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真实的三国后,会颠覆你对三国的崇拜!真实的三国非常残忍,非常血腥,真实的三国人口稀少,物质匮乏,民生凋敝。要论三国的名将,那可是太多了。评价三国将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谈谈。如果有机会穿越回三国时期,熟读三国历史我会选择谁来辅佐,帮助终结这刀兵四起,血火纷飞的乱世呢?我想,这得看穿越的具体时间。

真实的三国是怎样的?

真实的三国是怎样的

你知道真实的三国后,会颠覆你对三国的崇拜!真实的三国非常残忍,非常血腥,真实的三国人口稀少,物质匮乏,民生凋敝。那里没有英雄或者枭雄,有的都是血与泪。在这里我仅讲两点:残忍以及人口一、三国里到底有多残忍多血腥?残忍血腥到吃人是常有的事。连人都吃,还有什么残忍的事是做不出来呢?1. 郭颁《魏晋世语》中这样有一段故事:“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文中指,早期曹操军队曾经严重缺粮,当时程昱想办法为曹操解决问题,于是在自己的县城里(东阿县)强夺粮食,为曹军供应三日的粮食,而这些粮食就是人肉。为了供军粮,竟然拿老百姓用作军粮。2.臧洪被袁绍围困三个月,城里粮食全无,一开始还有老鼠和武器上的皮革可以吃,后来什么都被吃光了,到最后只剩下了三升米,臧洪让人煮成稀粥让大家喝。

最后又把自己的爱妾杀了分给将士充饥。3.由于物质匮乏,人也被当作食物。《晋书》记载:“邺中饥,人相食,季龙时宫人被食略尽。”而且古代打仗战败方很多都是充当粮食,有‘两脚羊’的称谓。二、真实的三国人口非常少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三国时期“十万大军”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像官渡、赤壁、夷陵之战更是动辄百万人起步的战役。

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官渡之战曹操2万,袁绍10万;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最多5万人,曹操有15万;夷陵之战刘备孙权各5万。《晋书·地理志》记载“至桓帝永寿三年,户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也就是说恒帝的时候有5600万人口,而到了三家归进晋时,太康元年,平吴,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

你知道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是什么让人口从5600万降到1600万吗?很多人的第一直觉就是战争。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诸侯的纷争无休无止,所以就简单的认为是战争导致人口骤减。其实真正导致人口骤减的原因是瘟疫。1.史料《三国志》这样记载:《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北还。

”;《周瑜传》“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而曹操南征赤壁军中大疫并非孤例。实际上从公元119年(汉安帝元初六年)至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这一百年内史书有记载的大瘟疫有几十次之多。仅东汉末年三国初的三十年内,有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就有十二次之多。2.名人曹植的《说疫气》“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亡,或覆族而丧。

”而璀璨文坛的建安七子有四子在此时也死于瘟疫。后来“七子之冠冕”王璨也得瘟疫死了。连这些名门望族都免不了得瘟疫,可想而知老百姓是怎么过来的。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

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于是张仲景游历各方,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总结:曹操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可能是三国最为真实的写照了。

如果给《三国演义》评选十大元帅,哪些人物能够入选?

如果给《三国演义》评选十大元帅,哪些人物能够入选

这倒是个好话题!虽然是游戏性的文字,但笔者觉得倒是值得一写。魏蜀吴三国的统帅曹操、刘备、孙权就不算在内了。因为要论统帅能力,曹操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刘备也不差,因为刘备只是在反应能力上稍差曹操一些,其他方面和曹操都差不多,不然,曹操也不会说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这句话来。至于孙权,虽然在用人方面和曹操与刘备有的一拼,但要论领兵作战,那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不然,也不会有“孙十万”这个美名。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加点  兵法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