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吕布的末日人缘差,无人搭救,结局悲凉建安三年,吕布再次与袁术联盟。以当时那个情况,吕布怎么说话都是死。吕布跟随丁原时,吕布一定有女人。建安元年,袁术想称帝,就联合吕布,希望他能为自己所用,就向吕布提出要娶吕布的女儿为儿媳妇,吕布同意了。

曹操是没法驾驭吕布,还是不敢?

曹操是没法驾驭吕布,还是不敢

二者皆有之。吕布虽然骁勇,毕竟经历不帝道,降谁即拜谁为义父,然后又杀之。前有丁原,董卓,现在曹操好不容易将吕布擒住,如果一仁慈把他放了,归为部将。什么时候性起,来杀曹操,无人能敌,曹操危矣。吕布曾在陈宫帮助下,独行天下多日,基本上很多诸侯都惧怕他,曹操在征战吕布时,头上也挨了一戟,不是吕布糊涂,没有认准是曹操,而让曹操逃得一命。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为什么不跟随吕布?

曹操是没法驾驭吕布,还是不敢

这是个好问题,值得仔细思考。如果李傕、郭祀在董卓死后跟随了吕布,那么汉朝廷或许能够光复,天下就不至于大乱。那为何没有呢?从以下方面来看这个问题。01李傕、郭祀的意愿就是归顺朝廷。树倒猢狲散,董卓死后,西凉军就解体了,处于群龙无首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董卓并非善类,专横跋扈、无恶不作。鸟择良木而栖,因而,跟随董卓的人,没有忠义之士,只有唯利是图之人。

因此,董卓死后,其部将没有人提出为其复仇,而是希望归附朝廷。只要有官做,保住自己的利益,跟着谁混无所谓。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或者吕布能够收编董卓的部众,让他们替朝廷出力,这是最完美的结果。02王允的态度。王允与吕布联手诛杀董卓之后,开始飘飘然,居然嚣张地说:“像董卓这样不可一世的大奸贼都死在我的手下,我还有什么惧怕的呢?”每当群臣聚会,王允不再有温润之色,而是正襟危坐,高高在上,十分傲慢的样子。

本来除掉董卓之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廷,这会儿,王允根本不把吕布放在眼里。吕布逐步失去了话语权。不管王允以前如何勤政奉公,也无论诛杀董卓的功劳多么巨大。如果李傕、郭祀不诛杀王允,很难说王允就不是董卓第二。人都会变的,屁股决定脑袋是很有道理的,坐在不同的位置上,想法是不一样的。在对待李傕、郭祀等董卓旧部的问题上,王允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一意孤行,且优柔寡断,迟迟拿不定主意。

汉末大儒蔡邕就因为董卓对他不错,听闻董卓被杀,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下狱处死。几乎所有的人替蔡邕求情,王允都不答应。王允的专权骄横甚至超过了董卓。起码几次重大问题,蔡邕力谏,董卓还能够采纳。但王允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执意要全部处理掉董卓旧部,也就堵塞了李傕、郭祀等人归顺朝廷意愿。最终导致李傕等的叛乱,这是王允一手造成的。

03吕布缺乏领袖担当。都清楚吕布骁勇无比,但吕布是以骑都尉的身份跟随并州刺史丁原,得到其赏识后,担任主薄。主薄一职是为主官掌管文书的佐吏,像杨修就是曹操的主薄,这是细致的针线活。由此看来,吕布并不仅仅是有勇无谋的莽汉,更好比是猛张飞能绣花,能文也能武,这可能是许多人想不到的。但作为一个刺史的主薄,吕布或许能够轻松驾驭。

但作为政治家来处理国家大事,就显得捉襟见肘,谋略不足了。王允逐步控制朝政之后,吕布被边缘化。如果吕布有大智慧,能够把董卓的部将收归己用,那真是汉室之幸事,天下百姓之幸事。在朝廷内可以制衡王允的飞扬跋扈,对外可以震慑天下诸侯。从者安抚,逆者讨伐。匡扶汉室,千古一人。即便自己想做皇帝,那也是最起码的资本。

吕布在白门楼被捉住,押去见曹操的时候,要怎么说话才不被杀?

吕布在白门楼被捉住,押去见曹操的时候,要怎么说话才不被杀

以当时那个情况,吕布怎么说话都是死。事实证明,吕布主动求饶,并请刘备帮忙说好话,是行不通的。因为就算曹操不想杀吕布,白门楼上的其他人也想要吕布的命。比如恨吕布入骨的刘备、关羽、张飞。主动投降不行,那怎么办?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学张辽,骂曹操,来个富贵险中求。吕布:曹阿瞒,只可惜当日濮阳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若有来生,我誓必取你项上狗头!然后转头,看向其他人:“公之英杰,布尽知之,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招,李典可使传书送檄,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吕布  天魔  缭乱  训练营  创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