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削藩在几个月内就平了七国之乱,建文帝削藩为何丢了江山?

七国之乱的爆发,是西汉中央政府同诸侯国之间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当年汉朝建立初期,政权不稳,异性诸侯王相继反叛,汉高祖刘邦为了稳固统治,将同姓子侄封到各地为王,帮他拱卫大汉江山,并同群臣杀白马盟誓"非刘姓不得为王",开始这些刘姓诸侯王,为了帝国的稳定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国内政治的稳定,诸侯王的特权同中央集权发生了冲突,七国之乱起于吴国,吴王刘濞骄横,在封地私铸铜钱,煮海盐获利颇丰,并且不向中央政府朝拜,俨然一个割据王国。

汉景帝采用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一时间诸侯王纷纷起兵,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挥师北上,后来汉景帝虽然诛杀了晁错,七国联军任然没有退兵,七国反意昭然若揭,正好给了朝廷出兵的口实,汉朝中央政府从道义和社会舆论上获得了主动权。结果短短三个月七国联军就被朝廷击溃,汉朝中央政府之所以在短时间只能迅速击溃叛军得益于充足的准备,大将周亚夫、窦婴、指挥有方,加上栾布和李广等名将,汉景帝弟弟梁王刘武在梁国的坚守,最终七国被各个击破,中央政府取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

再看建文帝,继位之后皇位还没坐稳,依靠齐泰、黄子澄等人暴力削藩,逼得他的亲叔叔们人人自危,周王、代王、齐王、湘王或被废、或自杀,他的这些叔叔都不是善茬,当年都是跟随太祖皇帝从血里火里闯出来的,尤其是燕王朱棣,多次跟随徐达、常遇春出兵,实战经验丰富,而建文帝这边将领老的老,没经验的没经验,也就是平安和铁铉二人尚能一战,更为可笑的是建文帝下命令不得伤害燕王朱棣,他的废材统帅李景隆先后丧师几十万。

在多次攻击受挫后,朱棣采取道衍和尚的建议,放弃济南直下南京,结果朱棣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打到南京城下,建文帝不知所终。建文帝的失败,跟他自己和身边的谋臣有很大的关系,身边谋士黄子澄乃一介书生,清谈可以,论行军打仗,跟朱棣相差甚远,这次削藩,操之过急,实际并不得人心,从南京被围时就可以看出,南方部分将领并没有及时前来勤王,最终导致南京城被攻破。

七国之乱的平定和建文削藩的失败,展示了历史上中央政府削藩的两种不同的结果,七国之乱,汉朝中央政府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同时主要还是在于中央政府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有周亚夫和李广这样的名将,有整个中央政府的居中调度。而建文削藩的失败,究其原因,是他在错误的时间面对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不该此时发生的战争。

建文削藩削之太急,对待他的叔叔们太过严苛,从社会舆论上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朱棣起兵就是打着“靖难”的旗号,说明什么,他是不得以才起兵的。继位之初,立足未稳,这种动摇国本的事情就不该做,如果真要削藩,可以等到自己掌握政局,借鉴汉朝的推恩令,慢慢解决这些藩王对中央的威胁,到时候他们真要起兵,那就是彻彻底底的造反。

为何西晋八王之乱后会发生五胡乱华?为何西汉七国之乱后没有发生呢?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逝,由痴呆儿子司马衷即位,这就是晋惠帝。国丈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辅政,皇后贾南风操纵权柄。先是司马亮除掉杨骏,后来贾南风和楚王司马韦又除掉司马亮,先后有八个王主持朝政或控制地方,他们之间混战不休。贾南风掌权十年后被处死,过了几年晋惠帝也被毒死。从公元291年到公元306年的八王之乱,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证明了西晋王朝的腐朽性。

你们觉得“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比起“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哪个更出色?为何?

历史上让人肃然起敬的大英雄,大多数都有一个悲情的结局。历史上最经典的战役,大多数都是以少胜多,绝处逢生。从这个判断标准上来说,周亚夫可能比霍去病更容易受到后世(尤其是文人)的敬仰。霍去病少年英才,取得了对匈奴战役的绝对胜利,但他身上有很浓的“时势造英雄”的意思,因为霍去病的西征北伐,都是汉武帝倾全国之力来支持的,而汉武帝又是拿出了吕太后、汉文帝、汉景帝等前代帝王数十年休养生息攒下来的积蓄来支持他。

在这种情况下,汉朝再不出现一个将才那还了得?所以,我们可以说,当国家鼎力支持一件事的时候,必然会有英雄应运而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正好是霍去病、卫青等人,即便是没有他们,也会有其他名垂千古的英雄出现。当然,这种情况也导致了一种悲惨的局面——卫霍之后,汉武帝再也没有能力组织大规模长征。但是周亚夫就有点不一样了,他是典型的绝处逢生,是在不利情况下力挽狂澜,拯救了整个西汉王朝。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帝国  七王  之乱  关键  影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