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将孙权即将进攻江陵的消息故意泄露给关羽部下,由于关羽部下家眷都在江陵,引起了军心混乱,关羽此时犹豫不决。徐晃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扬言要进攻关羽大军驻守的围头,却突然进攻关羽一部驻扎的四冢。关羽亲率五千步骑前来与徐晃对战。徐晃与关羽是老乡,而且一向关系很好。二人一见面,就隔空喊话,聊起了家常。徐晃但言平生,毫不谈及军事。

聊完之后,徐晃突然下令:“全力出击,得关羽首级者,赏金千斤。”关羽一听,十分恐惧,说:“大哥,你这是怎么说话呢?”徐晃说:“这是国家之事。”两军混战,关羽战败。徐晃乘胜追击,连破关羽十道鹿寨,彻底击败关羽。关羽逃走,后被东吴将领潘璋部将马忠杀死。曹操对徐晃这一战绩,也是大赞不已。在一篇令中说:“敌人围堑鹿角十重,将军(徐晃)致战全胜。

我用兵三十年,以及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之人,都没有这样长驱直入敌围的。”襄樊一战,徐晃创造了“长驱直入”的成语。徐晃一向治军严整,曹操盛赞他“有周亚夫之风。”可见,徐晃的军事才能和战功,被曹操称为战神也不为过。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封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随后跟随夏侯尚击败蜀将刘封,夺取了上庸。227年,徐晃病逝,谥号“壮侯”。

徐晃一生战功累累,最后寿终正寝,应该是很圆满的一生,没有死的很憋屈。但多事的罗贯中看不过去,就给徐晃安排了一个不一样的死法。就看一下《三国演义》是如何让徐晃憋屈而死的吧。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亲自率领大军兵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望风而降。本是原蜀将、上庸太守孟达,在诸葛亮的诱使下准备反叛曹魏,投降诸葛亮。

司马懿八日内,行军一千二百里,前来进攻孟达。半道上遇到了徐晃,徐晃就跟随司马懿一起行动。由于徐晃跑的太急,没刹住马腿,一下子冲到了城墙壕沟边,被孟达一箭射死。享年五十九岁,从这个过程来看,徐晃的确是死得有些憋屈。本来徐晃死后,又被招来,想再立奇功,不想心急了点,就这么窝囊的又死了。这个故事编的不是很好,读起来不很爽。

227年,徐晃就病逝,228年硬要他再打一仗,应该让他风光一下才是。关羽(161--220年),除了刘备,关羽一般不会轻易叫人大哥,就是在襄樊之战最艰难的时候,不是出于对徐晃的尊敬,也不会称呼徐晃大哥。由此看来,徐晃应该比关羽大一些才是。关羽死时已经六十岁,徐晃在七年之后才病逝,起码应该六十七岁以上,绝不是罗老先生所说的五十九岁。

为何有人说曹操大将徐晃不惧关羽却怕赵云?

题主这么问,应该是说汉水之战时赵云去救黄忠时,徐晃和张郃两人不敢迎战。而在关羽水淹七军围攻樊城时,徐晃主动请战去敌关羽,所以认为徐晃怕赵云不怕关羽。这个说法其实有误,徐晃确实打不过关羽和赵云,但是也不至于不敢面对。徐晃是曹操手下的一员勇将,他的武艺也是相当不错,曾经和许褚大战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应该说这个表现也是相当不错了。

不过徐晃的武艺距离关羽、赵云来说,还是差距甚远的。徐晃和关羽在樊城交过手,此时关羽右臂刮骨疗毒伤势未愈,右臂用不上力,结果还是战成平手,显然正常状态下徐晃远不是关羽对手。徐晃也和赵云交过手,赤壁战败曹军溃逃时,在乌林小路曾经遭遇赵云,徐晃和张郃联手被赵云杀退。当然此时曹军正在溃败之际,徐晃和张郃心慌意乱,无心恋战,因此并不能算公平对决。

不过徐晃还曾经先后败给颜良和文丑,赵云刚出山在磐河之战就曾经打平过文丑,这么看来赵云武艺明显也是强于徐晃。所以徐晃遇到关羽或者赵云不愿意上去打也正常,特别汉水之战赵云明显超水平发挥,徐晃、张郃又和黄忠打了半天,体力损耗不小他要是再去挑战赵云就是真的傻了。但是在有利的情况下他也愿意一搏。像汉水之战后徐晃就试图利用骑兵优势进攻过赵云和黄忠,只是再次被击败而已。

而樊城之战时曹操决定联合孙权,共讨关羽,此时前去并不需要和关羽拼命,而是等孙权得手以后再进兵,捞个便宜而已。此时曹营中许褚受伤,庞德被杀,排下来徐晃武艺最高,就算对上关羽即使不敌,也能打上一阵,自然要出来请战了。实际上徐晃开始只在阳陵坡驻扎,也没敢去招惹关羽,直到曹操送信来说孙权已经偷袭荆州得手,他才放心进兵。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徐晃  寸断  兵粮  断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