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守住南郡和江夏郡,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在刘表的扶持和刘备的刻意经营下,赤壁大战前夕,关羽手下已经具有水军万人的实力。据《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记载:“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由此可见,此时关羽手中的实力已经不凡。而且,正是因为有了关羽这支水军,刘备才得以在“长坂之败”后得以逃出升天。

据《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记载:“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如果不是关羽,刘备要么战死,要么被俘,那就不会有日后的三国了。后世很多人都对刘备让关羽镇守荆州一事表示不解,既然明知道关羽的性情会与孙权搞不好关系,那么还为什么让关羽镇守荆州呢?换别人不行吗?比如赵云、魏延等。

其实,这还真不行。笔者上文说过,荆州六郡,尤其是南郡和江夏郡地处长江和汉水,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水军来镇守,而关羽是刘备的水军总司令,他不在荆州镇守,还有谁能够替代他的位置?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谁是水军总司令,谁就是镇守荆州的人选。所以,刘备的决策是绝对正确的。关羽也不负所望,在他的领导下,荆州水军成为了后汉时期唯一一只能够和东吴水军抗衡的水军。

即使后来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战败,荆州水军仍然控制着汉水江面,立于不败之地。鉴于关羽是蜀汉水军的创始人和总司令,立下过赫赫战功,所以笔者认为,关羽应毫无争议地被授予水军元帅军衔。图片来自网络山地军元帅-张飞张飞在入川之前,一直是以骑将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长坂之战”后的据水断桥。据《三国志 蜀书 张飞传》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在攻取益州时遇到了很大的压力,于是,诸葛亮率领张飞、赵云入川助战。诸葛亮率领赵云走水路,张飞走旱路,也就是在此时,张飞奠定了其在蜀汉政权军中山地军的地位。根据《三国志》记载,张飞率军要先于诸葛亮和刘备合军,这主要要归功于巴郡太守严颜。后汉时的巴郡辖区很大,包括今重庆、阆中等地区,在这个地区有一支非常有名的少数民族队伍-板楯蛮。

张飞到了益州后,被刘备任命为巴西太守,阆中都督,主要任务就是收服阆中地区的板楯蛮为蜀汉所用。从事后的结果来看,张飞非常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汉中之战时,主力其实是张飞所率领的板楯蛮,正是这支山地军,才能在川北的山地间击败同样是由板楯蛮组成的曹魏军队。不然,张飞要是率领由荆州的步兵和骑兵是根本无法击败张郃的。

而且,刘备任命张飞镇守阆中,而不是镇守汉中,并不是不信任张飞,而是把张飞放在了一个更重要的岗位上。阆中地区在蜀汉整体的军事布局上正好处于中间的位置,向北可以增援汉中,向东北可以增援上庸、向东可以增援永安、峡口,向西可以增援成都,张飞属于蜀汉内部一个总救援的角色,其地位非常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张飞可以算作是蜀汉山地军的创始人和最高领导者,加上阆中都督的重要军事地位,所以,应该授予张飞山地军元帅军衔。

图片来自网络游击军元帅-魏延魏延虽然投靠刘备的时间并不早,但因其出色的能力很快脱颖而出。我们从刘备入川时率领的将领就能看出,刘备是要大力培养像黄忠、魏延这类将领的。魏延也不负所望,在攻取益州和汉中的战役中,屡立战功,所以,在刘备得到了汉中之后,就任命魏延为汉中都督,一时间,全军皆惊。刘备任命魏延为汉中都督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魏延确实是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

其二、关羽、张飞、赵云等人虽然忠勇,但毕竟年事已高,蜀汉军中急需注入新鲜血液,而魏延就是刘备重点培养的对象。据《三国志》: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魏延说的可不是大话,而是以汉中为中心,以褒斜、陈仓、子午道等建立了一条钢铁防线。

具体战法是这样的:曹军来攻时,主动放弃大道,利用有利的地形全力袭扰曹军,并破坏道路,尽一切可能迟滞曹军行军速度。即使曹军能够攻到阳平关,也已经是人困马乏,战力大损。此时,再派出有力之一部,断了曹军的粮道,曹军屯兵于坚城之下,求战不得,粮道又被断绝,不战自败。待到曹军退兵,此时蜀汉军队已经四面云集,必定会歼敌于阳平关下。

魏延战法的核心就是利用板楯蛮建立一支特种部队,和曹军打游击战,在曹军来攻时,尽一切可能袭扰曹军,尽可能的消耗曹军的战斗力。从事后的结果判断,魏延的战法是成功的,魏延就是依靠这种战法,镇守汉中十五年。因此,笔者认为,魏延是蜀汉军中游击战的创始人和最高领导者,应该被授予游击军元帅军衔。图片来自网络曹魏篇骑兵元帅-张辽、张郃曹魏阵营中虽然有一支能够震慑蜀汉和东吴的虎豹骑,但是其统帅曹纯却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

曹操的儿子曹彰虽然也具有统帅虎豹骑的能力,可惜因为曹魏内部的争斗早死,功绩不显,所以也不能被评为骑兵元帅。笔者认为,曹魏军中能够胜任骑兵元帅军衔的有两人,一是张辽,二是张郃。但是这两人因为不是曹魏的嫡系,都是降将出身,所以,曹操是不会把自己的精锐部队交给二人率领的,但此二人所表现出来的战力,绝对担得起骑兵元帅的称号。

张辽张辽本身是马邑人,生在北方边境,自小就弓马娴熟。后来应大将军何进招募义勇来到京城,归属于并州刺史丁原部下。后来丁原被杀,张辽归附董卓,被拨到吕布帐下。张辽在吕布帐下的地位很特殊,他并不是吕布的直系部下,而是联盟的一员。这也是大家疑惑为什么吕布不重用张辽,偏要重用高顺的原因。张辽在吕布这支联盟雇佣军中,学到了西凉骑兵作战的精髓,这一点在后期的濡须之战中,给孙权上了一堂生动的骑兵如何突击步兵的现场实操课。

可惜的是,张辽究其一生也没有能够掌握曹魏骑兵的指挥权,虽有其能,但未能施展,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吧。张郃相对于张辽,张郃的命运稍好。张郃本是袁绍部下,号称是“河北四庭柱”之一,在袁绍帐下执掌骑兵。投降曹操后,因为曹军中派系的原因,张郃并未获得重用,一直到了后期,在曹军中诸多名将相继死亡之后,张郃才开始崭露头角。

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描述中,凡是涉及到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大战,张郃无一不出场,因此深受诸葛亮忌惮。据《三国志》描述:“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可惜,张郃最后却不得其死。据《魏略》: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

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由此看来,张郃之死就是司马懿逼得!图片来自网络东吴篇东吴虽然不乏将才,但是要是按照兵种来论的话,除了水军还值得拿出来说一说,其他的都没有什么杰出的人物。水军元帅-周瑜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有一句有名的挖苦东吴将士的话“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虽然刻薄了点,但却反映出周瑜也仅有在水战方面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而已。

周瑜参与指挥的著名战役也仅有赤壁大战一例,东吴派出的兵马也是以周瑜所统帅的鄱阳湖水军。不过,根据《三国志》等正史的记载,东吴水军与曹操并没有直接发生战事,和曹操水军发生水战的是关羽统帅的水军,东吴水军仅是在火烧赤壁之时露了一次脸。而且,烧的也并不是战船,而是曹操水军编成的用铁索连接而成的竹筏。客观地说,后汉时期东吴的水军确实是最厉害的,起码在关羽率领的荆州水军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是这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周瑜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就像笔者在评价关羽是镇守荆州唯一人选的依据是关羽是荆州水军的总司令那样,周瑜因为是东吴的水军司令,所以成为了东吴的都督。因为,无论是在东吴的江东之地,还是东吴要抢占的荆州之地,都是河网纵横之处,水军都是绝对的主力。因此,笔者认为,鉴于周瑜在东吴水军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立下的功勋,有资格被评为水军元帅军衔。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真武大帝  神将  魔王  来历  奖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