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二年(557年)十月,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南梁灭亡。15、西魏宇文泰。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中,宇文泰与父亲也参加了起义队伍,起义被尔朱荣镇压之后,宇文泰归入贺拔岳麾下。贺拔岳遇害后,宇文泰被推荐为首领,率众攻灭侯莫陈悦、曹泥,统一关陇。北魏中兴二年(532年),高欢拥立元修为帝,但元修实在无法容忍高欢,于是在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出逃,投奔宇文泰。

然而,元修不过是宇文泰手中的一个傀儡罢了,元修眼看自身状况并无好转,两人之间矛盾越来越大,宇文泰于是毒死元修,改立元宝炬为帝。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宇文泰去世,次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代魏称帝。16、东魏高欢、高澄、高洋。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又投奔葛荣。后叛降尔朱荣,成为亲信都督,曾劝尔朱荣称帝,未果。

尔朱荣死后,高欢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任第三镇酋长、晋州刺史。普泰元年(531年)六月起兵于信都,翌年攻入洛阳,推翻尔朱氏集团,拥立孝武帝元修。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十月,元修出逃之后,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当然元善见同样只是个傀儡罢了。东魏武定五年(547年),高欢病逝,元善见以为自己亲政的好日子到了,没成想高欢之子高澄继承父职,且权势更大,甚至还让手下殴打孝静帝。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高澄遇刺身亡,其弟高洋又继承其兄之职,他见时机已到,于是干脆废掉了孝静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17、北周宇文护。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泰临终前将权力移交给宇文护,宇文护执掌国政之后,便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封大司马,进爵晋国公,全面掌管朝政。

之后,宇文觉与因与皇帝矛盾频发,先后杀死孝闵帝宇文觉、废帝拓跋廓、武成帝宇文毓三帝,粉碎了楚国公赵贵、卫国公独孤信等反对势力,使得北周政权稳定下来,得以升任大冢宰,总领左右十二军,权倾朝野,成为北周实际主宰者。武成二年(560年),拥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后因东征北齐无功而返,导致个人威望降低。天和七年(572年),在宇文邕的主持下,宇文护在长安含仁殿被处死,子嗣和党羽全部被清洗。

18、北周杨坚。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去世之后,杨坚承袭父亲爵位。宣政元年(578年)六月,周武帝宇文邕死后,太子宇文赟即位,杨坚长女杨丽华被立为皇后,杨坚于是又被晋升为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因周宣帝宇文赟不稳朝政、沉溺酒色,杨坚开始逐步掌握朝中大权。大成元年(579年)二月十九日,宇文赟下诏传位于长子宇文阐,次年周宣帝驾崩,杨坚奉命辅佐朝政,升任左大丞相。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不久后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19、唐朝刘贞亮。本名俱文珍,唐德宗时期宦官。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唐德宗驾崩,因中风而半身不遂的唐顺宗李诵继位,其不甘心受制于宦官,便内靠嫔妃,外靠翰林学士王叔文及著名的士大夫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意图发动“永贞革新”。

刘贞亮于是和宦官刘光琦、薛文珍、尚衍、解玉、吕如全等一起劝皇帝立广陵王为太子,制造“二王八司马事件”,并拥立太子即位,拜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后因擅杀东川节度使李康,引起整个朝廷的众怒,渐渐失宠,最终于元和八年(813年)病逝。20、唐朝仇士良。于唐顺宗时期入宫,负责侍候太子李纯,唐宪宗李纯继位之后,迁内给事,出任藩镇监军使,入为内外五坊使,加冠军大将军。

长庆初年,拜凤翔监军使,封南安县公,宝历二年,迁鄂岳监军使,晋封郡公。唐文宗太和年间,拜右领军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迁左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甘露之变后,加特进、左骁卫上将军。开成五年,拜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封楚国公。开成五年(840年),唐文宗驾崩,仇士良颁发伪诏,立唐穆宗第五子颍王李鏶为皇太弟,迎入皇宫继位,是为唐武宗。

因有拥立之功,仇士良更加猖獗,不仅对武宗指手画脚,更是将唐武宗所宠的人,无论乐工,还是内侍,皆诛杀贬谪。会昌三年(843年)六月,仇士良病逝。21、唐朝朱温。唐朝末年爆发“黄巢之乱”,朱温参与其中,官至同州防御使,后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击败,在亲信将领的建议下,最终于中和二年(882年)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黄巢军。

 6/9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皇帝  顺序  英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