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于劣质的燕窝,商家会采用“刷胶”的方式黏合。在燕窝的空隙地带,使用树脂等粘合剂黏上碎燕或者直接用食用胶粘合(也可能是工业胶)缝合,让整个燕窝看起来比较密实、漂亮,卖出好价钱。3.商家为节省人工挑毛除杂的工序,会用双氧水、二氧化硫等化学方法漂白。化学去毛的燕窝,卖相好、洁白干净,但危害也大,吃了易致病。

4.不法商家还会喷水增加燕窝的湿度,使其重量增加。这种燕窝因加水而易发霉,且会使消费者花更多的冤枉钱。简单的自测方法是:用电子称其重量,然后通风放置3~5天再称重,如果相差1克以上的话就值得怀疑。5.血燕造假。血燕并不是金丝燕吐血的结果,而洞壁上的矿物质经过长时间渗透及洞燕本身的氧化所形成的红褐色。由于血燕产量极为稀少且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很多造假者会用工业盐(亚硝酸盐)进行“染色”,亚硝酸盐毒性较强,长期食用的话将会增加患癌风险。

李渊夺走隋朝江山,顺利登基后,隋炀帝杨广的后人结局如何?

隋炀帝杨广一生共育有三子二女,“三子”是萧皇后所生元德太子杨昭、齐王杨暕,以及萧嫔妃所生赵王杨杲;“二女”是南阳公主(母萧皇后)和杨氏(李世民妃嫔,其母未知)。考虑到高祖李渊建唐是在武德元年(618年),而炀帝杨广的一部分子嗣已经不在人世(比如杨昭),为了全面反映炀帝后人结局情况,笔者这里一并附上给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元德太子杨昭一脉杨昭是杨广的长子,自小便获得了家族的宠爱,“生而高祖(杨坚)命养宫中”。杨昭这孩子生性乖巧。那天,三岁的杨昭正在玄武门(皇宫北门)摆弄石狮子,刚好被路过的杨坚夫妇看到。当时杨坚正犯腰疼病,遂将手倚靠在独孤伽罗肩上,“举手凭后”。杨昭看见了,就回避在一边,“如此者再三”。对此,杨坚感叹道:“这孩子天生长者仁心,都不用外人教导啊?”于是,杨坚就问他,你见了爷爷躲什么呀?又开玩笑地说,要不要爷爷给你娶个媳妇?没想到,这一问,竟然把杨昭问哭了:“汉王杨谅(杨坚四子)未结婚时,总在您这里。

一朝娶妻,就出外去了。我怕离开您,因此哭泣。”听孩子这么一说,杨坚内心颇有感触,遂对杨昭更为钟爱。九年后,杨昭12岁,被“立为河南王。仁寿初,徙为晋王……后三年,转雍州牧。”虽然进行了分封,但考虑到孩子年龄实际上并不大,杨坚还是把他留在了京师里。公元604年,杨坚离逝,杨广嗣位,大隋的天空有了新气象。

杨广这人和他爹杨坚迥然不同,喜欢四处巡游,于是杨广刚一登基,“便幸洛阳宫”,让杨昭留守京师。转过年来,杨广身在外地就直接“遣使”诏令立杨昭为太子——在中国历史上,“立储”是绝对的大事,有相关的礼典流程,一般情况下都要求皇帝亲自在场。杨广如此处理“立储”一事,要么说明他不在意,要么说明他对这个儿子不是特别放在心上。

此时的杨昭“有武力,能引强弓。性谦冲,言色徇徇,未尝忿怒……”对臣子也不错,“臣吏有老父母者,必亲问其安否,岁时皆有惠赐。”说实话,相较于他爹杨广,杨昭是个好太子,若未来能够嗣位登基,想必大隋国祚不至于此。大业二年(606年),杨昭赶往洛阳朝见父亲杨广。想必是好长时间没见到父亲了,杨昭待了数月之后还不想回去,想要多待一段时间,“欲乞少留,帝不许”——笔者揣测杨昭之所以如此,大抵和他小时候豢养深宫远离父母有关。

杨昭是想和父母多相处一段时间吧?虽然杨广“不许”,但杨昭也不急着走,就又“复拜请”。杨昭这个人比较胖,“体素肥”,竟然“因致劳疾,甲戌,薨”。得,杨昭竟然因此而离开了人世。杨广这个当爹的确实过份,杨昭死后,他也就“哭之,数声而止”了。哪有个为人父的样子呢?杨昭生前育有三子:韦妃生恭皇帝杨侑,大刘良娣生燕王杨倓,小刘良娣生越王杨侗。

我们先看杨侑:杨侑“字仁辅”,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初封陈王,改封代王。自杨广东征高句丽(612年)时起,杨侑便长年留镇长安。大业十三年(617年),高祖李渊晋阳起兵,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年号“义宁”——当然,大家能看得出来,这种所谓的“拥立”,实际上就是一种过渡。毕竟,当时杨广还活着,李渊还不想做得太过份。

 4/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皮卡堂  4399  小游戏  排行  回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