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一个落魄贵族,不仅统一蒙古,征战四方,让整个世界闻风丧胆。曹操亲自带兵征战,那么兵权始终在自已手里,包括各种资源也优先战争,如粮草、补给等后勤都要满意征战要求,如果曹操长年不带兵征战,那么肯定有其它人来征战,兵权一旦被其它人掌握,曹操不是成了第二个汉献帝。

成吉思汗一生为什么总在征战?

成吉思汗一生为什么总在征战

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天骄战神。毛泽东主席在其诗词沁园春•雪中就“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著名诗句。说明了成吉思汗的勇猛、顽强。他从一个落魄贵族,不仅统一蒙古,还征战四方,让整个世界闻风丧胆。打下了半个世界,建立起世界上疆土最辽阔的国家。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成吉思汗如此意志坚定,这样一路打,一路开疆扩土?大多人觉得,成吉思汗四处征战侵略,就是为了掠取更多的金钱、土地跟女人。

当然这也是成吉思汗征战原动力。但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当时的蒙古人是一支原上游牧部落,马上民族,文明程度非常低。一个没有文明,文化欠发达的人想法会相对简单。他们征战不是为民族,不是为城邦,更不是为恢复国家统一。成吉思汗骑马征战,其实就是一种快乐。抢夺资源,不过是一些附加品。他喜欢骑马四处跑,喜欢攻城杀戮,喜欢看到自己的蒙古大军打败对方,这就是快乐的原动力,驱使他四处征战。

秦朝灭亡时老秦人的正规军在干什么?

秦朝灭亡时老秦人的正规军在干什么

最近网上一种论调大行其道,说秦朝灭亡时,秦朝的正规军30万在防守匈奴,保卫华夏的北大门。60万在镇守百越,守卫华夏的南大门。项羽、刘邦之流之所以能大败秦军,因为和他们作战的是章邯所率领的囚徒军,压根不是秦军主力。这种说法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国之将亡,秦军主力怎么可能坐视不理。这种说法大行其道的根源就是人们心里对秦军战斗力的突然暴跌始终是有疑问的。

秦始皇一扫六合才过去几十年,就连昔日六国的主力大军都不是秦军的对手,为什么一群起义军就能摧枯拉朽地灭了秦国?其实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秦军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北方长城兵团秦始皇一扫六合,中原统一了之后,北方的边患就凸显了出来。为了打服匈奴人,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秦军主力北伐,这一支远征军将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为了防止今后匈奴能够长驱秦国腹地。

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并且迁徙了大量的百姓去北方戍守,巩固边防。正如《过秦论》中所言: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却匈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从此,蒙恬率领的这30万秦军主力就驻守在北方苦寒之地,成为了秦国的长城兵团,一直到蒙恬死去。后来中原叛乱,长城兵团在王离的率领下回到中原,支援前线:“蒙恬死,诸侯叛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者皆复去。

”第二、各地守备兵团秦统一六国之后,曾经派遣了大量的精锐老卒到各地担任地方官,以便增强秦朝中央对六国故地的掌控力。当时天下有36郡,分配这些优秀士卒到地方上就消耗了大量兵力。并且这些老兵都是昔日秦军中立有军功,素质过硬的。抽调这些军中骨干到地方上去也大大地削弱了秦朝正规军的实力。而各地守备兵团的长官虽然是秦军的老兵,但士卒其实是昔日六国的旧部。

依靠他们这些六国旧人来镇压起义军,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在秦末战争中地方上的军队杀了长官起义也就不难理解了,他们本来就不是一条心。第三、南方百越兵团大秦灭六国之后仅仅两年,秦始皇就发起了南征百越的战争。第一次由大将屠睢率领五十多万秦军,大败,伤亡数十万,屠睢本人都被杀了。第二次秦朝又征召了十万大军,与第一次南征的兵马会和一处,由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军南征,开辟了象郡、南海郡和桂林郡。

第三次南征是由赵佗发动,秦朝中央没有派遣军队。这三次南征虽然征服了百越之地,但是也损失了近三十万秦军。征服了百越之后,秦始皇还迁徙了二十万的百姓前往当地建设,以稳固秦朝的统治。此后,这一支部队就由任嚣和赵佗,率领镇守百越。也就是说,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秦军主力派了30万北上,60万南下,还有很多骨干力量被散往天下各地。

 1/5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新区  4.22  征途  狂欢  征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