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年正月,朝廷命岳飞率部跟随江淮招讨使张俊讨伐叛贼李成。李成利用金军渡江南侵之机,趁势占据了江淮十余州,连兵三十万,有席卷东南之志。张俊采纳岳飞前后夹击计策,大破李成麾下猛将马进二十万兵马于洪州(今江西南昌市),五万叛军士兵投降。次日,岳飞出奇兵大破叛军,斩杀无数,降敌八万。李成见骁将马进一败涂地,大怒,亲率十万大军反扑。

岳飞在友军配合下,先后击降叛军近四万人。李成输个精光,只好跑到淮北投降伪齐政权。不久,岳飞奉命招降张用五万兵马及马进余党数万人,乐得主将张俊合不拢嘴。江淮平,张俊向朝廷奏功,推岳飞战功第一。七月,朝廷将岳飞所部的军号定名为“神武右副军”,岳飞升任神武右副军副都统制。岳家军自此有了自己的正式番号,时岳家军有兵力一万二千人。

十月,朝廷又超擢岳飞为从五品的亲卫大夫(第11阶)、建州观察使。十二月,朝廷提高岳家军的军号与级别,岳家军由神武右副军升格为神武副军,岳飞升任神武副军都统制,跻身大将行列,与资深宿将刘光世、张俊、韩世忠被人们并称为“刘、张、韩、岳”。1132年二月,岳飞奉旨讨伐占据湖湘造反的曹成。岳飞以八千兵力对抗曹军十余万兵马,前后历时仅七十天便荡除曹患。

朝廷大喜,下嘉奖令,授岳飞中卫大夫(第9阶)、武安军承宣使。1133年八月,高宗召见岳飞,赏赐颇厚,并亲书“精忠岳飞”四字绣成一面战旗,赐给岳飞。隔一天,高宗超擢岳飞为正四品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没几天又将岳家军军号升格,提为神武后军,岳飞任后军统制(此时岳飞官位尚低,还不能与神武左军都统制韩世忠、右军都统制张俊平列,故不加“都”)。

岳飞拜辞圣上,返回江州,在江州设置制置使司,独立建置帅府,成为方面大员。1134年三月,朝廷任命岳飞兼任荆南、鄂、岳州制置使。岳飞所辖战防区进一步扩大,实际上,朝廷已经将长江中流防御重任交给岳飞。岳飞上疏请求北伐,收复被伪齐政权侵占的江汉之地;高宗准奏。五月岳飞挥师北伐,大破伪齐军,先后收复襄阳、郢州(今湖北钟祥市)、唐州、随州(今湖北随州市)、邓州(今河南邓州市)、信阳军。

历时八十天的北伐胜利结束,岳家军成功收复襄阳六郡,巩固了中线阵地,为进一步北伐奠定了基础,并打通了东南通往川陕的道路。这是南宋建国八年来,进行的第一次局部反攻,并取得辉煌胜利。高宗认定岳飞是中部战场最佳战区统帅,遂将新收复的襄阳六郡并作襄阳府路,归隶岳飞,并命岳飞改驻鄂州(今武汉市武昌区)。自此鄂州便成为岳家军大本营。

而南宋前沿四大战区亦部署成形,自东而西,淮东韩世忠,淮西刘光世,荆襄岳飞,川陕吴玠。岳飞成为坐镇中线、独当一面的荆襄战区统帅。八月,高宗授岳飞清远军节度使(从二品)、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特封武昌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在宋代,节度使是朝廷对功勋卓著的武臣的加衔,而且是武臣加衔系列之最高一阶,荣宠之至,待遇极高,俸禄比百官之首的丞相高出许多,故门槛极高,从不轻易授人。

节度使虽只是从二品,但因其显赫尊贵,故而是武将们梦寐以求的崇高荣誉,是其毕生追求却不一定能达到的高境界。岳飞由正四品的承宣使,一下子跃升为从二品的节度使,不能不说是个飞跃。“中兴诸将建节,未有如(岳)飞之年少者。”岳飞三十二岁年龄便建节封爵,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岳飞自二十岁(1122)初次从军,至三十二岁建节,成为朝廷最高级武臣,仅用时十二年;若自第四次投军(1127)算起至建节,仅历七年。

若没有显著的战功,怎能如此之快便博取尊贵地位。上述便是岳飞前期战斗经历。可以看出,出身农家毫无背景的岳飞,能由普通一兵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级将领,完全是凭借自身能力出生入死搏杀出来的。反过来亦可以证明,朝廷对岳飞出众的武略与卓著功勋、卓越贡献是认可的,故而才不惜加官晋爵以奖赏之、激励之。岳飞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如果皇帝不同意,秦桧敢害岳飞吗?

如果皇帝不同意,秦桧敢害岳飞吗

明朝大儒名家文征明言,以岳飞威名地位,位高权重国之良将,无皇帝下旨,借秦桧一百个胆也不敢行大逆不道之事,,然宋王朝自太祖始重文抑武,最即会武将专权不听王命,有十二道金牌之事,和志力北阀迊回二帝,怎会令大逆不道禽兽不如的宋高宗赵构害怕心酸,所以巧立名目以莫须有之名杀了岳飞,岳飞平时武功盖世,建功立业,为众多同僚而恨,犯了大忌,才被害于风波亭內。

 3/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岳飞  打天下  村长  招募  后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