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对于父亲一直是仰慕尊崇有加,对于皇后的提议自然没有任何反对理由。于是,唐上元元年(674年),高宗给父亲追加谥号“武圣”,合称为“文武圣帝”。而唐太宗李世民的这个新谥号,标志着中华谥号法从简单古朴向繁琐拗口的转变,也导致了先代帝王称号不得不从称“谥号”改为以其他形式命名。如果按照传统谥号称呼,李世民应称为“唐文帝”。

自高宗李治在武皇后的撺掇下“孝心大发”、不顾实际情况给父亲加谥后,他的称呼就变为拗口的“唐文武圣帝”,后世之人对于这两种称呼,当然分辨得清孰优孰劣。自然而然地,在平时朝会及普通场合中,臣民们开始只以“太宗”来称呼李世民,而“文武圣帝”的谥号,只被用在朝廷重要大典及四时祭祀场合中,这样也方便了包括皇帝皇后在内的所有人。

高宗李治死后,武皇后为表现深切怀念、及对丈夫功业辉煌一生的高度赞扬,于是上谥“天皇大帝”给高宗,高宗因此得到了“唐天皇大帝”这一更加显得繁琐的谥号。二十年后,称帝又被迫退位的武氏去世前,遗命儿子李显给自己上谥号“则天大圣皇后”。高宗李治夫妇俩在尊谥行为中的无厘头操作,让后世子孙无所适从,深深地陷入对先帝谥号欲减不能、欲尊抓狂的境地里,日后给先帝们的祭祀,都不知道如何称呼,越来越别扭。

而且为表示自己的孝心,后继的唐代皇帝纷纷效仿高宗夫妇,将历代祖先的谥号继续追加,越来越长。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再一次追加高祖李渊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追加太宗李世民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追加高宗李治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在无原则、无底线地尊崇祖先路上越跑越偏。而这浮夸阿谀的风格,被唐之后的历代王朝全部继承,导致宋、元、明、清各代皇帝谥号越加越多,零零碎碎;只要能搜刮到各种好字、好词(前提是和其他先帝谥号不重复),都一股脑加到先帝的谥号里,十多个字的谥号只是起步标准。

最后在清朝,皇帝谥号终于达到了登封造极的地步:“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一共二十五个字,是中华皇帝所有谥号中最长的(国外还有长的,这里就不再举例了)!这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拗口、繁琐、冗长,完全失去了谥号法建立之初的“评价分析、盖棺定论’作用,完全沦为后世子孙对于先帝无原则的谄媚、浮夸、吹捧之体现。

我们回到之前,在介绍唐初谥号由简趋繁的过程中,曾称呼李渊“高祖”、李世民“太宗”、李治“高宗”;而这“高祖、太宗、高宗”就是帝王们身后的另一种称呼--“庙号”。庙号,在中华文明史上比谥号还要悠久,商代早期即已形成雏形。商代帝王建有祭祀先祖的宫殿,称其为“太庙”。那些对国家(或者建国之前的商部落)立有大功、值得后世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把他的名字刻在石碑(或者木牌)上,供奉在太庙内,单独立庙,使其享受子孙祭祀、崇拜。

当然,直接刻先王的名字肯定不行,那样显得对祖先不敬,于是子孙们给他们特别追上一个称号,作为在太庙中的名号,加以代指,这个名号即称:“庙号”。商初建太庙、祭祀先王时,庙号称呼只有四种:创基立业者授予“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勋高者授予“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得以世代祭祀者授予“世”(世祖盘庚、世宗祖甲)、中兴国家者授予“中”(中宗太戊,一说祖乙)。

另外,庙号遵循“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先王们某祖或某宗的称呼,皆因此而定。中华历史上,第一个有庙号的帝王是商开国之王汤(成汤),他的庙号是“太祖”。而第一个有庙号的“君主”,则是汤的祖先、尚未代夏立国时商部落的首领亥(王亥),他在汤代夏建立商朝后,被汤追上庙号“高祖”。商末年,周武王灭商,建立新兴的周王朝。

他没有保留商代庙号制度,而是自创谥号法,所以历代周代天子仅有谥号而无庙号。始皇帝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后,认为庙号和谥号一样是“子议父、臣议君”,所以将谥号废除,庙号也没有恢复。在近千年的时间里,庙号消失于中华文化之中。汉高帝刘邦在秦末乱世中脱颖而出、夺取天下、建立汉朝后,接受儒生博士的建议,恢复各种古礼,用以规整仪制,其中谥号、庙号制度都被恢复。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皇帝  读懂  一文  称呼  古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