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朱温以河南为中心,迅速扩大势力,遂成唐末最大割据势力,并于天复元年(901年)率军进入关中,控制唐朝中央政权。天祐元年(904年),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不久将其杀死,立昭宗之子李柷为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迫使唐哀宗禅位,称帝建梁,史称“后梁”。22、南宋史弥远。以进士之身入仕,官至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后与杨皇后等人密谋,杀死权臣韩侂胄,并将其头砍下送往金国求和。

嘉定元年(1208年)十月,史弥远升任右丞相,此后掌权宋宁宗朝17年,宋宁宗病逝后,史弥远伪造宁宗遗诏,拥立赵昀为帝,是为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病逝,追封卫王,谥忠献。23、清朝多尔衮。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曾多次跟随皇太极出征,因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并于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和硕睿亲王。

皇太极去世后,因生前未立子嗣,清廷内部围绕皇位展开争夺,最终多尔衮与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多尔衮趁着明朝内乱,率领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可以说朝政大权全部操持其手,直到顺治七年(1650年)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被追封为“清成宗”。

真的仇深似海?袁绍不迎立汉献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兴平二年七月,因为李傕郭汜的火拼,汉献帝刘协终于找到机会从长安东归。在杨奉和董承的保护下,准备回到故都洛阳。在这个过程中,汉献帝曾下诏让天下诸侯勤王,不过最终却是曹操听从了诏令,前去迎驾。紧接着,曹操又将汉献帝迎接到自己的地盘许昌去。从此之后,曹操便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生涯,其地位名声也跟着水涨船高。

在汉献帝下诏的过程中,也有其他一些小的诸侯、军阀想去迎奉汉献帝,不过都最终都失败了,汉献帝也就成为了曹操的掌中物。然而,当时名满天下,四世三公的袁绍却对汉献帝视而不见,这又是为什么呢?当汉献帝逃出长安的时候,袁绍手下的谋士就建议袁绍迎奉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有点争议,《三国志》说是郭图,《后汉书》说是沮授。

不管怎么样,确实是有人跟袁绍提出来,不过呢,袁绍经过犹豫之后,最终放弃了,结果后来跟曹操打交道搞得自己很被动。相信许多人在看到袁绍的决定时,都会认为袁绍是真的愚蠢,眼光完全不如曹孟德。不过,结合当时的情况,或许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昏聩。袁绍有逐鹿天下之心,不愿意迎奉天子汉献帝逃出长安后,袁术以为时机已经成熟,再加上自己也得到了传国玉玺,因此登基称帝。

其实,在东汉末年,跟袁术有着同样心思的诸侯不在少数,袁绍拥有天下最大的地盘,最多的军队,心里面肯定也有这个盘算。既然要逐鹿天下,那么迎奉一个前朝皇帝就没有意义了,他甚至还巴不得有人杀了汉献帝呢,所以他不愿意迎奉天子。袁绍实力很强,不需要汉献帝汉献帝当时已经没有什么实力了,对于诸侯而言,他能够作为一面旗帜,让诸侯们可以打着他的旗号办事。

曹操本身实力并不是太强,比起袁绍和袁术都相差很远,但掌握汉献帝之后,突然就水涨船高,动不动就以汉廷的名义发号施令。不过,这面旗帜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掌控的,如果实力不济就会被其他人痛打落水狗。曹操掌控汉献帝之后,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利益,但是也有不少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骂他是汉贼,恨不得弄死他。比如刘备,孙坚都曾因此大骂曹操。

而袁绍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他则是实力太强,根本不需要这面旗帜。在他看来,汉廷已经是穷途末路,垮台是早晚的事。如果把他迎接回来,虽然是在自己的掌握中,但必须早晚请安,实施禀报。这太麻烦了,简直是请了个大爷回来,所以还是干脆不要迎。汉献帝是董卓立的,而袁绍是反对董卓的我们都知道,董卓在占领洛阳之后,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搞了个另立新君,把少帝刘辩赶下台,然后把刘协推上了皇位。

董卓根本不承认董卓的政权,对于董卓所立的皇帝也是不承认。为此,他还曾经想立刘虞为皇帝来分庭抗礼,只不过刘虞不想做傀儡,不愿意罢了。现在刘协落难,如果袁绍去把他迎接回来,那岂不是打自己的脸么?迎奉天子并不都是好事,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迎奉天子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天下许多忠于汉室的人都纷纷投奔曹操,像荀攸、王朗、华歆等名士都是被天子的名声给吸引过去的,这也就使得曹操的软实力暴增。

但是这里面就会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许多有识之士,他们并不是来投奔曹操的,而是“降汉不降曹”,这无疑会使原本掌握的地盘埋下祸根。而且汉献帝也并非一个人过来的,他身后还跟着董承等这样的大人物,都是不稳定因素。看看汉献帝不时在曹操地盘上搞点小动作恶心曹操就知道了。同时,东汉的世家豪族也是极为强大的,汉献帝的到来也会把他们吸引过来,这无疑就是来分当地诸侯权力的。

我们看到后来曹操搞了个九品中正制就知道,这些世家豪族把曹操也弄得很是头大。袁绍本身实力就很强,更不愿意给自己将来的天下埋下这些隐患,所以他不愿意迎奉天子。综上所述,袁绍虽然算不上特别的雄才大略,但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愚蠢。迎奉天子是一回事,怎么利用好天子又是另一回事了。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在曹操手中,天子的价值几乎被发挥到了极致,这是袁绍始料未及的,让他在政治上搞得很是被动。

 7/7   首页 上一页 5 6 7 下一页

文章TAG:袁绍  大逆袭  前期  皇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