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湖北公安逃到湖南澧州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大顺军将士见闯王再难成事,于是纷纷另谋出路。到安福县(今石门)境内时,李自成甩开十余名亲随,单独一人来到夹山灵泉寺剃度出家 ,他就是夹山寺的祖师“奉天玉大和尚”。李自成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奉天玉”暗含“奉天王”之意。“奉天”,一个老僧,要那么大的法号作甚?夹山寺内还收藏有奉天玉大和尚的画像,但其人双目炯炯,和《明史》记载的李自成“眇一目”即瞎了一只眼的形象有所不符。

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章太炎(炳麟)赞同“九宫山遇难说”。为证明自己的论断,他亲自来到石门夹山寺进行实地考察,他在寺里住了半月,考察到李自成归隐期间曾作《梅花百韵》来赞赏寒梅的品格,他搜集到其中5首,经考证后断为“托名伪作”,并以此作为驳斥“闯王出家夹山寺”之说最具权威性的有力证据。李自成究竟是死于九宫山还是禅隐夹山寺,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

李自成到底是英雄还是民族罪人?

罪人。因为他打破了旧世界,却维持不了新世界的秩序,使世界遭受到更大的灾难。我们来看看李自成这个流寇是如何崛起的,明末农民起义军,没什么谋略,只能说是时势造英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罢了。几次被明军打的丢盔弃甲,不是因为清军南下,北方战线告急,明军无法全力对内的话,李自成早就被剿灭了。当然这些也不能说人家李自成没能力,毕竟运气也是能力的一种,但后面就有意思了。

李自成灭明以后,却没有承担起明朝的责任,不重视清军的威胁,抵御不了清军南下,山海关失败一次,就马上将北京城拱手相让,然后一败涂地,从此再也没有像样的战役,不死小强的状态马上没有了,次年就莫名其妙的死在农民手上。大家看看李自成干的好事,消灭明朝,使天下群龙无首,成为一盘散沙,却又替代不了明朝的位置,抵御不了清军南下,使清军轻易入关,然后又很有“默契”的次年死去,使清军少了一大敌手。

李自成葬送了大明,为什么民间却称他为英雄?

“李自成侵犯皇权与统治阶级自身的利益,固然被统治阶级视为叛贼。在下愚昧,在下认为他乃叛贼流寇。”那你是统治阶级吗?如果是的话,那我可以理解,但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我是普通百姓,跟你不是一个阶级。不同阶级的人的差距比不同物种之间的差距还大。如果不是的话,那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你不是统治阶级却善于把自己摆到统治阶级的位置上思考问题,这个我很难理解。

你说是李自成拖垮明朝的?那在民变已经平息的情况下,剿饷不停又加征练饷的是谁?坐视卢象升孤军奋战至死不发援兵的是谁?卢象升殉国后还要曝其尸,问其罪的是谁?孙传庭生擒高迎祥,打残李自成,也算为明朝立下不世奇勋了吧,那转脸就把他下狱的是谁?个个满脑肥肠,穷奢极欲,可是死都不肯把钱拿出来救国的是谁?这些人搞垮明朝的招数有哪一个是李自成能做到的?只有他们自己能做到。

从民族英雄到千古罪人,历史到底该给李自成一个怎样的公正评价?

虽说李自成不是民族英雄,但绝对配得上英雄之称。之所以会有“千古罪人”的污名,只不过是“成王败寇”,“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结果罢了。因为,由于他的失败,忠于明朝的遗官有条件和理由恨他,地主贵族阶层则有机会算计他,而清朝更掌握着抹黑他的史笔。在这样三位立体的“包装”之下,一顶顶黑锅便扣在了李自成的脑袋。因此,本是一个大英雄的李自成,最终却在那些“莫须有的史文”炒作下,几乎变成为“千古罪人”。

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李自成的大顺朝廷腐化变质,军纪败坏,失去贫苦群众的支持等。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大顺军进入北京城仅有短短的42天,既要忙着建国,还要收拢无数前来投靠的明朝官员,更要准备着出兵山海关,就算想要变质,怕也没有这个机会和条件吧。毕竟,依靠贫苦大众,打击官绅地主才是大顺朝廷的核心政策,又怎会自毁根基呢。

例如:李自成兵进入北京城后,明左谕德杨士聪的妻子和二妾因恐惧自缢身亡,爱女也投井而死,可谓对大顺军充满了仇恨,但他却在《甲申核真略》中写道:“都人嫁女于贼营者甚多,甚以为荣。”意思是说,百姓都争着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大顺官兵,并以此为荣。同时,当明末官员陈济生在《再生纪略》中写道:“大顺军在京师奸淫妇女,乃至于‘安福胡同,一夜妇女死者三百七十余人,惨不忍言。

’”对此,杨士聪则在《甲申核真略》中反驳道:“若二十六日(李自成山海关兵败回北京)以前,则绝无此等。坊刻称贼于四月初七日淫掠妇女,一日夜安福胡同死者三百七十余人,大属妄语。事之所无,虽在逆贼,讵可诬乎?”文中指责陈济生,就算他们是逆贼,也不应凭空污蔑。其实,当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如同陈济生一类的官员极多,恨不得将李自成歌颂成“一代天骄,真命天子”,以谋求个好职位。

可是,当李自成兵败后,他们又恨不得将李自成立刻踩死在脚下。例如:顾炎武在《日知录》写道,明朝在京的两三千名官员中只有20人自尽,其他“衣冠介胄,叛降如云”;国子监督陈方策在塘报中说:“我之文武诸僚及士庶人,恬于降附者,谓贼为王者之师,且旦晚一统也”;特别有意思的是,明考功司郎中刘廷到大顺朝堂自荐为官时,丞相牛金星感叹道:“你都老了,胡子都白了,还当什么官吗。

”但是,刘廷却说:“只要朝廷用我,胡子就会变黑,我还不老。”可见,明朝官员多么想要做李自成的官。但是,当清兵入关李自成兵败后,这些“墙头草”又纷纷投入到满清的“怀抱”,反过来开始为他们歌功颂德,并以污蔑李自成为“投名状”。不过,李自成进入北京城时,任明朝官工部主事、守阜成门的赵士锦曾亲眼目睹了大顺军进入北京的全过程。

因此,他在《甲申纪事》写道,贼军刚刚入城时,有两个兵卒抢了前门商人的绸缎,便被军纪队捉住处死后,还将两人手脚钉在前门左栅,以警示其他官兵。此外,明给事中涂必泓的秘书徐应芬也曾在《遇变纪略》写道,虽说大顺军官兵有在暗中窃取钱财的现象,但他并没有见到“淫、夺、斩、杀之事!”所以,李自成的失败,应该和“腐化变质,军纪败坏”没有太大关系,主要遭到了明朝遗臣、地主官宦阶层和后金的联合立体“围剿”而失败的。

例如,在山海关战役中,李自成除了要与明朝遗臣吴三贵的军队作战,还要面对后金重兵的突然袭击,更要应对山海关缙绅的两三万乡勇的骚扰,而且当地缙绅还全力为后金军提供物资和粮草支持。显然,当时的李自成只有农民百姓的这个单一“靠山”,失败似乎早已注定,这应该才是李自成失败的关键。对此,许多人会有疑问,同为农民起义的刘邦和朱元璋为什么会成功呢?其实并不难理解,假如刘邦和朱元璋正处在统一天下的关键时刻,突然出现一支强如西汉初的匈奴势力,会不会也落个与李自成一样的下场,就很难说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李自成  之谜  传奇  英雄  闯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