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华山论剑谈不上论剑,实际上是郭靖提议来华山祭拜洪七公,随后众人一同来到华山感慨人世变幻,而这离第二次华山论剑已经过去了三十五年。第三次华山论剑已然物是人为,北丐和西毒早在十多年前都已在华山绝顶溘然长逝,老五绝中也只剩下东邪和南帝,而周伯通,郭靖和杨过已然补齐五绝,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但此时的五绝少了西毒,已然没有之前的那种竞争力。

后五绝整体实力是有所增强,毕竟老顽童郭靖和杨过三位顶级高手都是强劲无比,三人中肯定有一人是天下第一,而东邪和南帝反而被超越了。可见,后五绝实力要比前两次华山论剑的阵容更有深度。三华山派也是在神雕后期出现,只是没有更多的描述。华山派的创始人正是全真七子之一的郝大通,此人当初在重阳宫差点被小龙女逼的自尽,后来全真教实力分散,郝大通就在华山创立华山派,主要也是传承全真道思想。

只是郝大通也没想到,华山派能够在后世影响极大,从创立初期的孱弱到后来成为六大门派之一,再到后来出现风清扬令狐冲这等高手,最后到明朝末期已经成为天下最强的门派。当然,华山论剑的终止与华山派的出现没有任何必然联系,虽然第三次华山论剑的确占用了华山派的地盘,但是想当初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郝大通还是一个小道士,压根没有想过创办华山派。

第三次华山论剑之后,江湖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郭靖一生镇守襄阳,最终还是城破人亡,杨过携带小龙女隐居终南山,再也未曾在江湖上露面,老顽童和一灯大师隐居百花谷,了此余生,东邪最终可能也是回到桃花岛,与柯老瞎子以及程英陆无双在一起。江湖几大高手在第三次华山论剑以后就再也没有参与江湖之事,而在第三次华山论剑之时,少林寺觉远大师携带徒弟张君宝恰好来到华山绝顶,吐露少林有一部《九阳真经》,这也为后来张君宝的崛起做了交代,这也算是武林的一个交接。

江湖风云就从后五绝时代转到张三丰的时代,一代宗师张三丰就此出现,他一人影响百年。江湖从此少了几位顶级高手,而武学传承也出现极大的断层,幸亏张三丰的崛起,让这个时期的武学又逐渐成体系。当然,“华山论剑”是射雕三部曲的一个武学盛会,这是当世高手的舞台,也是群英荟萃的表现,只是第三次华山论剑以后,“一超多强”或“多强并列”的局面结束,后来各种门派的出现也表现出江湖人士把对武功天下第一的追求转化为对门派势力的追求,一个人无敌并不代表真正强大,势力强大才是门派强大的象征。

华山论剑是五绝为了争《九阴真经》,那二十五年后的二次论剑又是为了什么?

《射雕英雄传》,其实就是两次华山论剑的故事。开始,是五绝为了平息因《九阴真经》而起的江湖纷争,而举行了第一次华山论剑。后来则是当世的高手,为了第二次论剑而你争我斗,暗流涌动。那么一论是为了《九阴真经》,那二论又是为了什么呢?实际上,还是为了《九阴真经》,只是后来事情不断发生变化,才改变了原来的初衷。两次华山论剑的目的和出发点,实际上都是一致的,《九阴真经》的竟然也有保管期。

当年《九阴真经》突然出现在江湖,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的纷争,大家你抢我夺,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抢夺此书而死于非命。后来事情越闹越大,连全真教教主王重阳、桃花岛主黄药师、丐帮帮主洪七,甚至是来自西域白驼山庄的欧阳锋和大理国皇帝段智兴等,也都插上了手,王重阳为了平息这场纷争,就挺身而出,夺下了《九阴真经》。但他为了表明自己夺经并非为私,于是就邀约黄药师和洪七公等人,在华山举行论剑,胜者不但拥有武功“天下第一”的荣号,更拥有《九阴真经》的归属权。

一同受邀的,还有铁掌帮帮主裘千仞,但他因为自认不是王重阳的对手,而没有赴约。之后第一次论剑,在华山如期举行,王重阳技高一筹,力压其他四人,获得了“武功天下第一”,也名正言顺拥有了《九阴真经》。不过,论剑之后,各取得天下一绝之称的五人,却约定二十五年后,再次相聚华山,进行第二次论剑。洪七公道:“毒兄,上次华山论剑之后五人约定,再过二十五年,只要有谁不死,再到华山绝顶二次相聚,各显别后功夫的进退,屈指算来,这二十五年之期也快到了。

 5/10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华山论剑  后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