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师父甚有主张:原来猪八戒自幼儿伤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浊气;惟行者从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为生,是一口清气。连唐僧后来都知道了,孙悟空自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为生,这也对应了前文中所描写的孙悟空在花果山时的习性。三、再回陈家庄三藏自受了佛祖的仙品仙肴又脱了凡胎成佛全不思凡间之食。二老苦劝没奈何略见他意。

孙大圣自来不吃烟火食也道:“彀了。”沙僧也不甚吃八戒也不似前番就放下碗。行者道:“呆子也不吃了?”八戒道:“不知怎么脾胃一时就弱了。”作者再次表示孙悟空自来不吃烟火。说吃人肉是孙悟空说的,说而证明孙悟空不吃人肉是作者的旁白和正面描写的,小说中旁白大于角色描述,所以孙悟空是不吃人的!最后再说孙悟空是不是凶残这个问题其实没必要解释,因为《西游记》是古典神魔小说,不能用现代的观点去看。

《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凶残的行为是“杀死几千猎户”“让猪八戒和沙僧杀死黄袍怪的两个孩子”及“车迟国杀死一士兵”,这些行为现在来看确实是残忍,但与古典小说中其他角色来比也就不过如此。比如《水浒传》中所谓梁山好汉哪个不杀人如麻?比如,《三国演义》里战争死去的人还少?再比如,《说唐》中哪条好汉不是一杀就成千上百人?……《西游记》中孙悟空虽说有这些凶狠的记录,但更多的是描述他“大仁大义”“有情有义”,多次被老头敲打他他不怒反而赔笑……也就是说看完《西游记》,孙悟空总体给人的印象是积极正面的!综上所述,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中的孙悟空无论身高、样貌还是性情都是不符合原著的!。

周星驰电影中的孙悟空为什么会被如此设计?

其实,周星驰电影《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被设计得很丑,之所以如此,窃以为有两点考虑。一是,孙悟空长得丑才忠实于原著,二是设计丑是想摆脱86剧版《西游记》中美猴王的窠臼。先说第一点。在原著中,对孙悟空的描写是这样的:孙悟空拜菩提老祖学艺:祖师道:“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原来那猴子孤拐面,凹脸尖嘴。第二回:魔王见了,笑道:“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又无兵器,怎么大胆猖狂,要寻我见什么上下?”第二十回黄风岭,王老者认为孙悟空是“拐子脸、别颏腮、雷公嘴、红眼睛的一个痨病鬼”。

第三十六回,宝林寺的僧官看到他“真个是生得丑陋: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像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综上所述,孙悟空在原著中是奇丑无比的。所以周星驰在电影《西游记》中将孙悟空设计得那么丑陋不堪,是忠实原著的。再说第二点。六小龄童在86剧版《西游记》中饰演的美猴王,实在太过经典、太深入人心了。

周星驰要想让他的电影版《西游记》取得成功,就必须有所创新和超越。因为如果他不做形象上的颠覆的话,观众顶多会评价电影版中的孙悟空演得像不像,而非好不好了。还有一点也需要考虑,就是黄渤饰演的电影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只能往丑里演,以黄渤的长相,你让他演成颜值爆表的美猴王,这不是为难人家黄渤吗?!但黄渤演的孙悟空的确很成功,是另一个经典啊!。

《西游降魔篇》中的孙悟空最不符合原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吹捧?

《西游降魔篇》中孙悟空最不符合原著,为什么会有人吹捧主要是因为它是周星驰的作品!在九十年代,周星驰的喜剧电影陪伴了无数人成长,也因此许多人都对他有很深的感情。周星驰电影的受众大概是所有明星中最多的,大家对周星驰的作品也是最为包容的,也因此但凡有他的作品上映,便会出现一篇又一篇的通稿来造势,并且大多是吹捧的,而《西游降魔篇》上映前便是如此。

周星驰的团队算是很会营销的团队,比如《美人鱼》上映时说“大家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西游降魔篇》上映时又说“周星驰没说让大家还票,而是周星驰觉得欠大家”的云云,至于《西游降魔篇》开拍前打的口号则是《大话西游》前传,上映时就开始各种通稿营销,将影片中的孙悟空形象认定为最符合原著中的孙悟空,甚至将经典的86版《西游记》批评成儿童剧,而一些不曾读过原著的观众便被带上了节奏,再加上当时“西游阴谋论”盛行,一些不怀好意者推波助澜,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西游降魔篇》最符合原著。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不演  周星驰  西游  降魔  电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