钱才是多呢?无人能回答。屋大维在的时候,凭着他个人的威望以及手中强大的财力,禁卫军自然听话,让干啥就干啥。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皇帝  复生  攻城  西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