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假名士非常多,因为当时的风气尤为喜欢名士风流的样貌,所以很多人开始伪装成“名士”的样子,来博取时名,一旦遇到真正的危机或者诱惑,就会暴露无遗。礼教盛行之下,为何会出现魏晋风度魏晋风度的出现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那一段时期对于正常人的生活来说并不美好。“三国”时期的英雄辈出,奇谋百变,在后世看来或许很精彩,但要知道,从群雄割据到三足鼎立,再到三分归晋,短短半个多世纪时间里,战乱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对于袁绍、袁术、刘表等等诸侯来说,尚且朝不保夕,那么对于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百姓又当如何呢?这些“名士”很多都不想出仕,那么其生活状态和普通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也要饱经战乱之苦。而对于那些有志于建功立业的名士来说,因为出身、资历、阵营等等关系,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前途,尤其是一些寒门子弟出身的名士,或者没落贵族出身的名士,他们在“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压迫下,是很难有翻身之日的。

所以,现实社会的兵凶战危与黑暗环境,让这一时期的一些比较敏感的文人率先对社会产生了失望的情绪,比如之前提到过的嵇康等人,“竹林七贤”中大多都是这一类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真正的名士都转而去耕耘内心的精神世界,他们对精神自由有着狂热的追求,甚至不惜发表一些“离经叛道”的言论。比如“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这是与主流社会近乎完全相反的思想,自然要遭到主流社会的抵制。

更何况,嵇康等人认为,世间的规矩只能去约束普通人,像他们这种追求自由的士人是超脱于规则之外的。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脱法度而不用受到制裁,这也是社会动荡的隐忧,自然不能被上层社会所容忍。这些名士的做法使得他们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也享有着一定的现实自由,所以被很多人所推崇并模仿,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潮流,这就是由真假名士共同形成的“魏晋风度”。

那些甘于出仕的名士对于统治者来说属于旗帜,可以招揽人才,但那些不愿意出仕还追求自由的名士自然就会遭到统治阶级的憎恨,他们的结局都并不太好。所以说,“魏晋风度”的形成,其实是在那个现实社会极度动荡、封建礼教尚且没有完全渗透的时代里,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思潮,在之后的朝代中,再无此等条件。正因如此,魏晋风度和其他任何朝代都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异,尤其是“精神自由”的诱惑,使得那个朝代的名士成为了后世所有文人所艳羡的对象。

如何评价司马光这个人物?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着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着《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为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王、取信于人,又恭敬、节俭、正直,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在洛阳时,他每次到夏县去扫墓,一定要经过他的哥哥司马旦的家。司马旦年近八十,司马光侍奉他仍像严父一样,保护他像抚育婴儿一样。从小到大到老,他说话从来没有随便说过一句,他自己说:“我没有什么超过别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不可告人的。

”他的诚心是出自天性,天下的人都敬重他,相信他,陕西、洛阳一带的人们都以他为榜样,与他对照,学习他的好品德。如果人们做了不好的事,就说:“司马君实莫非不知道吗?”司马光对财物和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薄,没有什么爱好,对学问却没有不精通的。他惟独不喜欢佛教、道教,说:“佛道的微言大义不能够超过我的书,其中的荒诞我却不相信。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傲世  九重天  阵营  备案  正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