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这些名门望族都免不了得瘟疫,可想而知老百姓是怎么过来的。刘备如果把首都定在荆州,整个蜀汉的兵力配置都会受影响。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如此一来,关中取不取?益州这个大后方的安定怎么保证?第二:孙权一直想收回南郡,刘备若是定都荆州,无疑就表明了他不想归南郡了。

如何读懂古诗词?

如何读懂古诗词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何为“读懂”古诗词?穆老师认为,读懂古诗词,既要读懂古诗词内容,也要读懂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那么,作为学生,怎样做才能够读懂古诗词呢?穆老师给出如下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认真学习哦!?一、了解古诗词题材分类?二、背诵及练习古诗词注解?三、掌握常见借代词语?四、积累古诗词常见典故?五、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和一词多义?六、掌握古诗词之考点及其对应知识点?七、知晓诗词常见情感?八、掌握把握诗词情感方法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真实的三国是怎样的?

真实的三国是怎样的

你知道真实的三国后,会颠覆你对三国的崇拜!真实的三国非常残忍,非常血腥,真实的三国人口稀少,物质匮乏,民生凋敝。那里没有英雄或者枭雄,有的都是血与泪。在这里我仅讲两点:残忍以及人口一、三国里到底有多残忍多血腥?残忍血腥到吃人是常有的事。连人都吃,还有什么残忍的事是做不出来呢?1. 郭颁《魏晋世语》中这样有一段故事:“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文中指,早期曹操军队曾经严重缺粮,当时程昱想办法为曹操解决问题,于是在自己的县城里(东阿县)强夺粮食,为曹军供应三日的粮食,而这些粮食就是人肉。为了供军粮,竟然拿老百姓用作军粮。2.臧洪被袁绍围困三个月,城里粮食全无,一开始还有老鼠和武器上的皮革可以吃,后来什么都被吃光了,到最后只剩下了三升米,臧洪让人煮成稀粥让大家喝。

最后又把自己的爱妾杀了分给将士充饥。3.由于物质匮乏,人也被当作食物。《晋书》记载:“邺中饥,人相食,季龙时宫人被食略尽。”而且古代打仗战败方很多都是充当粮食,有‘两脚羊’的称谓。二、真实的三国人口非常少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三国时期“十万大军”是各方兵力投入的标配,像官渡、赤壁、夷陵之战更是动辄百万人起步的战役。

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官渡之战曹操2万,袁绍10万;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最多5万人,曹操有15万;夷陵之战刘备孙权各5万。《晋书·地理志》记载“至桓帝永寿三年,户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也就是说恒帝的时候有5600万人口,而到了三家归进晋时,太康元年,平吴,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

你知道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是什么让人口从5600万降到1600万吗?很多人的第一直觉就是战争。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诸侯的纷争无休无止,所以就简单的认为是战争导致人口骤减。其实真正导致人口骤减的原因是瘟疫。1.史料《三国志》这样记载:《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北还。

”;《周瑜传》“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而曹操南征赤壁军中大疫并非孤例。实际上从公元119年(汉安帝元初六年)至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这一百年内史书有记载的大瘟疫有几十次之多。仅东汉末年三国初的三十年内,有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就有十二次之多。2.名人曹植的《说疫气》“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亡,或覆族而丧。

”而璀璨文坛的建安七子有四子在此时也死于瘟疫。后来“七子之冠冕”王璨也得瘟疫死了。连这些名门望族都免不了得瘟疫,可想而知老百姓是怎么过来的。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

 1/6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莽荒纪  手游  新文学  播出  网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