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泽连斯基没有正式就任乌克兰总统职位,那他怎么可能撤换乌克兰政府军前线的指挥官呢?何况实际上乌克兰和俄罗斯近期并没有发生什么军事冲突,乌克兰政府军在顿巴斯前线也没有打胜仗。既然泽连斯基不是乌克兰总统,那他显然不可能撤换乌克兰军队前线的指挥官,因此所谓泽连斯基指挥部队赢得战争的消息完全是一个假新闻。

希特勒为何屡屡干涉前线指挥官的指挥,导致前线屡屡失败?

希特勒为何屡屡干涉前线指挥官的指挥,导致前线屡屡失败

1941年8月初,当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突进到斯摩棱斯克地区时,已经走完了到达莫斯科三分之二的路程,就在此时,总司令包克元帅和他的将军们迎来了最高统帅部代表: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大将,他带来了希特勒关于缓攻莫斯科、转向合围基辅苏军的最新命令,这道命令立即在司令部里炸了锅。(古德里安)前线德军将领们纷纷质疑这一命令在战略上的合理性,要求陆军总司令和总参谋长据理力争,然而哈尔德表示木已成舟无法挽回。

于是将军们推举第2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为代表,随哈尔德一起返回“狼穴”,以当面向希特勒“进谏”试图改变决定,而古德里安此行的遭遇, 基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8月23日,古不帅降落在东普鲁士。首先要说明,希特勒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军事养成教育,他所有的作战经验和战略思想,可以归纳为三个来源,其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实战经历,也就是“波希米亚下士”称谓的由来;其二是确实读过许多军事著作,有一定的归纳总结和吸收;其三是在军事指挥或者作战行动中,更多依赖自己的直觉和灵感,这玩意有时候出奇的准确,有时候那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包克元帅)一、1936年以来德军的不断胜利让希特勒极端自信。希特勒的军事冒险是从1936年武装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开始的,根据凡尔赛和约之规定,德国不得在莱茵河左岸以及右岸50公里纵深的领土上派驻军队。因此当希特勒下令四个营的德军开入上述地区时,国防军将领们曾经全体提心吊胆,只怕英法因此对德动武(其实希特勒心里也害怕),然而最终西方盟国也没什么动静,默认了这一行为,希特勒的军事权威因此得到巩固。

本来国防军内部反希特勒的势力一度非常强大,然而从莱茵兰行动开始,德国合并奥地利、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一步步都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不仅极大抬高了希特勒的声望,也弱化了德军内部的反纳粹势力。要知道,希特勒和国防军军官团本来就存在互相利用的关系:军官团希望重新武装自己洗刷一战的耻辱,而希特勒迎合了这一心理,只不过他的野心更大。

(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二、德国国防军高层已经屈服在希特勒的淫威之下。古德里安到达“狼穴”后,按规矩先向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报到,而后者见面就说:“我禁止您向元首谈及莫斯科问题,因为向南方进军的命令已经下达,现在说什么都没用,只有执行”。从希特勒搞掉德军武装部队总司令勃洛姆堡、陆军总司令弗立契开始,德军高层将领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显然已经屈服了,布劳希奇的提醒就是明证。

不仅是陆军总司令,新任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也是个应声虫,再加上效忠希特勒的空军总司令戈林、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整个德国战争决策层都唯希特勒马首是瞻,因此下面的意见或者建议已经不起作用。古德里安回忆到争论时写道:“(在争论中)希特勒每说一句话,所有在座的人都点头称是,只有我例外”,这样的局面,讨论还有意义吗?希特勒已经建立了事实上的军事独裁。

(战争部长勃洛姆堡)三,希特勒经常把政治和经济因素带入到军事指挥当中。在放弃进攻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问题上,希特勒是这样跟古德里安解释的:乌克兰的原料和生活补给品,对于战争的继续进行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占领克里木也非常重要,因为那是“俄国人对付罗马尼亚油田的航空母舰”云云。其实这是非常自相矛盾的说法,既然想通过一次快速的闪击战打垮苏联,那么在1941年夏天还考虑什么经济问题和长期战争方案?包括在战争后期,当曼施坦因要求放弃哈尔科夫时,希特勒不同意,认为那将影响“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态度”;当陆军参谋长要求放弃克里木半岛时,希特勒也不同意,认为那将影响“土耳其的态度”,最终导致半岛上的20万德军无路可逃损失殆尽。

更比如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他坚决不允许保卢斯突围,表面上叫嚷“德国士兵进攻到哪里,就要守住哪里”,实际其根本原因在于担心影响轴心国的士气,因为1942年冬,远东和北非局面都有些糟糕,所以他更多考虑的是政治因素。(凯特尔、雷德尔、戈林和希姆莱等人)四、希特勒对德国国防军将领们有着本能的不信任。古德里安此行的结论是:“鉴于国防军统帅部联合起来一致对我,我觉得再这样跟他们辨论下去实在没有必要了,因为我当时居然确信,在这位元首的周围人当中,不会无一例外地都同意他的观点”。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首先是希特勒能够选入核心战争决策圈的将领,一定是顺从和拍他马屁的,而不顺从的才只能外放领兵作战。其次是,正因为如此,他始终担心前线将领不能贯彻他的意图,所以经常性地解除他们的职务来保证统率权,从包克、里布、李斯特、曼施坦因等元帅到古德里安本人,莫不如此。陆军在德国历史上是作为一股很强的政治势力而存在的,在纳粹上台初期,他们甚至逼迫希特勒清洗了冲锋队,所以双方的关系始终是若即若离。

战争后期希特勒大力扩充武装党卫军也基于此,那就是在前线监视国防军的意味很浓。当德军高歌猛进军事形势一片大好时,希特勒和军官团的矛盾被暂时掩盖了下去,一旦战事不利便会凸显,所以才有了1944年的“720事件”,作为报复,希特勒杀害了数千名国防军军官。既然在内心充斥着这种不信任,那么希特勒就需要经常性否决前线将领的作战思路,代之以自己的意志,否则如何证明自己的权威?(这才是德军战争决策圈)。

统一六国的前线指挥官王翦、王贲父子为什么“下落不明”了?

希特勒为何屡屡干涉前线指挥官的指挥,导致前线屡屡失败

下落不明才是最好的下落,如若惨死毕定见于史书。说明王翦王贲父子的“自保之策”是成功的。战国四大名将,只有王翦得到善终白起那么大功劳,说赐死就赐死了;廉颇、李牧没死在战场之上反而被自己人坑死……唯独王翦,多次以战前疯狂的索要钱财的流氓行为表示自己的胸无大志,然后得以安享晚年。王贲谨记父亲的教诲,做人做事也是相当低调,所以这两位卸甲归田以后的生活记载不多。

泽连斯基撤换乌顿巴斯前线指挥官就打胜仗,他是普京的克星吗?

希特勒为何屡屡干涉前线指挥官的指挥,导致前线屡屡失败

这个问题一看就知道很不靠谱,因为泽连斯基目前还是乌克兰候任总统,现在实际担任乌克兰总统职位的依然是波罗申科。既然泽连斯基还没有正式就任乌克兰总统职位,那他怎么可能撤换乌克兰政府军前线的指挥官呢?何况实际上乌克兰和俄罗斯近期并没有发生什么军事冲突,乌克兰政府军在顿巴斯前线也没有打胜仗。(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出生于1978年1月25日,他在宣布参加乌克兰大选之前就是乌克兰国内著名的喜剧演员,由于经常在喜剧节目中讨论政治问题,而且他在电视连续剧《人民公仆》中饰演的历史老师也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成功当选总统,所以泽连斯基一直被外界称为乌克兰的民间总统。

喜剧演员的角色让泽连斯基在乌克兰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电视剧中的角色也让泽连斯基给乌克兰民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些都为泽连斯基赢得今年的乌克兰大选奠定了基础。今年3月31号,乌克兰总统大选举行第一轮投票,泽连斯基以超过30%的得票率赢下乌克兰大选第一轮投票,他的得票率是乌克兰现任总统波罗申科得票率的将近两倍。

4月21号,乌克兰总统大选举行第二轮投票,根据出口民调结果显示,泽连斯基的得票率高达73.3%,而现任总统波罗申科的得票率则只有26.3%,泽连斯基毫无疑问赢得了今年的乌克兰总统大选。当然,赢得大选只是意味着泽连斯基将接替波罗申科成为下一任乌克兰总统,他并不是在赢得大选的那一天就成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波罗申科)大多数国家的总统候选人从赢得大选到正式宣誓就职总统都会有一段过渡期,比如美国总统大选的投票时间是在11月份,但是新总统一般要等到第二年1月20号才正式宣誓就任总统职位。

同样,乌克兰总统候选人也并不是在赢得大选的当天就成为总统,根据乌克兰选举法的规定,乌克兰候任总统泽连斯基最迟将会在6月3号正式宣誓就职,而今天还是5月11号,所以实际上泽连斯基目前还不是乌克兰总统。既然泽连斯基还不是乌克兰总统,那他显然不可能撤换乌克兰军队前线的指挥官,因此所谓泽连斯基指挥部队赢得战争的消息完全是一个假新闻。

俄罗斯军队岂是那么容易就被打败的,乌克兰的军事实力和俄罗斯差距很大,大多数时候乌克兰政府军都不会主动对俄罗斯军队发起进攻,关于俄军坦克被乌克兰军队摧毁的消息则更是无稽之谈。(乌克兰军队)受制于乌克兰有限的国力,所以最后无论是谁当选乌克兰总统,他都不可能具备和普京掰手腕的实力。如果泽连斯基对俄罗斯态度比较友好也就罢了,但如果泽连斯基对俄罗斯态度强硬甚至攻击俄罗斯的军队,那最后普京肯定也不会对乌克兰太客气。


文章TAG:如何前线指挥官  卡特琳娜前线指挥官  如何  前线  指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