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之大,可以说是自刘备起事后少有,以至于远在荆州的关羽对此十分不服,之后经刘备多番劝解,方才接受了黄忠晋升。“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关羽刚得知黄忠被封为后将军时的激烈反应先是征西将军,之后又晋封为后将军,如此刘备觉得还不够,又在不久后,加封黄忠为关内侯,而这一切,都是在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发生的。

可以说,夏侯渊的死造成的最大震撼之一,就是黄忠的官升数级,有了这个战绩,黄忠才得以名列五虎上将。还有,奠定了刘备称“汉中王”的基础夏侯渊战死后,闻听噩耗的曹操不得不亲自来到汉中指挥作战,曹操为什么要来呢?因为汉中实在是太重要了。前文讲过,汉中地区与成都属于唇齿相依的关系,如果汉中被曹魏占据,那么对于刘备而言,就好比他睡觉时有个人拿着棍子站在床前,随时随地的都会给他来一下。

这个比喻一点都不夸张,从地理位置上看,汉中是益州的门户,自古以来,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刘备的势力正处在益州,如果汉中被曹魏占据,那么他们就可以随时长驱直入,甚至直接发兵攻打成都也不是不可能。因此,刘备才会忙不迭的与夏侯渊开战,甚至不惜以平分荆州作为代价,也要和孙权议和,以便抽出精力拿下汉中。更重要的是,虽说当时的刘备已经有了一定的家业,但细细深究的话,这些家业随时都有可能会烟消云散。

比如荆州,孙权一直是虎视眈眈,再比如益州,曹操也从没停止过觊觎之心。而如果打下汉中后,刘备就意味着有了一个稳固的势力范围,凭借汉中这个战略要地,益州就成了他稳定的大后方,这样一来,刘备进可以攻入关中,守可以图谋荆州,总之就是好处多多。那么,汉中对于刘备有这么大的好处,曹操知道吗?他当然知道。正是因为他知道,他才会命夏侯渊守备汉中,并且在双方开战后,投入了大量的得力干将和精锐士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能让刘备得到汉中。

但夏侯渊的意外战死,打乱了曹操的全盘计划。本来,他可以遥控指挥的,如今夏侯渊依已然战死,虽说张郃暂时稳定住了军心,但毕竟他的威慑力和声望,与夏侯渊不在一个等级上,并且,主帅死了对士兵的信心冲击是相当巨大的。因此,曹操为了挽回局面,才不得不亲自来到前线督战,并且为了找回场子,曹操还带来了大量的粮草,意图击溃刘备。

只可惜,曹操最终还是失败了,在当年五月,曹操以“鸡肋”为号令,撤出汉中,回到长安。曹操的失败,大致在于两点,其一是在他到来后与蜀军的汉水之战中,被赵云用“空城计”击溃,其二就是夏侯渊的死,加上汉水之战的溃败,让魏军上下信心皆无,因此,才导致他功败垂成。而刘备也在曹操撤走后,彻底掌控了汉中地区,在当年七月,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次年,刘备又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而汉中也从此成为了蜀汉的北大门和北伐的根据地。

三国名将黄忠为何年过六旬才出名?

三国名将黄忠为何年过六旬才出名

三国名将黄忠为何老年才成名?真相在这里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vname": " u4e09u56fdu540du5c06u9ec4u5fe0u4e3au4f55u8001u5e74u624du6210u540duff1fu771fu76f8u5728u8fd9u91cc.mp4。

三国时期有比黄忠更厉害的将军吗?

三国时期有比黄忠更厉害的将军吗

这小问题说得好像就是吕布一样。黄忠老同志,的确也挺厉害,豹眼是打不过他,但在豹眼看来,黄忠的江湖地位不过如此,比他厉害的人多了去了。甚至颜良、文丑等人,也远在其上,就是赵云、魏延也比他厉害。豹眼比较认同关二爷的看法,黄忠就是一个老兵卒而已。据《蜀书·霍王向费传》记载: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封黄忠为后将军,关羽大怒说:“大丈夫终究不能与一个老兵卒为伍”。关羽此言,的确是狂妄、目中无人,但黄忠确实无法与关羽、张飞、马超等人相提并论。一个人的江湖地位,是由其能力及成就决定的。就黄忠的能力而言,实际一般般。他在刘表手下混了多年,也没有混出个名堂。其中有刘表战略保守,没有很多表现的机会有关,但也不是没有机会。

初平三年(192年),荆州刺史刘表出任荆州牧,任命黄忠为中郎将,与刘表的侄子刘磐驻军长沙攸县。当时,黄忠也曾经与江东孙策集团有过交战,但乏善可陈。建安十六年(211年),黄忠跟随刘备入川,才开始崭露头角,也算是大器晚成吧。据《关张马黄赵传》记载: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从刘备驻军葭萌关,黄忠才开始受到重用,在攻打刘璋的过程中,黄忠经常率先冲锋陷阵,勇毅冠三军。

这里仅仅是说,黄忠作战非常勇敢而已。都这把年纪了,还没有建树,取得江湖地位,能不着急吗?史料中很少记载黄忠的事迹,对于其能力没有多少介绍。但好就好在黄忠一生做了一件惊天大事,那就是汉中之战斩杀了夏侯渊。夏侯渊可不是等闲之辈,是曹操西路军的总指挥,杀得整个西凉地区,闻风丧胆。结果被黄忠给杀了,这还了得,黄忠也因此被刘备迁为征西将军。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就拜黄忠为后将军。仔细分析这个桥段,就会发现,此时刘备作战已经大不同于以前,非常有章法,完全按照套路出牌。就因为夏侯渊犯下了盲目出动的错误,被刘备抓住了时机,在混战中,黄忠斩杀了夏侯渊。夏侯渊之死,可以说是个意外,也就是说,黄忠胜得侥幸。但战场上自古以来的规则,就是只看结果,不管过程。

因此,黄忠的成就远远大于其能力,就因为斩杀夏侯渊这个巨大的成就,论功行赏,黄忠得到了超出其能力的封赏。这引起关羽的不快,也是有道理的。黄忠能与关张马黄赵并为一传,或者按照江湖的说法,能成为五虎上将,得益于后将军这个封号。黄忠被封后将军,但爵位仅仅是个关内侯,这也说明了他的功劳还远远不够。爵位是靠军功累积升迁,有时候与军阶并不同步。

关羽斩杀了颜良,就被封为汉寿亭侯,也并非曹操厚爱关羽,这个是有章程的,不能任意所为。因此,黄忠能够杀了夏侯渊,被封后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也是很大的成就,但遍观整个三国时期,这的确不算非凡的成就。就曹操集团而言,能够位列前后左右四将军的人很少,这是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是上将几十人,中将几百人的军衔制度,所有的名号,都是一个名号就一个人占有。

关羽,黄忠,魏延群战典韦,许褚,庞德。谁会胜?

打架要看规则,而且规则相当重要!这个一定是要以演义来看了,正史上关羽万人敌,这几个都不是对手。第一种情况,1V1,轮流上蜀汉这边有个BUG,黄忠可以用弓,打不过放箭百步穿杨,如果真的有演义中说的那么神乎其技,关羽也扛不住,那根本不用打,黄忠一下一个,三箭就全撂倒了。所以要想打,必须让黄忠不能用弓,这样才有的打。

但是如果按1V1轮流上,关羽可以杀对面三位,当然这个是都要在巅峰期的,不能拿年轻的对老的,吕布死后关羽就进入巅峰期,此时天下无人能敌,特别是有了赤兔的加持后,82斤的刀,用满力,加上赤兔的快速冲击,那一个回合对面基本就是车毁人亡的场面,参考颜良文丑,这俩都不输于曹魏的三人。第二种情况,两边一窝蜂,6个人一起上,这挑的人本身就是有偏向的,蜀汉五虎拉出来都可以,偏偏不用张飞、马超、赵云,非要拉一个魏延来凑数,而曹魏那边出的是武力最高的了。

这种情况下,因为魏延不敌对方三人的任何一个,所以魏延一定最先败阵,如果关羽能瞅准机会秒到一个,那蜀汉还是赢的,但是如果不能,那3打2,时间一长,关羽的杀伤力会逐步下降,因为刀太沉,那最后可能会是魏国赢。但是如果真实打架,哪有这么多禁忌,黄忠可以用弓,你们也可以用,但是射不过人家那是水平不够,黄忠出马可以一箭先秒掉一个,然后不用出马,站在后面放冷箭就可以了,那保证一箭一个准。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魂石  无双  城防  黄忠  全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