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许攸来投,诸将怀疑,只有贾诩和荀攸劝曹操去袭乌巢;之后张郃投降,曹洪不肯收纳,只有荀攸判断可以收纳——这些全被罗贯中吃了。荀彧死后,曹操进位魏公,第一个尚书令就是荀攸,荀攸更多是作为谋士出谋划策,并不像荀彧那样能够提出长期的治国方针,而是在战场上出谋划策。

荀攸的能力如何?有过什么计策?

在真实的历史中是这样的。比如是荀攸画策突袭白马,斩了颜良——这功劳全被关羽一人吃了。比如斩文丑时,荀攸和曹操著名的心有灵犀互相微笑——这个也被关羽的荣耀遮盖了。比如许攸来投,诸将怀疑,只有贾诩和荀攸劝曹操去袭乌巢;之后张郃投降,曹洪不肯收纳,只有荀攸判断可以收纳——这些全被罗贯中吃了。荀攸是曹操的谋主,其亮点正是在出谋划策。

三国志中有载: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魏书十·荀攸传》可见荀攸曾有十二奇策,可惜没有传世。但是在记载中仍然可以看到其中一二:乃引沂、泗灌城,城溃,生禽布。《魏书十·荀攸传》————败吕布是荀攸之谋。简而言之,荀攸所有的名策略,要么被罗贯中凭空吃了,要么被罗贯中另外捧个人(郭嘉、关羽)出来遮盖了。

荀彧为何会和曹操分道扬镳?荀攸真的反对过曹操称王吗?

说到三国谋士,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既是成功者,也是失败者,但是不管他北伐成功与否,都无法影响他是三国第一王佐之才。其根本原因就是诸葛亮和刘备已成一体,刘备的目标就是诸葛亮的目标,假如北伐能成功,他就是历史第一王佐之才,即便不能成功,把刘备从新野小城颠沛流离一路扶成昭烈皇帝,也是一个奇迹了。

而曹操方面,也有一位媲美诸葛亮的人才,他数次挽救曹操于危难,不止一次献出奇谋帮助曹操攻城略地,同样也是门阀大家族的代表,他就是荀彧。一、荀彧是曹魏集团的二把手,为曹魏作出了巨大贡献荀彧和曹操的邂逅真可谓三国时代一美谈,而二人最后彻底决裂也让人唏嘘,荀彧叔侄在曹操最后心目中的地位大相径庭也让人嗟呀不已。

荀彧在不管是在曹魏集团还是曹操本人心目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加入曹操集团之后不仅干了张良的事,还干了萧何的事,可以说是曹操的张良加萧何。荀彧最早被袁绍优待,但是那个时代一个牛人最基本的素养就是一眼看穿袁绍不能成事,而且袁绍这边已经有同族弟弟荀谌,颍川老乡辛评、郭图等也先一步在袁绍手下任职,荀彧即使加入,也不能人尽其才。

且袁绍的目标居然是想扶持刘虞做傀儡皇帝,更加与荀彧的目标相左,于是荀彧投奔了还在兖州摸爬滚打,手里只有自己曹家、夏侯家一堆武夫莽汉的曹操。荀彧的加入对曹魏集团来讲有三个意义:其一是荀彧是颍川士人的领袖,他的加入会吸引颍川士人乃至天下士人的纷纷来投,荀彧也就成了曹操手下第一人事经理,颍川士族集团则成为了曹魏腾飞的治国担当。

曹操统一北方的官渡之战就是颍川士族帮着出谋划策的。其二是为转折期的曹操奠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曹操人生中几次重大决策都是荀彧帮忙制定的,比如曹操东征徐州的时候,兖州的张邈、陈宫联合吕布谋反,兖州一下子全反了,多亏荀彧设计死守最重要的三个县,并急忙召回夏侯和他的濮阳军队,才保住一支生力队伍,后来又单枪匹马进入郭贡的军营,劝退了郭贡的大军,因为他判断郭贡和张邈、陈宫素无往来,只是过来观望一下的成分很大。

荀彧依靠机警保存了革命火种,为今后曹操击败吕布奠定了基础,否则一代奸雄曹操估计还没见到皇帝就玩完了。其三是荀彧承担了繁重的治国任务。曹操常年在外征讨,二十多年一直在打仗,这时候在后面给他看家治国的就是荀彧。曹操自命为丞相,而作为二把手的尚书令,就是荀彧。所以荀彧在曹操集团是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可是就是如此左膀右臂,最终还是和曹操分道扬镳了。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劝谏曹操进位魏公,荀彧第一个表示反对,本来这话是对董昭他们说的,结果曹操听了居然很不开心,后来南征孙权的时候,找了个理由把荀彧调出中央,逐渐冷落,不久荀彧就去世了。有说他是忧郁而死,也有说是收到了曹操的空食盒,知晓了其中的隐喻就自尽了。第二年,曹操就光明正大的称公建国了。二、荀彧至死只愿做汉臣,而曹操想称王称帝,两人终分裂 现在大家都知道荀彧至死都只愿意做汉臣,曹操后来的表现也违背了荀彧辅佐曹操的最初宗旨。

曹操从最早的大汉忠臣,在品尝到权利的甜头之后,也会变得独断专权,变成一个权臣,乃至违背道德法度称公称王,因为称公其实就已经标志着篡位的开始,既然今天可以称公,那么明天就可以称王。而荀彧的终极目标是希望有一个铁腕手段的猛男能在乱世杀出,稳定大汉局势,消灭叛乱的黄巾军,剿平割据天下的各路诸侯,还大汉王朝一个太平。

在古代,士族的特点就是能够垄断知识,在太平世道,士族就是国家的主宰,而在乱世,士族就只能委屈先和军阀合作,打出一个太平天下再继续垄断国家治理权,为此士族就必须辅佐一个强有力的军阀,再把他变成国家的领导阶级。但很可惜,荀彧心里的国家领导者曹操最后的梦想很有可能是篡位做皇帝,消灭他心里的那个大汉。荀彧和曹操两人关系如此的铁,荀彧在曹操集团的地位如此重要,辅佐曹操二十年,一旦时机到了,荀彧没有用了,曹操还刻意冷血的把他抛弃,这就叫真实。

荀彧死前把有关自己和曹操的资料都烧毁了,并不想给世人留下自己为曹操出谋划策的形象,他希望自己最后是以汉臣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眼中的,而并非是曹魏二当家,颍川第一合伙人的身份。三、荀攸在历史上并没有反对曹操称王,甚至都没有对荀彧之死表态说到荀彧,就不得不说他的侄子荀攸,说是侄子其实俩人血缘关系也不是很近。荀攸比荀彧做官更早,行事比较低调,后人对他的评价是曹操的谋主,大致相当于法正在刘备那边的地位。

荀彧死后,曹操进位魏公,第一个尚书令就是荀攸,但是荀攸更多还是作为谋士出谋划策,并不像荀彧那样能够提出长期的治国方针,而是在战场上出谋划策。荀攸为曹操谋划过著名的十二条奇策,但是由于好友钟繇的拖延症,所以没有记下来。荀攸作为荀彧的侄子,在荀彧死亡这件事上却并没有说什么话,而且接受了曹操魏国尚书令的职务。

对于荀攸的心理,我们已经无法推测,但是他和荀彧的关系应该是不错的,只是荀攸做出了和荀彧不同的选择。在荀彧死前的一段时间,他本人肯定是认为帮错了人的,但是此时曹操即便不想进位,手下的官僚们肯定也不会同意。在《三国演义》里荀攸是在荀彧死后坚决反对曹操称王的,这当然是罗贯中的美好幻想啦,因为荀攸历史上是直接病死的。

结束语毕竟和自己的小叔共事这么多年,荀攸心里没有感觉是说不过去的,可是荀彧的前车之鉴摆在这里,即使荀攸心里有想法,也不可能随便展露出来。更何况荀彧做的是大汉朝的尚书令,常常见到皇帝,荀攸则是一直在曹操身边。从感情上来讲,荀攸也应该更亲近曹操。但是在劝进魏公的时候,《荀彧传》和《先帝春秋》都记载是董昭牵头劝进,只有裴松之注引了一段,劝进表里面有荀攸,这就显得相当微妙了。


文章TAG:攻城掠地  君临天下  偷袭  掠夺  资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