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夜郎毕竟山高水远,一直到秦朝灭亡,秦朝能对夜郎施加的影响极其有限,一般就是听之任之的状态。秦朝灭亡后,夜郎国得以复国,在秦末乱世中,夜郎组成了一个较大的国家联盟,以同夜郎国、且兰夜郎国等君长国为首,数十个小国参与。西汉建立后,由于前几十年采取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策,国家对对外扩张也没什么大兴趣,夜郎国也安安稳稳地度过了几十年的光景。

等到汉武帝即位,并花了十多年时间巩固权力之后,夜郎国自然也就进入皇帝的眼帘,于是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拜唐蒙为中郎将,让他出使夜郎国。名为出使,实则是去收小弟的。唐蒙向野狼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夜郎国设置郡县、汉朝尊重夜郎王的地位、西汉向夜郎借兵十万去攻打南越国。此时的大汉朝国力蒸蒸日上,其实力和军力也是夜郎王望尘莫及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夜郎王同意了西汉的要求。

同年,在夜郎国地区设置了一个犍为郡以及夜郎、南夷二县,就这样,夜郎王的地盘一下子缩水了三分之二,只剩下夜郎国县那么点大的地儿接下来几十年,夜郎国一直实行君主制和郡县制的双轨制。公元前111年,汉朝终于大举进攻南越国,同时也向夜郎国发出出兵要求,但夜郎国里的且兰国等几个国家按兵不动,汉军索性灭了且兰国,随后进一步对夜郎地区的土地进行了蚕食。

按照中央的命令,夜郎县和南夷县被进一步分割为29个小县,汉朝直接统治区大大扩充,夜郎王的地盘被进一步压缩,夜郎国从此开始衰弱。公元前27年,夜郎国和其他国家发生争执,汉朝出面调解,但夜郎国拒不接受调解,最后汉朝官员陈立带人深入夜郎国,斩杀了不服从号令的夜郎王兴,将夜郎树敌全部并入汉朝土地。夜郎国也算是当时的一个大国,所以会闹出“夜郎自大”的笑话。

当时的夜郎国,方圆千里,雄踞西南,《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载:“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一个夜郎就能出精兵十余万,这说明夜郎的实力还是相当强悍的,毕竟平时能保持十余万的军队,那可是一笔天价开支。因为夜郎是一个中小国家的联盟,所以夜郎王也自然认为汉朝是一个拥有很多诸侯的国家,再加上当时双方没什么臣属关系,夜郎王的理想还是很远大的。

明明刘邦更有领导才能,但为何名声不如项羽?

赵匡胤为什么不把位置传给儿子

刘邦出身市井小民,项羽出身名门世家,刘邦比项羽大了二十四岁,刘邦首先个人形象就比不过项羽,以貌取人人之常情,首先是项羽少年成名,英姿勃发,又有大美人虞姬陪伴,郎才女貌,英雄美女,一场霸王别姬千古流传,让人看的如痴如醉,心旷神怡,而刘邦形象其貌不扬,中年猥亵大叔气派,名声不好,还经常半夜三更敲寡妇门,甚至于和一个寡妇生下私生子刘肥,后来看到吕公家有美女吕雉,抛弃了寡妇,花言巧语,娶得吕雉为妻,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此种行为,当然是有损形象。

刘邦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做事方式常常标新立异,而且由于自己没文化,所以特别不喜欢读书人,而且刘邦身边一群酒肉朋友,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或许是吧,自古英雄不拘小节,跟项羽比起来,刘邦可夸耀的英雄事迹实在是太少,而刘邦的劣迹斑斑,世人皆知。项羽,24岁起兵反秦,27岁自封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

30岁自刎乌江,他的一生尽管短暂,却又充满辉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项羽的一生毫无疑问是英雄的一生,正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一生虽然短暂,短暂的生命展现了一个英雄的形象,霸王别姬更是千古佳话,流传至今,不仅是因为他身边的虞姬的美貌让很多人向往,更是因为他的有勇有智。

项羽的勇猛能打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每一场战役都是攻无不胜,战无不克,直到推倒大秦帝国。同时他又心慈手软,刚愎自用,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根本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可能是吧,人对悲情英雄充满了同情,都感觉项羽是英雄,虽败犹荣。所以说刘邦坐了天下,可是刘邦对读书人的轻视,估计是得罪了天下读书人,有被黑的嫌疑,而项羽虽败由荣,有人被黑,比较起来自然让项羽的形象更加高大辉煌,不以成败论英雄有可能就来自于项羽,项羽是为数不多的悲情英雄,英雄始终是英雄,小人始终是小人,刘邦跟项羽比起来,一个英雄,一个小人,所以说,刘邦的名声比不过项羽也是理所应当。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莽荒纪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