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破了大天,哪怕龙文章带着八百老兵进去了,没有后续的渡江部队的支援,也是白搭。所以,不管任何军队打南天门,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渡江。而且是大军过江。过得还不是较为平静的长江中下游,而是怒江。也没有几百公里的防线让你多点突破,能够进行渡江和进攻的就那几个地段,日军都是重兵把守,每个地方就是一座南天门。怒江、保山和腾冲的,水流湍急,天险绝壁。

稍微经验少点的司机,走那种盘山路,几十公里长下坡,腿要突突的。抗战期间,我军是没有能力在湍急的怒江进行大规模渡江作战的。这个也确实是我军的软肋。远的不说,就说金门…近的不说,96年台海…其实龙文章的打法,看起来很精妙,但是你们想想,智取华山,奇袭白虎团,围歼英军格洛斯特营,穿插三所学校,攻打锦州(塔山阻击战),横城反击战,不都是这样打的么?249写团长的时候,我不信没有参考我军的经典战例。

大家都说,沙盘上发生的,才是真实的松山。这个真没错。那才是国军的打法。当然了,除了龙文章的打法,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也还是有的,那就是不从南天门渡江,而是从别的地方渡江,然后绕道南天门后面,先去和顺和腾冲,再回头收拾南天门。当然,那需要的可能是很多个师和纵队,肯定不是一个虞师能玩的。(参考百万大军过长江)其实今天的我们,那估计就平推了,把关东军都放上去都白给。

要我说,都用不着今天的我军,随便找几个我军当时军阶对等虞啸卿的指战员加个政委,竹内连山就得玩完。如果是原来的我军,肯定是带着小队伍去那边打游击啊,那边的群众基础好,又有游击队活动。。。还有龙文章如果做了主力团的团长,那必然要变得跟虞啸卿一样,用理想去武装下属的大脑。而下属们也在这些缥缈的理想感召下魂飞魄散,无处可遁。

如果龙文章真变成这样,那他手下那帮渣子兵还会听他的吗?炮灰们是血海里滚过来的,理想对他们就是个屁,尤其是在屡屡打败仗、丢失了大半幅国土的背景下。炮灰们之所以会把命交给龙文章是因为他允许了迷龙老婆的存在、给烦啦找回了父母、一直在为反攻西岸做准备。换言之,其实炮灰们不是为龙文章而战,他们是为父亲、母亲、妻子、儿子、情人、朋友、乡亲以及赖以生存的脚下土地而战。

这些人去打仗需要口号吗?他们也不会喊,甚至会想着怎么逃命回来。南天门攻克主堡一战,与其说是拼装备、拼谋略;不如说是拼谁更狠、拼谁更玩命。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就把种种灾难全都写进去了。翻开史书,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遍地饿殍、白骨累累、易子而食,在一个主张礼仪和规范的文化语境里,个体的尊严被一再压榨,甚至人命都贱如浮云。

中国人从来不缺勇气,但缺少能激发勇气的人。用孟烦了的话说:我们也勇敢,但我们软弱。《团长》算是抗战剧么 算也不算 刷了五遍也不敢说自己看懂了 每次看都有不同的体会 战争放大了人性的拙劣之处 也显得更加真实 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 因而不知道真实历史是个什么样子 经历过的人才更有资格去评判吧 这剧给我的是对战争对人性的思考 以及所谓炮灰们的命运 以及面对命运的无力 信仰到绝望依然愿意为信仰殉葬的气节看《团长》的时候哭过,也笑过。

为什么神话故事中上天都是走南天门为什么不走东天门北天门西天门?

你好,我是眉画张敞。我们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特别是读《西游记》时,的确经常看到孙悟空等人出入南天门。为什么走的是南天门,而不是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呢?我来说说我的看法。一、南天门是正门。中国人讲究住宅和宫殿坐北朝南,神话故事中天宫的设定也是坐北朝南,那么南门就是正门。有人会问天宫是不是只有这一个门啊?不是的。

在《西游记》中也提到过东天门、西天门和北天门,只是次数较少。二、南天门直通灵霄宝殿。悟空上天多数是去见玉帝,南天门离灵霄宝殿最近,所以走南天门较多。在找其它部门人员时,走的就是其它几门了。三、南天门通往人间。北天门通北海,北海中有不周山,也就是神话传说中女娲补天的所在;东天门通东海,海上有仙山,也就是蓬莱、瀛洲、方丈等;西门通往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是如来佛祖的地盘。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南天门  浅论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