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吏部负责南京地方官吏六年一次的京察考功,北京吏部无权干涉过问。南京户部征收南直隶与浙江、江西、湖广诸省钱粮赋税,换言之负责着明朝一多半的收入,同时负责漕运与全国的盐引勘合、黄册收藏管理,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北京户部。南京兵部负责南京的守备,南直隶诸卫所由其直辖。南京刑部负责南京诸司、公侯伯爵府、京卫所的刑名,拥有与北京刑部同等的司法权。

南京工部职责与北京工部一样,但只负责南京地区。南京礼部最闲散部门,因为南京相关祭祀仪式、外宾接待之类的活动几乎没有。由此其实也能够看得出,明朝在南京留下的机构虽然完整,但是这些衙署,要么不管事,要么只管理南直隶等局部地区,这是与北京的朝廷最大的区别。除了少数特例之外,南京大多数的职缺都是虚职,根本用不着去管理什么具体事务,担任者也非常清闲,当时这些人也被称作是“吏隐”。

明朝时期,经常有北京地区的官员在年老之后,就会前去南京任职,待遇什么的不变,但工作内容却几乎清空,变成了一个养老的地方。当然,也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有些官员被贬到了南京担任同样的职务,看着像是平级调动,但实际上就是被贬被削,以后再想出头,几乎就没有可能了。整体来说,明朝两个京城,但朝廷始终只有一个,南北两京的机构虽然一样,可负责的具体职能根本没有冲突,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乱套的情况。

朱棣死之前是怎么安排传位的呢?

《大明风华》把朱棣传位描述地惊心动魄,吸足了观者的眼球。本来,帝王出征在外驾崩,皇太子健康欠佳,几个诸侯王又飞扬跋扈、虎视眈眈,没有故事发生也不太合乎常理。尽管皇太子朱高炽顺利登基,没有出现意外,但这个过程绝不轻松。01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燕王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喜爱,被朱元璋诏令立为燕王世子,确定为燕王的继承人。

但朱棣对于朱高炽并不是很感冒,由于他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朱棣每次出征,都把朱高炽留在后方监国。朱棣曾经怀疑太子有不轨行为,就命礼部侍郎胡濙暗中监视太子的行为。朱棣对朱高炽已经有了成见,但胡濙被太子的诚实所折服,”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由于胡濙的劝谏,朱棣才打消了对朱高炽的怀疑,取消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但是,朱棣对其次子朱高煦却颇为欣赏,认为他更像自己,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几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也曾许下诺言说:”努力吧,皇太子身体不好,多有疾病。“其言外之意,就是说太子恐怕活不了很久,他之后太子之位就是你的啦。朱高煦也冲着朱棣这个话,屡屡与朱高燧一起谋篡太子之位。但由于朱高炽之子朱瞻基及大臣胡濙等的极力维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是保住了。

但朱高煦等人的觊觎之心,却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消失。02朱棣在北征途中突然驾崩,给帝位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变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为了稳固北疆,朱棣留下皇太子朱高炽监国,御驾亲征,第五次远征蒙古。就在得胜回师的途中,到达榆木川时(今内蒙古乌珠穆沁),突然得病身亡,享年六十五岁。据《明史·成祖本纪》记载:(七月)十六日,临时住苍崖戍,觉身体不适。

十七日,到榆木川,病情突然加重。留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尊从高皇帝遗制。十八日,成祖死,终年六十五岁。当时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人秘密商议,决定秘不发丧,用锡融化后制成内棺,装殓成祖遗体,用龙车运载,所到之处,早晚饮食同往常一样,安排地方官吏依照礼制照常供给。七月十九日,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飞马回京向皇太子报丧。

八月二日,杨荣等赶到北京,皇太子朱高炽于当天派遣皇太孙朱瞻基,奉迎成祖灵柩于开平。七日,住在雕鹗谷,皇太孙到军中发丧。十日,到北京近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棺材后殓入灵柩。之后,葬于长陵,庙号太宗。03朱高炽顺利登基,政权实现平稳过渡。从成祖本纪与朱高炽传记的一些资料来看,朱高炽得知成祖驾崩时间的记载并不一致。

成祖本纪记载,八月二日,杨荣等赶到京城,皇太子朱高炽派遣朱瞻基赶到开平奉迎成祖灵柩。而朱高炽传记资料则说,八月二十五日,朱高炽才得知朱棣之死,皇帝的代表带着传位遗诏到达北京,这个时间有差距。朱高炽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与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和杨荣商议。随后下令加强京城治安,并派大太监王贵通去南京镇守。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斗破  苍穹  年番  迦南  帝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