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打到南京城下,城内的李景隆等人打开城门迎接燕王入京。南京皇宫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宣布建文帝自焚而死。(靖难之役形势图)燕王朱棣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不承认建文帝的正统地位。直到万历年间才恢复建文年号,南明弘光政权时福王才追尊为惠宗让皇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故又史称明惠帝,后世多以年号称呼其为建文帝。

(明成祖朱棣像)由于明成祖朱棣不承认朱允炆的皇帝帝位,再加上建文帝下落不明,所以对太监指认所谓建文帝的尸体只是草草处理。《明史·恭闵帝本纪》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关于这具所谓的建文帝尸体葬在何处后世也无明确记载,也不为世人所承认。后世也多次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不过始终无法确定建文帝究竟流落何地?葬在什么地方?最后一个没有葬进十三陵的是景帝朱祁钰,又称景泰帝。

景帝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唯一一个没有埋进十三陵的皇帝,这都要从他和哥哥明英宗的恩怨说起。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年号正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明英宗继位初期由祖母张太皇太后辅政,张太皇太后重用三杨内阁朝政比较稳定。几年后随着张太皇太后驾崩,三杨也陆续死去。朱祁镇亲政后,重用大太监王振搞得朝政日益腐败。

1449年,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率领20大军号称50万北征瓦剌。由于指挥混乱大军在怀来土木堡遭到瓦剌攻击,明军几乎全军覆没随行的大臣也大多死难。王振被樊忠所杀,明英宗被俘。(土木堡之变形势图)消息传到北京朝廷上下震动,孙太后命令郕王朱祁钰监国主持大政。这时北京人心惶惶有大臣主张南迁避祸,这时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大声呵斥南迁动议。

于谦力主抵抗人心初定,朱祁钰命令于谦主持北京保卫战。为稳定人心群臣拥戴朱祁钰为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改年号景泰。在于谦的主持下明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在双方的斡旋下朱祁镇被放回北京。朱祁镇被放回北京受到新皇帝的被猜忌,被软禁在南宫七年。(景泰帝像)景泰八年(1457年)景泰帝病重,由于先前景泰帝唯一的儿子朱见济夭折。

这时候景泰帝病重并且没有太子,武清侯石亨左都督张軌太监曹吉祥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合谋政变。他们砸开南宫大门拥戴英宗复位,史称“夺门之变”。英宗复位后削去景帝帝号,迁往西苑。并且逮捕了景泰帝的亲信大学士王文和挽救明朝的大英雄于谦,最初英宗不想杀死于谦但是在徐有贞等人的力主之下,还是下令处死于谦王文。景泰帝迁到西苑不久就病逝了,终年三十岁。

明英宗深恨景帝下令仅仅以亲王之礼葬于北京西山金山口,谥号曰戾。(景泰陵碑)明英宗死后宪宗继位,宪宗为叔叔景泰帝恢复了皇帝的名号。并下令将陵墓扩建为皇陵,嘉靖帝时改建陵碑并将亲王的绿琉璃瓦改为天子所用的黄琉璃瓦。但是景泰陵的规模很小,远远不及十三陵的任何一座。清代逐渐荒废,文革时期宝顶也不复存在仅存陵碑。

游戏《三国志11》血色衣冠中,你觉得哪个势力开局难度最低?为什么?

在三国志11血色衣冠中,各个势力的难度是不一样的。除了势力本身的强度之外,还和他所处的地利,和周边势力的强度有很大的关系。实力强大的势力,不一定好破局,实力弱小的势力,不一定破局就很难。比如说赵宋吧,实力名列前茅。电脑玩起了也是大杀四方,但是玩家玩起了,就很容易被四面围攻。尤其是有了水军补丁之后,头一两年往往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再比如像燕国,实力相当弱小,但是破局难度却不大。本篇,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开局难度最低的几个势力。一、成都西汉西汉势力,本身就实力强大,乃是四大顶级势力之一。出生地在成都,占据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理想。甚至说,你拿一个除了吴三桂之外的任何一个势力放到成都,破局都不难。更别提顶级实力的西汉了。就是吴三桂,都有很大的希望破局。

虽然有三个势力接临,但是根本毫无防御压力。因为这三个势力,不仅自身实力弱小,而且梓潼李特和江州孟知祥,还分别会受到远比他们强大的汉中宇文泰和永安刘备这两个势力的进攻。也就是说,在成都的势力,不仅不用考虑防御压力,甚至进攻难度都极低,待他们捉对厮杀如火如荼的时候,找准时机去摘桃子就是了。而建宁、云南,山高路远,你去不容易,他们想来也很难,也毫无威胁。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斗破  苍穹  年番  迦南  帝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