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巡航导弹一样的无人机?

相巡航导弹一样的无人机,当然有的。俄罗斯最新解密的新型无人机巡飞弹的战力十分强悍,有关专家甚至给出了“飞行的AK-47步枪”和“空中地雷”的赞誉。近期,一款名为“柳叶刀”的无人机频频登上俄罗斯媒体的头条,瞬间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它不仅让全俄广电新闻公司花费大篇幅进行宣传报道,更是在俄新社4月18日的报道中,成为了有关专家口中,全世界第一种针对无人机“空中布雷”系统的主角。

那么这款“柳叶刀”无人机是何来头?“空中地雷”的名头是否又名副其实呢?“柳叶刀”无人机巡飞弹系统,由俄罗斯“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ZALA Aero航空集团研制生产。于2019年6月25日,在莫斯科州库宾卡市举行的“军队-2019”国际军事技术论坛上首次对外公布。当时一共展出了该机的两款型号,分别是“柳叶刀-1”以及“柳叶刀-3”,从该机的命名就可以看出来,喻示着能对敌人实施如外科手术般的精确打击。

而提起“卡拉什尼科夫”,大家首先会想到其生产的“AK”系列突击步枪,以及它在全球轻武器领域的久负盛名。如此跨界转型,向无人机领域进军,并且拿出了多款新产品,着实让人惊呼意外。该机有“柳叶刀-1”和“柳叶刀-3”两种型号。前者全重5千克,战斗部载荷1千克(相当于2枚67式手榴弹),续航时间30分钟,航程30公里,就重量上而言,“柳叶刀-1”可以被看做是一颗普通的航空炸弹。

后者全重12千克,战斗部载荷3千克(相当于2枚60毫米迫击炮弹)。续航时间40分钟,航程达到40公里。空中巡航时速度为80-130千米/每小时,俯冲对目标发起攻击时速度可达300千米/每小时。“柳叶刀”的动力来源则是采用内置式电动机,依靠蓄电池驱动,锂电池能够保证“柳叶刀”在空中待命飞行30~40公里。

使用时只需要一套小型导轨弹射装置即可,故而也可以被看做是单兵无人机。不过,“柳叶刀”的缺点是集成化设计不够好,弹翼和尾翼需要在发射前 临时组装,而且发射导轨太长,不利于野战单兵携带,实际上是车载的。尽管“柳叶刀”无人机系统的体型,无法同众多中大型无人机相比,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机配备由俄罗斯自主研发的光学摄像机,夜视和红外设备。

而且还在机体部分,预装有智能化的飞行控制稳定系统,使得该机就可以实现“人在回路中”智能化控制模式。机体的战斗部载荷,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任务需求不同,配置相应的战斗部执行任务。此外,该机还具有对目标的独立发现识别,并锁定攻击的能力,而这得益于机体部分安装的AI大数据识别系统。在半径40公里的范围内,该机不仅可以对碉堡工事,敌方人员,车辆目标发起远程攻击外,还可以向各类低空低速的飞行目标实施打击。

该机被誉为“空中布雷”系统的主角,即所谓的“空中地雷”,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的外形。该机采用前后双X型弹翼气动布局,使得该机同目前世界主流的空空导弹设计原理相似。该公司首席设计师亚历山大.扎哈罗夫称“X代表着可控性和机动性,双X布局就是我们绝对的技术诀窍,在俯冲和机动过程中,表现效果非常好。”为何该机没有采取经典飞机构型的常规设计,原因在于对机动性的考虑,在常规布局下的巡飞弹机动性不足,从而降低了对移动目标的攻击效果。

而采用类似导弹X型气动面设计就没有这个缺点,同时,在保留有效载荷的条件下,缩短了翼展,而速度提高了近一倍,可谓是一举多得。X弹翼广泛地应用于导弹系统,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发射后改为巡航段飞行和降高时,巡飞弹更容易控制。例如我国当初在研制鹰击-62远程反舰导弹时,为了加强导弹的掠海飞行能力,就将弹翼由 结构改为X结构,使得导弹超低空飞行控制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柳叶刀”被称作“巡飞弹”系统。从本质上看,“柳叶刀”是一种低技术低成本航模级的自杀无人机,也可称其为巡飞弹。所谓的“巡飞弹”全称叫巡逻飞行弹药,能够发射以后在空中巡飞待命一段时间、具备侦察和打击双用途的弹药。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提出,目前除了俄罗斯,美国、以色列、中国等国在该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该机与传统精确制导导弹或者炮弹不同的是,在杀伤区空域滞空停留时间相当长。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无人机  发射  导弹  枪王  驾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