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德国在二战前夕以及二战之初的确是极力试图避免两线作战的:1936年3月2日德军小心翼翼地尝试着进入莱茵非军事区,这是德国试图挣脱一战后战胜国束缚德国的凡尔赛体系的重要尝试,当德国发现英、法并未就此有所反应之后胆子也就打了起来,于是在1938年3月15日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大约6个月后希特勒又提出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的领土要求作为对英、法的试探。

德国为什么会在二战中失败?

导致二战德国战败的原因有很多:有地缘上的原因,有战略上的原因,甚至还有天气上的原因,如果要逐一分析出来足够写一本书了。既然题目问的是二战德国失败的真正原因,那么我们就只对导致德国战败的根本决定性原因进行探讨,至于那些具体战争过程中偶然性的因素就不过多深究了。德国就疆域、人口来说充其量算一个中等大小的国家,但靠着德意志民族与生俱来的严谨性格愣是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但放眼世界德国是难以和美国、苏联这样庞大的国家持久抗衡的,即使是已经在走下坡路的大英帝国凭借其遍及全球的殖民地其实也掌握着比德国丰富得多的战争资源。如果我们将德国这种中等大小体量的国家与其对手美、苏这种具备大洲级体量的国家各自的人口、资源和工业生产能力进行对比就不难发现差距之大:1940年德国的总人口约7000万、全年钢产量为2150万吨、发电量为630亿千瓦时;此时尚未进入战时状态的美国的对应数字是1.32亿、6070万吨和1780亿千瓦时;而在技术上落后于德国的苏联则为1.7亿、1830万吨和480亿千瓦时。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即使以凭借闪电战征服西欧的德国在钢产量和发电量上也是远远落后于美国,即使是相比技术上相对较为落后的苏联也只是略占优势,然而后者所具有的生产资源和劳动力数量是德国完全无法企及的,以致于当苏德战争进入僵持状态后德国赫然发现自己陷入了苏联的人海洪流中——这还不仅仅只是单纯指苏军在前线拼人海战术,与此同时在后方苏联利用自己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源源不断生产出粮食、被服、药品和武器并将其不断送往前线,而德军的后勤补给很快就随着战线越拉越长而日益捉襟见肘。

自此之后德国用了4年时间将自己的军火产量提高了200%,然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军工规模扩张了整整19倍,到1944年美国的军火产量已是德国的2.5倍、日本的6.7倍,德、日两国的武器产量加起来还不到美国的零头。与此同时苏联也奋起直追将自己的军火产量提升至德国的90%,尽管直到此时苏联的工业技术仍不及德国,然而仅仅是庞大的体量就给德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当德军越过斯摩棱斯克-基辅一线后尽管此时的苏军在德军面前一触即溃,然而德军已然因为战线过长而出现后勤乏力的现象,步兵和辅助单位开始因补给不继、交通状况不良而导致非战斗性减员日益增长,装甲部队一开始还能自行向东突破,然而不久之后也需要停下来休整维修。

元首希特勒虽然是一个战争狂魔,但不得不承认他能从一个维也纳街头的流浪汉摇身一变成为第三帝国元首并发动一场世界大战必有其过人之处。严格意义上希特勒是一个很会包装自己很会作秀的人物,他善于运用政治宣传策略夺取政权,是一个极其精明的政治家,至于在军事领域也不能说他完全一无是处,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还远远谈不上优秀。

就是这位精明的政治家兼合格的军事家却十分喜欢坐在办公室越级指挥前线战斗,在敦刻尔克战役中就因为他的错误指挥使英法联军得以撤回本土,从而为以后反击德军保存了有生力量。当然希特勒这种越级指挥并不完全是他个人性格使然,而是与当时德国国内以希特勒为核心的纳粹党和德国国防军的将领之间的利益分歧密切相关:国防军将领们秉承的是职业军人的素养——在他们眼中打胜仗就是一切,然而希特勒却不能不考虑前线战争对纳粹的政治影响

希特勒担心如果不对前线将领的军事行动进行一定的干预就会导致自身权力被架空,另一方面纳粹的种族理论也影响到德军的军事行动和德国的外交行动——因为德国的外交方针已不再完全是基于现实的国家利益考量,而是怀有强烈的种族偏见。事实上整个二战时期德国的外交行动和军事行动一直呈现出矛盾纠结的状态,这实际上德国内部以希特勒为核心的纳粹党和德国职业政客、军人之间博弈的结果,也可以解读成是纳粹种族理论与对德国现实处境的理性分析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极大降低了德国军事行动和外交行动的效率,使德国一再在关键的战略节点上出现重大失误。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可谓四战之地——敌人可以从任一方向攻入德国。对德国而言最佳选择莫过于安抚住西线的美、英、法,全力以赴战胜苏联,然后再回师出兵西线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安抚苏联,抓紧时间以闪电战模式解决西线战役,至于远隔大洋的美国最好别去招惹为好。尤其是考虑到德国历史上已经历过一战时的两线作战格局,因此更该吸取经验教训。

事实上德国在二战前夕以及二战之初的确是极力试图避免两线作战的:1936年3月2日德军小心翼翼地尝试着进入莱茵非军事区,这是德国试图挣脱一战后战胜国束缚德国的凡尔赛体系的重要尝试,然而当德国发现英、法并未就此有所反应之后胆子也就打了起来,于是在1938年3月15日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大约6个月后希特勒又提出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的领土要求作为对英、法的试探。

直到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波兰后英、法才对德宣战,然而当德军大举入侵波兰之时已对德宣战的英法联军却在西线几乎一枪未放,以致于时人戏称当时的西线战场为静坐战。这时的德军也集中兵力于波兰战争,而不主动发起对英法联军的挑衅,直到1940年5月10日已占领波兰的德国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发起突然打击才终结了静坐战。

在发动波兰战役前夕的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波兰战役中德军甚至与苏军共同出兵波兰,从而避免使自己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的局面。然而也许是因为二战初期闪电战的成功使德国决策层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致于在尚未解决英国问题的情况下贸然出兵苏联,又在珍珠港事件后和日本保持步调一致对美宣战。

当苏、美相继参战后德国战败实际上已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以德国有限的国力却要单挑美、苏、英三个巨无霸,不要指望日本和意大利:日本深陷中国战场无法自拔,又擅自开辟对美国的太平洋战场,早已是自顾不暇;至于意大利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如果轴心国真要会师一处相互配合的话,那么1942年应该是最佳时机:如果在这一年日本在占领东南亚后向西进军——自海路席卷印度洋、同时在陆上攻击印度;德军则在全力争夺乌克兰油田的同时强化在北非的兵力,那么就有可能将各自的控制范围联结起来。

一旦德、日成功在中东会师将会使中、苏这两个同盟国阵营中的陆权人力资源大国同外围的美、英这两个海权经贸大国隔绝开,从而使同盟国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无法相互配合。然而这只是德、日两国一厢情愿的设计而已,事实上当时德、日两国都已达到自己扩张的极限:日本不可能在同中、美对抗的同时还有余力向印度洋方向扩张,德国也不可能在乌克兰和北非两个方向同时出击。

所以关于二战时期德、日中东会师的计划始终只停留在纸面上。除了反法西斯各国的反抗所起的牵制作用之外德国自身的战略判断也使德、日中东会师的计划始终无法落实:德国严重低估了苏联的实力和抵抗意志,以致于在没结束对英国的作战之前就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然而德国盲目迷信于闪电战的威力,并没对冬季作战做好应有的准备,结果当莫斯科战役爆发时大雪已阻断了通往莫斯科的道路,缺少冬衣的德军受阻于莫斯科近郊。

在经历从1941年6月到次年1月底的战争后德军在东线损失了94万官兵、3000辆坦克、10万辆汽车和2500架飞机,这意味着苏德开战时德国陆军总兵力的1/3都已损失。与此同时未能被德国拿下的英国给德国占领区造成了重大的隐患。此时的英国坚守着北非和中东地区,如果一举扫平南线,占领苏伊士运河,不仅将使英国实力大损,还可以继而占领整个中东,威胁苏联的补给线。

一旦这个局面打开之后美国将被迫开辟非洲战场,德国在西线的威胁也将减轻,而苏联的注意力也会被吸引至此,如果此时占领东南亚的日本能向西进军印度洋,那么就有可能实现德、日中东会师的计划。然而德国高层不知是对于意大利人过于信任,还是对于南线过于轻视,也许更大的可能性是被东线战场闹得心烦意乱,以致于始终缺乏对南线的长远战略规划。

法国人进攻了8公里,为什么成为二战笑料?

随着1939年德军入侵华沙,正式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仅27天波兰沦陷。“闪击战”所展示的威力,让人们惊叹不已;而作为盟友的英国和法国只宣不战、“麻木不仁”的行为,成为二战中国家关系上“最丑陋”的一面,也让其威信扫地,全然没有大国的风范。波兰的迅速沦陷,固然有其自身的问题。比如,争强好胜,与周围邻国关系紧张;外交上执行“远交近攻”政策,把国家安全寄托于 “脆弱”的联盟。

但是,曾经“信誓旦旦,海誓山盟”的英法两国为什么就不帮盟友一把呢?没有做好打大仗的准备。首先,一战结束后,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旷日持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随着现代武器的运用,造成2000万各国士兵的伤亡,600多万平民成为“牺牲品”, 成为令人恐怖的“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不计其数的家庭流离失所。

国家需要“疗伤”,民众更是希望安居乐业。然而,战后仅过20年,又要再次面对战争,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尤其是法国,一战中整个北部地区被打成了一片废墟,家家户户都有人消失在战场上。虽然他们恨德国,但从其内心来说是拒绝战争的,他们渴望和平。所以,自上而下强烈的反战情绪,很自然的希望通过运用外交、谈判等手段来解决争端,甚至一味的退让或者“嫁祸于人”来避开战争。

由此来看,“绥靖政策”也是其无奈之举。其次,积极不景气,实力不济。一战后的“伤口”还没愈合,又碰到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和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可谓是雪上加霜。作为战胜国的英法等国,一样面对货币贬值、工人失业、社会动荡,国家实力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说白了,打仗就是双方拼经济,拼实力。一战的消耗,让他们从昔日的债权国沦为债务国,举国上下都在“勒紧裤腰带”偿还战争借款,哪里还有钱去应付一场遥遥无期的战争。

不是不帮忙,实在是没有实力去帮忙。更重要的是,受这两方面的影响,战后的欧洲各国纷纷裁撤军备,大量的军人退伍回家,军工生产也不再扶持,可谓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面对德国的扩军备战、快速崛起,跟不上节奏,扭不过大弯,处处被动。低估形势,战略误判。一是,错误的估计苏德之间的矛盾。在他们看来,苏德之间必有一战,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苏德之间彼此仇视,而且从“疯子”希特勒的公开表态中,他也是十分仇视苏联的。

于是,他们极力将“祸水东引”,从而避开战争。殊不知,“疯子”还说过:我转动地球的时候,上面只能有一个国家。其实这句话已经表露出其要称霸全球的野心,欧洲也是迟早要解决的。然而,他们却认为是疯话不可信,结果是“助纣为虐,养虎为患”。二是,波兰的不“安分”,打乱英法两国的战略部署。这个在历史上被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瓜分、奴役了长达200年的国家,在一战后复国。

按照西方社会的想法是,在苏联和欧陆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避免东方势力西移。谁知,波兰可不这么想,他们不愿当个简单的挡箭牌,要成为一个区域的“霸主”。所以一面和西方社会结盟,为自己撑腰,一面与周围邻居不断发生摩擦,小国他欺负,大国也敢惹,凭着手里的100万部队“为虎作伥”。树敌太多,民愤太大,让英法两国也看不下去,不愿帮忙。

尤其是其遭到入侵后,捷克、立陶宛等国也趁机“报复”,拿走她8%的领土;甚至苏德两国干脆直接瓜分了她。也算是应了一句话,“自作孽不可活”啊。正因为波兰与周边国家的不友好,再加上,西方社会与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不愿和其结为同盟,致使苏德两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打破了他们“祸水东引”的美梦,在战略上处于被动位置。

入侵开始后,他们还在忙于斡旋和调停,即使宣战,也只是象征性的出兵,而没有去加强自己的武备,想当然的认为下一步德国将进攻苏联,“牺牲”波兰,可以让他们面对面地对峙,最终打起来。正如电影《大话西游》中紫霞说的“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一样。虽然希特勒最终还是进攻了苏联,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疯子”在此之前,却拿他们先开刀。

英法两国在战略上采取保守的举动,以及“慢半拍”的后知后觉,是引发更大规模战争的导火索。英法联军坐视不管,在历史上被称为“西线无战事”。真是这样吗?答案是:不。德国在扩军备战之时,法国一边秘密动员,开赴法德前线,一边大修马奇诺防线。在对德宣战后,在西线联军达110个师,而德军只有43个师,但其中真正有战斗力的仅有11个师,大多数是新编的队伍,甚至连摩托化都算不上。

在火炮、坦克、飞机占有绝对的优势下,他们几乎按兵不动。直到开战一周后,法军10个师在宽32公里的正面越过德法边界,向德国发动攻势,试图迫使其从波兰退兵。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进攻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德军在一直后退,路上时不时遇到的地雷,是他们最大的“障碍”。与其说是进攻,不如更像是一次秋游。

法军越往德国深处走,越没有底气,他们担心有埋伏。其实,德军绝大部分的精锐都在东线,而西线的部队没有什么战斗力,德军指挥官只得眼巴巴地看着法军的行动,不敢轻易“露底”;而进攻中的法军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生怕引发一场血战,直到两周后,他们才“深入”到德国境内8公里。而这时,东线战事以德军的完胜结束,西线的法军得知消息后,很快退回战役出发地,再也没有出来。

直到7个月后,德军装甲集群开始卷击法国,巴黎投降。所以,他们的这次推进,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无异于是 “作秀”,只是为了迫于当时的舆论压力,缓和国际社会对他们的指责,所采取的象征性的“姿态”。其实,明眼人除了看清他们的真实嘴脸外,无不对他们的行为感到可耻和鄙视。如果,英法联军果断在西线出击,能否破坏希特勒的战略意图?欢迎大家留言和讨论。


文章TAG:《二战前线2》第八关BOSS攻略  二战前线2  第八关怎么打  二战  前线  第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