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真长老一见鲁智深,既没有嘘寒问暖,也没有说长道短,而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鲁智深向前插香礼拜。智真长老道:“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鲁智深默然无语,因为他听懂了!禅宗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而鲁智深天生具有佛的慧根。五台山众僧因为鲁智深相貌凶恶,拒绝接受他。但智真长老却看明白了一切,鲁智深虽然任性洒脱,但心中没有太多的欲望,杀伐的外像却掩盖不了内心之中那一汪纯净的佛念。

只要熄灭欲火,冲破欲网的笼罩,就更接近佛的真谛。只要一朝得悟,一念就可成佛,于是智真长老接受了鲁智深。鲁智深的出场便是修行,为救人三拳打死镇关西,对世间不平事怒目相对,惩恶扬善,由军官变为逃犯。而对于身份的骤变,失去的官职,他并没有放在心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桃花山的小霸王周通,下山欲霸占刘太公的女儿,被鲁智深堵在洞房打得够狼狈。

他对周通说的那几句话很入理,颇有人情味,和他的外表极为不符:“刘太公这头亲事,你却不知他只有这一个女儿,养老送终,承祀香火,都在她身上,你若娶了,教他老人家失所,他心里不情愿。”无可奈何的周通,只好折箭为誓,听从花和尚指教。怒目金刚也具慈悲心怀,也行点化之事,只不过鲁智深是下意思的去做而已,他觉得应该这样去做。

相比林冲对于官位的留恋,这便是贪!宋江对权力的追求,这便是嗔!王英对欲的迷恋,这便是痴!鲁智深已然看淡,可谓没入佛门便已有所悟,这便是慧根。在逃亡路上,对金老父他只简单地说了一句“洒家自去便了”。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他认为救人是他应该做的。虽然要逃亡,但对金老父女没有一点嗔怨之心。因为他觉得万物是平等的,这种潜意识中浓厚的佛性驱使他上了五台山。

鲁智深杀了很多人,也救了很多人,这条修行路充满了杀戮和怜爱。这也是修行,鲁智深开始并不知道,也只是到了五台山才慢慢有所明悟。怒目金刚,降服妖魔,护持人间,就是佛门中的护法之神,而人间的鲁智深却也冥冥之中蕴含其中三味。鲁智深是个出家人,但是清规戒律他一条也没有遵守,而是喝酒吃肉,杀人放火,直到他坐化(圆寂)之前,他自己才悟出:原来我行我素或者说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活就是一种修行,其实自己这么多年一直都在修行,也就是无意中就达到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无上境界。

什么叫“杀人放火不易”?就是鲁智深的“以杀证道”修行路!最后的时候,鲁智深与武松在一寺中一处歇息。半夜中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以为是贼人杀到,待众僧解释才知是钱塘江潮信响。鲁智深观潮之后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厮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鲁智深洗浴之后,换了僧衣,便叫部下军校:“去报宋公明先锋哥哥,来看洒家。”又向寺内众僧讨来纸笔写下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待宋江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看其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从渭州到梁山,以杀证道就是鲁智深济世救人的修行之路。不论是桃花山下的行侠仗义,瓦罐寺的惩奸除恶,还是大相国寺与林冲的结交,都是他修行的一部分。此后,鲁智深征战沙场,虽杀人放火,但忠心不害良善(水浒宋江语)。从鲁智深开始“拳打镇关西”的失手杀人,到后面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杀戮性格后,鲁智深杀的人就少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再开杀戒。

比如在二龙山只杀了邓龙一人,被孙二娘夫妇坑了也没有大开杀戒,这就说明了他在修行路上又进了一步。在三山打青州和梁山大聚义的过程中很少看到鲁智深在去杀人,即便有出手都是活捉或者是驱赶,此时的鲁智深已经开悟了。明朝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对鲁智深的评价极高,他在《忠义水浒传》中评道:“此回文字分明是个成佛作祖图。

……鲁智深吃酒打人,无所不为,无所不做,佛性反是完全的,所以到底成了正果。”“率性而行,不拘小节,方是成佛作祖根基”。鲁智深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放弃,不贪做官时的荣华,不图称霸时的富贵。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当真是“心无牵挂,没有惧意,远离红尘锁拌”!鲁莽却智深,大智而若愚,“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智真长老给的法名已经给鲁智深指明了修行的路。

身具慧根,自然开悟,佛渡有缘人,大约就是如此。世上每个人都有佛性,只是被世俗的许多东西所蒙蔽,所谓佛渡有缘人,自己心开了,也便悟了。智真长老说:“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这只是佛门机锋,只是在说鲁智深的修行。旁边的宋江是俗人,没有听懂,而鲁智深却是懂了。智真长老不是说鲁智深这一路修行不易,而是说他能坚持这种修行方式不易。

应该说,世人都知佛门救苦救难菩萨,很少有人去了解佛门惩恶除奸的怒目金刚。智真长老就是点醒他,别看你一路杀人放火,你这也是修行的一种。所以才有后来鲁智深的“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最后总结:鲁智深是天孤星,也有叫天煞孤星。上天叫他一生孤独,而他的修行之路也是孤独一人。智真长老对他的点悟只能靠他自己去慢慢明悟,鲁智深在钱塘潮中圆寂,即是一位天煞孤星在人间独自修炼的结束,也是他“以杀证道”得以成佛的开始。

坐化之前,鲁智深给宋江留下了自己的感悟“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里面包含了自己“以杀证道”修行的感悟。而宋江沉迷于世俗权势之中,对鲁智深于他的点化毫无所觉。玉琐从何扯断?反倒是武松从中领悟到了什么,在六和塔出家隐居下来,最后成就一代高僧。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攻城略地  战纪  乾坤  领地  一触即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