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印度暴乱频繁此起彼伏。印度在古代就没有形成对中国的威胁如果不是阿罗那顺主动招惹王玄策,也不会被王玄策联军击败俘虏。第四就是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农耕文化,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不像北方游牧民族逐草而居,旱涝不保经常靠劫掠为生。中国的文化多样而包容。没有草原文化和欧洲海盗文化的侵略性。

清代的满州氏族,在男婚女嫁过程中,有怎样的礼仪?

作者:史遇春婚姻的发展,是越来越自由,还是越来越受限,有时候,我是看不清楚的。以往,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一般婚姻的缔结,多是受制于他人的。后来,到了所谓的自由时代、先进时代,大多数婚姻的缔结,不但会受制于他人,更多的时候,还要受制于自己。不知道,在所谓现代文明社会中,一段婚姻的缔结,其间,来自于他人的条条框框、来自于自我的盲目跟风……以及诸如此类的种种,是社会对婚姻的异化?还是自我对婚姻的物化?带着种种困惑,这里,就来说一说清朝时期满洲氏族的婚嫁礼仪,看一看旧时代婚姻的一个面向。

本文出自清人昭梿的笔记《啸亭杂录》中的《满洲嫁娶礼仪》一节。清代的满洲人,大多数没有当时汉人的风习,在缔结姻缘这件事情上,他们很少有指腹为婚的人家。满洲人家的孩子,都是在成年之后,他们的家长才开始着手对儿女行聘订婚的。缔结婚姻的事情,当然都是男方家里主动。一般情况下,男方家里的女主人先会到女方家里去问名。

汉人的问名,一般都是由媒人执行。所谓问名,是中国古时婚姻礼仪中的六礼之二,也就是男方派人去女方家里询问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等。古代问名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男方进行卜问,以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等。满洲人问名,男方家里的女主人到了女方家里之后,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问名之外,她还要亲自观察待聘女孩子的容貌、举止等。

如果男方家里的女主人对那女孩子满意,在问名时,她会向女方家里赠送如意或者钗钏等物,以此作为定礼。这就是所谓的小定。小定之后,满洲人还要进行第二次问名。第二次问名,男方家里会挑选一个好日子,然后与宗族里面的亲人、关系亲密的亲戚和朋友、还有将要缔结婚姻的男孩子等,一起前往女方家里。当然,第二次问名的好日子,是经过与女方家里商量、并经过女方家里同意的。

这一天,女方家里,也会和男方家里一样,让其宗族里面的亲人、关系亲密的亲戚和朋友等,在其家里聚会。男方家里组织的众人到来之后,女方家里聚会的众人会一起出迎。女方家里,在厅堂之中设立座位。位子分左右两边排开。男方家里的众人进入厅堂之后,会坐在右边。男方家里事先安排好的长者,还要致词,大体会说这样的话:“某一家的男孩子某某人,虽然不才,但是,现在已经是成年人了,家里还是应该给他聘定媳妇,为了后继有人,也为了长远发展。

我们听闻贵宅有个女孩子,很是贤淑,而且名声很好,所以,愿意聘这位姑娘到我们家去主持家务,以广大我们的宗族。”男方家里的长者讲完之后,女方家里会很谦虚地致谢。这个程序,在男方与女方的请求与退让中,一般要进行两次,然后才订立婚约。订立婚约之后,那位已经订婚的男孩子被女方家人引导,先要在神位之前拜过。接下来,要对未来的岳父、岳母行礼如仪。

拜神、行礼毕,女方家里会安排向男方来客进茶。进完茶之后,女方家里会坐上右边的位子,男方的众人会坐在客人的席次。一般情况下,女方家里这个时候都会准备好酒宴,以款待男方来客。接下来的某一月,会选择吉日,男方下聘。下聘,还是男方到女方家里去。下聘时,男方必须备好酒、菜肴、衣服、绸缎、羊、鹅等,送去女方家里。

这一程序,也被称作过礼。过礼时,女方当然还要按照礼仪,对男方进行招待。男方家里还会向女方家里赠送银两,让女方安排跳神的仪式。跳神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庆贺男女两家结亲的喜事。满族的跳神,和一般的跳神稍有区别。关于满族跳神的仪式《清史稿》志六十《礼四(吉礼四)》中有记载,此处不赘。婚期确定之后,在结婚的前一天,女方家里会把赠送的嫁妆、财物送往男方家里。

嫁妆财物的多少,并没有限定,全都是根据女方家里的贫富而定的。这一天,即将成婚的男孩子,在收到女方的嫁妆和财物之后,要骑马前往女方家里道谢。成婚当天的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男方就要用鼓乐把新娘子娶到家里。这个鼓乐,从迎娶新娘子开始响起,一直要响到晚上都不会断绝。这就是满洲人所说的响房。新娘子迎娶来之后,新郎官还要拉弓搭箭,对着新娘子所乘座的车轿进行象征性的射击。

 4/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水脉  回炉  末世  章节  氏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