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赵云随后去了哪里?赵云在常山处理完哥哥的后事,接下来又去了哪里,干些什么呢?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先带大家了解一下汉代的丧葬礼俗。但不管怎么说,赵云在汉末是冀州人,在今天属于河北人,这一点没有疑问。赵云为了国家四处打仗,曾经在桂阳担任太守一职。

赵云死后到底被葬在哪里?

我国古代君王在死后都会获得一个名为谥号的尊称,这个称呼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对于此君王一生功过的概括与总结,就像是在他们生命的结尾将他们曾在皇帝之位的所作所为进行一番定性工作。  其实,不只是皇帝有享受这样殊荣的机会,一些重要的王公大臣也能在死后得到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谥号,当然可以遭受这样待遇的人并不多,因为谥号就相当于是盖上棺材板给死者一个决定性的结论,对于死去的大臣来说,这是一种权威对于他们一生为国家贡献的肯定,但凡能够获得谥号的大臣,都是权利重大位份颇高的,再或者一生在朝为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谥号是死后的珍贵荣耀,多少人拼搏一生,不过是为了赢得生前身后名。  蜀汉是西汉与东汉之后的一个延续,它建立的时间比较晚并且存活时期并不很长。当初刘备建立这个国家的历程是十分艰辛的。因为他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原本是汉朝皇室的后代,只可惜家道中落,等传到刘备这一代,已经相当不堪与落魄。刘备与母亲只能凭借着一些粗活和简单的手工活来维持生计,后来,终于等来了刘备的叔父刘元起出资支援,这才使刘家的日子好过了一些,刘备从此拜在名师门下苦心研学。

尔后联系了几位愿意支持他的商人招兵买马武装自己的军队,终于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这才一步步走上了领导者的地位。  刘禅继位以后,逐渐的为一些国家功臣追加了谥号,前前后后也不过十多个人,但是这为数不多的臣子里,就有赵云。  赵云,字子龙,是如今河北省正定人。他在古代可以说是一位绝世美男子,身材十分的高大魁梧,面貌也长得端正英俊,是当时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深受士兵们的尊重与爱戴。

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时候,赵云由于表现出色能力良好所以受到了本郡的强烈推举最终得到率领大部队跟随公孙瓒作战的大好机会。  在战争期间,他又结识了刘备,可是赵云命苦,才追随公孙瓒没多久,他的亲兄弟就惨遭不幸离开了人世,于是赵云也就在悲痛之中离开了公孙瓒。后世史书记载此事,有人研究表明赵云的离开其实早有预谋,他兄长的离世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但是我们宁愿相信这是冥冥之中的巧合。

  史书里曾经讲到公孙瓒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说公孙瓒是不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自大狂,所以最终因为他的不听人言而屡屡打败仗,赵云日久天长看出公孙瓒是个难成大器的人,认为他不是一位明君。  而刘备给他的感觉就截然不同,刘备十分看重他,不会像公孙瓒那样内心里不甚瞧得起他,刘备让他感受到了空前的信任和尊重,赵云在感动之余也就愿意与刘备称兄道弟共商国事,于是,离开公孙瓒七年之后,赵云在邺城会见了刘备,二人一拍即合。

  赵云跟着刘备打了三十多年的仗,各种著名战役中都有赵云的身影,每场战争都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结果。赵云为了国家四处打仗,还曾经在桂阳担任太守一职。  与刘备并肩作战的闲暇时期,赵云也会引用霍去病的故事来规劝刘备,希望他能把属于老百姓的田地和宅院都还给他们,这样才能更好的笼络民心,最终让人民信服于他。建兴七年,赵云驾鹤西去,公元前261年,刘禅决定要给死去的赵云一个名号,最终经过大臣们商议,赵云被追谥为顺平侯。

  按照常理来看,能够得到皇帝的追谥应该是一个人死后最大的荣幸,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赵云的追谥,发生在所有与他同期大臣们被追谥后的第二年,这就让人心生疑惑。  《云别传》中曾经记载,刘禅下诏书曾经说过,赵云跟随刘备多年,战功赫赫,而我刘禅能够有今天的成绩,也都归功于赵云的付出与铺路,所以这样的国家功臣应该得到一个怎样的谥号是需要严肃探讨的。

最终经过层层讨论,才得出了一个顺平侯的结果。  这样看来他的谥号选择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唯一特别的就是晚于别人一年的时间。这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一位马屁拍的相当好的宦官——陈祗。  陈祗并没什么功劳但是却为人谄媚,因此得到了刘禅的喜爱,陈祗死后,刘禅相当痛苦,痛哭流涕了好久,所以赵云的谥号这件事早已经被悲伤的刘禅忘在了脑后,因此赵云谥号的追加,不过是刘禅最终良心发现或者是有人点拨才正名了回来。

  《三国演义》第96回载:“后主闻云死,放声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龙则死,于乱军中矣。谥顺平侯,敕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四时享祭。”  那么,锦屏山之东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  经过后世考证,赵子龙防羌,也就是防当时雅安西北羌族部落。这个部落在东汉顺帝时跟汉人和平共处,划青衣水为界,所有之后改称平羌江。

三国中的赵云到底是哪里人?

赵云故里,按史书记载的话其实非常确定,就是常山真定人。其中,常山是郡,真定是县。这都没什么疑问,问题是真定县在哪?是不是就是今天的河北正定呢?应当说,真定这个地名在历史上一直都存在,也确实在清朝因为要避雍正(胤禛)的讳而改名为“正定”,但真定的治所也确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也正是这个原因,关于赵云的故里,河北省的正定县和临城县争论不休,而两地也都有赵云故里的纪念碑(上图两个纪念碑左为正定县,右为临城县)。

正定属于石家庄,临城属于邢台,而临城以前本就属于真定府。但不管怎么说,赵云在汉末是冀州人,在今天属于河北人,这一点没有疑问。至于赵云的真正故里,即使不是今天的正定县,也大致就在石家庄附近。名人故里,是如今许多城市争夺的热点,即使像诸葛亮的躬耕地、李白的出生地这样的都一直争论不休,更何况是像赵云这样在历史上原本声名并不算显赫的将军呢?。

赵云曾经离开刘备长达7年之久,这些年他在哪里?又干些什么?

诚邀!公元193年,赵云哥哥去世。赵云以此为借口,向公孙瓒请求回去处理哥哥的丧葬事宜。刘备心里很清楚,赵云这一走不会再回来了,临别那天,他亲自前往送行,并紧紧抓住赵云的手,试图挽留,赵云则是说了5个字推辞:“终不背德也!”随后跨马而去。《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

”赵云说的5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德”一般可以翻译成两种意思:德行、品德、德操或恩德、恩惠,但以第一种意思较多。也就是说,赵云这句话至少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说不能做有违德操的事情,第二种是说不会背弃(刘备的)恩德。这里酒剑仙更支持第一种释义:刘备试图挽留赵云,赵云意思是说如果不让他回去处理哥哥的葬礼,等于是让他做了违背德操的事情,所以走得很坚决,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留下刘备呆呆地望着赵云离去的方向。

赵云这一去,音信全无,再次和刘备遇见已经是七年之后。刘备和赵云分别后的七年刘备在和赵云分别的七年时间里,品尝到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就像是在坐过山车,实在是刺激。从豫州刺史到徐州牧,从左将军到天下人尽皆知的“刘皇叔”,然而不久后他就被曹操一锅端,一夜回到解放前,直接被打回起点:没兵没马,重新过起了寄人篱下的日子。

只是这一次,似乎更惨,因为关羽和张飞,也在这次徐州之战时,离开了刘备。关羽投降了曹操,张飞不知所踪。一大帮文臣武将,如今只剩刘备孤身一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曹操不是正在和袁绍开干吗?刘备这次果断投靠了袁绍。刘备和赵云的重逢袁绍不仅收留了刘备,还出城200里相迎。本来刘备来到袁绍这里,薪水还不错,他已经打算破罐子破摔,跟着人家慢慢混日子了,小弟没有了,老婆孩子也没有了,还创什么业?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多年没见的小弟——赵云。

于是乎,他们发生了接下来的对话。“子龙,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托人打听你的下落,始终音信全无。你不是回常山了吗?这些年你去了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刘备满脸疑问。面对刘备的“夺命三连”,赵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主公,此事说来话长。”就这样,2人弄上一桌子菜,几壶好酒,边吃边喝边聊,聊了整整一夜。接下来的几天,赵云和刘备更是形影不离,吃住在一起。

赵云问:“主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刘备苦笑:“还能有什么打算?云长和翼德都不知道是生是死,我现在一兵一卒都没有,还能怎么办?混呗!”赵云说:“主公,千万不要放弃治疗,至少你现在还有我啊。”刘备说:“那你说我能怎么办?”赵云说:“子龙这些年也攒了一点积蓄,祖上的产业,我打算卖了,招募些士兵,供主公差遣,顺便差人打听云长、翼德和两位主母的下落,子龙相信这点困难是难不倒主公的。

”刘备听了这席话,大感欣慰,就着令赵云办理相关事宜。《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赵云和刘备分别后的七年从赵云离开公孙瓒,到和刘备再次重逢的这七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史书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细说,我们只能知道一些大致的轮廓。

刘备的“夺命三连”,相信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酒剑仙将带着大家一起去探讨。第一个问题:赵云是否回了常山?答案是肯定的。公孙瓒杀了德高望重的刘虞之后,赵云和刘备就有脱离公孙瓒的打算,赵云哥哥的死,正好给赵云提供了最合适的借口,所以赵云果断向公孙瓒提出辞职。但赵云哥哥去世也是事实,所以赵云离开公孙瓒后,肯定是第一时间回到了常山。

第二个问题:赵云随后去了哪里?赵云在常山处理完哥哥的后事,接下来又去了哪里,干些什么呢?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先带大家了解一下汉代的丧葬礼俗。这里有两个专业名词,需要大家了解,一个是“丁忧”,一个是“夺情”。官员在任期间,如果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担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三年(一说为三年),这叫“丁忧”。

丁忧期间不得进行婚嫁庆典等喜事,已婚夫妻吃、住、睡都必须在父母的坟前旁边,且要停止一切娱乐和应酬。如果官员藏而不报,一经查处,都会受到朝廷的严厉处分。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正所谓“忠孝难两全”。有的时候,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可以允许官员不必“丁忧”守制,仍然在朝廷效力,但必须素服办公。这其实是夺走了孝亲之情,称之为“夺情”。

“丁忧”这一礼俗起源于西汉时期,东汉时期非常盛行,赵云所处的东汉末年,“丁忧”不仅要为父母守丧,甚至兄弟姊妹去世,也要遵循这一礼节。所以按照正常情况,赵云在哥哥去世的三年时间内,即公元196年之前,是无法离开常山的。那之后呢?之后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赵云从未离开常山,一直和寡嫂居住在一起。赵云虽然守孝期已满,但哥哥去世后留下寡嫂和年幼的孩子,为了照顾寡嫂和侄子,他一直和寡嫂居住在一起,一直等到刘备来投靠袁绍,袁绍迎接刘备的阵势很大(出城200里相迎),附近的赵云得到风声,于是来到邺城和刘备相会。

由于赵云和寡嫂居住在一起,难免遭到世人的流言蜚语。所以后来赵云跟刘备南下取荆南四郡时,桂阳太守赵范欲将寡嫂樊氏许配赵云,赵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哥哥,更担心的是周围人嚼舌根。《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

”固辞不许。第二种可能,赵云一直在寻找刘备的路上,中间甚至还投靠过曹操。赵云哥哥的儿子可能年龄没那么小,三年丧期过后,已经到了可以照顾家庭的年龄,所以赵云在公元197年左右开始了寻找刘备的旅程,然而这一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我们先看看那几年发生的一些大事:公元195年7月,李傕、郭汜在长安火拼,汉献帝从长安逃走,下诏让各路诸侯勤王。

公元196年8月,曹操迎汉献帝,将其接到许昌,汉献帝封曹操为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统领百官。随后,曹操封刘备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公元197年,袁术称帝,曹操命刘备攻打袁术。同一年,吕布偷袭徐州,刘备和吕布争夺徐州兵败后逃至许昌,投靠曹操,曹操封刘备为“豫州牧”。公元198年,吕布再次进攻刘备,刘备兵败城破,路上遇到曹操,一起进攻击败吕布。

随后回到许昌,面见天子,被天子认为“皇叔”和封为“左将军”。公元199年,汉献帝不满曹操权利太大,发衣带诏号召讨伐曹操,刘备加入。公元200年春,衣带诏事发,刘备借机跑路。曹操东征刘备,刘备再次兵败,妻子被擒,关羽投降,张飞不知所踪,刘备自己则是单身逃走投奔了袁绍。注意,在公元198年之前,刘备没见到汉献帝的这段时间内,曹操一直给人的印象,都是一个忠于大汉的肱骨之臣。

直到刘备见到了天子,方才知道曹操的真实为人。当然当时不仅刘备不知道,全天下人估计都不知道,最傻的就是荀彧,相信了曹操一辈子。说到这里,必须提到一个关键人物——夏侯兰。《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与夏侯惇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从《云别传》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信息:第一,赵云有一个发小叫夏侯兰,和赵云年龄相似。第二,赵云加入公孙瓒军时,夏侯兰并没有加入,不然刘备不可能不认识夏侯兰。第三,赵云在离开公孙瓒的大约六七年时间里,曾经见过夏侯兰。不然一个儿时的玩伴,很多年没见,如何得知他“明于法律”的呢?第四,赵云曾经加入过曹军。

夏侯兰一直待在军营里,如果赵云见过夏侯兰,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曾经加入过曹军。第五,夏侯兰对赵云有恩,赵云不忍心杀害他,所以才“生擒”,又亲自向刘备求情给夏侯兰一条活路,要知道在当时,曹操和刘备可是势同水火。于是酒剑仙大胆推论:大约公元197年,赵云守孝期满,离开常山,前往徐州寻找刘备,结果中途听说刘备被吕布打败投降了曹操,而曹操所处的兖州,是赵云寻找刘备的必经之地,于是赵云打算去许昌寻找刘备,路上正好遇到了自己少年时的好友夏侯兰,夏侯兰告诉赵云,刘备被曹操派去任豫州牧了,让赵云不如先加入曹军。

于是赵云加入曹军,暂时担任“别部司马”之类的虚官,寻找和刘备见面的时机。公元198年,刘备果然来到了许昌,不过是兵败回来的,然而这段时间,赵云根本没机会见到刘备,因为刘备整天和曹操腻在一起。《三国志先主传》: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於下邳,生禽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没多久,刘备又被曹操派去截杀跑路的袁术去了,赵云等了个寂寞。《三国志先主传》: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至,术病死。后来,衣带诏事发,曹操亲自东征徐州,关羽投降,刘备跑路,张飞失踪。赵云则是在曹营里,通过好友夏侯兰和其他曹兵打听刘备的消息,其实当时关羽也在曹营默默打听刘备的消息。

直到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身处曹操阵营的赵云和关羽,才知道袁绍军的构成,同时也得到了刘备在邺城的消息。于是2人在同一年,都离开了曹操。赵云因为没有什么顾虑,直接去邺城和刘备会合,而关羽则是帮曹操斩杀颜良报恩之后才脱离曹军,而此时刘备已经被袁绍派去了汝南。《三国志先主传》: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

关羽亡归先主。曹公遣曹仁将兵击先主,先主还绍军,阴欲离绍,乃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很显然,关羽回归刘备的时间要晚于赵云,《三国演义》中刘关张重聚后才在伏牛山遇到赵云的说法,实在是和历史差别太大。总结《云别传》作为赵云传记的补充作品,虽然有很明显美化赵云的意图在里面,但基本上还是值得信任的。

从夏侯兰和樊氏这两处关键史料,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赵云离开公孙瓒,到和刘备重逢七年间的行动轨迹:先是处理哥哥的葬礼,随后守孝三年,并和寡嫂侄子居住在一起,后来踏上寻找刘备的旅途,直到和刘备重逢,虽然中间可能曾加入过曹军,但这并无法磨灭赵云对汉室和刘备的忠诚。酒剑仙:历史学博士在读,专注名人历史故事分享和古典名著解读,欢迎点赞和关注!。


文章TAG:赵云家在哪里  看看赵云家在什么地方  赵云  在哪里  哪里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