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唐太宗李世民是怎样的?

李世民(598——649)。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626——649年在位。隋朝未年,在农民大起义的冲击下,隋朝统治摇摇欲坠。他力劝任太原留守的李渊起兵反隋,趁机夺取隋朝政权。617年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起兵,西渡黄河,攻克长安〈今陕西西安),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国号唐,封他为秦王、尚书令。

隨后与兄太子李建成、弟齐王李元吉等率军平定各切割据势力和镇压农民起义军。首先平定了割据陇右的薛仁杲。。620年击败联合突厥贵族势力的刘武周、宋金刚,占领河东。621年灭亡了两个最大的武装集团:窦建德在河北所建的夏国和王世充在河南所建的郑国。以后又镇压了分散在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外部敌对势力消灭之后,李氏集团内部爆发了争夺皇位的斗争。

626年(武德九年)7月2日,李世民先发制人,伏兵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发动政变,杀死建成、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接着,逼迫李渊退位,他即位称帝。次年,改元贞观,在他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对于中国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推行均田制,制定租庸调法,实施轻徭薄赋等一系列进步的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连年丰收,贞观后期,农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改进手工业和商业政策,使人身依附关系趋向缓和,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的繁荣。

唐朝能成为中国历代王朝最为强盛的一个朝代,并繁荣昌盛闻名于世界,与李世民的经济政策宻不可分。二,他知人善任,采取选贤任能的用人方针,使唐朝出现一批优秀人材;广开言路,择善而从,使大臣能够面折廷诤,错误得以避免和纠正,制定刑律,从轻代重,执法不避权贵,严惩贪官污吏;修撰《贞观氏族志》,以抑制山东旧士族等作法;促成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至今仍不失其借鉴作用。

三,在民族政策方面,制定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对待少数民族采取和缓开朗的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带来民族间的和平与安定。由于对降服的东突厥部众及附属各族采取怀柔政策,被当地人民尊称“天可汗”。对西南僚人反叛,采取不动干戈的政策,化解了矛盾。送文成公主和亲于吐番的赞普松赞干布,发展了汉、藏两族的亲密关系。

唐太宗是杰出的政治家,对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也存在着某些消极的方面。特别是晚年,他生活日趋奢侈,不再虚心纳谏。亲往高丽的战争给本国和高丽人民带来了灾难。在确立皇位继承人方面也存个人好恶问题,他最初立长子承乾为太子,后来又爱重第四子魏王泰,由此引发了承乾企图刺杀李泰的政变,失败后承乾被废为遮人。

如此惨烈的夺位,元世祖忽必烈如何登上大汗宝座?

忽必烈身为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四子,本无多少承嗣大汗帝王的希望。然而,在贵由汗猝然去世后,由于术赤家族和拖雷家族的联合,使得汗位转移到拖雷家族长子、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手里,自此,拖雷的几个儿子逐渐掌握了大蒙古国的兵权。在此前,忽必烈几乎没有领军作战过,蒙哥成为大汗后,忽必烈得以开府金莲川,搜罗了大批各族精英为己用,成为其以后争横天下的重要资本。

公元1252年,蒙哥汗认命忽必烈和名将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为正副统帅,率大军绕道吐蕃、远征云南的大理国,以达到在战略上包抄南宋王朝的声势。由于部下英勇效命,忽必烈的这次处女远征大获成功,灭亡了大理政权,招抚了云南、吐蕃一带的番邦部落。然而,令人玩味的是,蒙哥汗之后却表现出了对忽必烈这个兄弟的明显不信任感,不但将征服领地全部交给副将的兀良合台镇守,并且在忽必烈率军班师途中就下令撤销了他的兵权,让其径自回归封地。

公元1256年,急于建立不世奇功的蒙哥汗下令三路大举伐宋,以幼弟阿里不哥和自己的长子玉龙答失留守和林,塔察儿王率左翼诸王及北方汉人世侯的军队进攻湖广;兀良合台率云南驻军配合进攻广西、湖南;自己率怯薛精锐及四川地区蒙、汉、探马赤军,直取四川。战事铺开后,塔察儿的左翼军进展缓慢,接连遭到了蒙哥汗的训斥,而恰好忽必烈又遣使前来请求从征,于是蒙哥汗顺水推舟,下诏让忽必烈代替塔察儿为左翼军统帅,务必控制湖广,以接应以后东出四川的大军。

 4/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龙之谷  17173  宝座  帝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