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级的主要作用是在朝廷的排位,上朝时的站队,以及官职,俸禄的发放上面。明清时期的大学士就是正一品,入内阁,成为掌管国家最高权力的人,比六部的尚书要高一级,相当于国务院的总理、副总理的级别。了解了内阁大学士的设置,再来说文渊阁大学士的职位,这是入内阁的文官的最高级别,正一品。

清代最高军事部门叫什么

清代最高军事部门叫什么

清代最高军事部门叫军机处。清朝初年,中央行政机构仿自明代,如内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处是由皇帝选派亲信的满族大臣和汉族大臣共同组成,最初是因用兵准部而设的一个暂时的军事行政组织,以后即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的核心机构。军机处的裁决权完全出自皇帝,皇帝的命令由军机处直接传达给地方的督抚。

文渊阁大学士是个什么职位?

清代最高军事部门叫什么

明清时期的大学士就是正一品,入内阁,成为掌管国家最高权力的人,比六部的尚书要高一级,相当于国务院的总理、副总理的级别。学士原本的级别并不高,职位也不是很重要,通常是文采好的文人担任,如翰林学士、侍读学士,都属于皇帝身边的秘书之类的官职。官品不高,因为靠近皇帝,升迁容易,仕途光明。明代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不设丞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由此也带来问题,皇帝管的太多,太累。

皇帝不批准,六部运行效率受影响。明洪武十五年设大学士职位,作为皇帝的顾问,助手,帮助处理日常事务。明成祖时,设置内阁,处理国家事务,以翰林担任的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参与机务,开始内阁成员的品级很低,因为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不过是四五品的官,原来的职位不重要,权力也不大,不过是身边的顾问、秘书。但是因为是皇帝身边的人,参与机密,权力渐渐大了起来,品级也逐渐提升。

随着权力的增大,内阁的作用也明显了,逐渐掌控了国家行政。到了明中叶,大学士成为内阁长官,排名第一的就是首辅。相当于以前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内阁成员替皇帝起草诏令,批条奏章,商承政务。大学士一般兼六部尚书衔,官职正一品,入内阁。如果仅仅是六部尚书,没有大学士职位,从一品,则不能入内阁。大学士与大学士的职位高低还是有区别的,明清时期大学士皆以殿阁名入衔,明代有中极殿、建极殿、文华殿、武英殿和文渊阁、东阁。

虽都为正一品,职位则是从前到后,最低的是东阁大学士,最高的是中极阁大学士。好像现在部委办局副部长们的排序,内阁首辅相当于总理,内阁成员相当于副总理。清代内阁沿袭明制,大学士入内阁,清代大学士仍然是冠以殿阁名衔,依次是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体仁阁、东阁。清代与明代不同之处,按照《历代职官表》记载:六部尚书满汉各一,六部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内阁大学士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

因为有满汉官员,这样就比明代的六部、内阁多出一倍人员。了解了内阁大学士的设置,再来说文渊阁大学士的职位,这是入内阁的文官的最高级别,正一品。但是排序在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之前,排在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之后。明代理学名臣丘濬历经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四朝,弘治四年(1491)十月任文渊阁大学士。

古代正一品和从一品是什么区别?

清代最高军事部门叫什么

中国古代的官员等级一般来说分为九品十八级,每一品分为正从两个品级,五品以后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在隋唐时期,一般而言是不设一品官的,尤其是正一品的官员。很多人的都是死后被加衔,才能够到正一品。而隋唐的宰相也就是正三品,因此才有了一个官职叫做同中书门下三品。品级的主要作用是在朝廷的排位,上朝时的站队,以及官职,俸禄的发放上面。

一般而言,在上朝的站队中品级越高的人越靠前。因此,正一品的官员往往比从一品的官员靠前。从明清开始,职级基本是统一的。因此,什么样的官职就是什么样的品级,很少出现低品高职或者高品低职的情况。到了清朝时期,甚至出现了超品的情况。比如亲王,郡王甚至公爵都是超品的,就算是正一品的大员见了也要行礼。但是清朝的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官员在顶戴花翎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文官都是仙鹤补服,武官都是麒麟补服,都戴红宝石顶子。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阁管  军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