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龟,称玄武。”《龙虚》篇又曰:“天有仓龙、白虎、朱鸟、玄武之象也……四星之精,降生四兽。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3、玄武:北为黑色,配武。也是此时,“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不仅作为地上的“四方位”,也被称为“神兽”了。

故宫为什么被称作“紫禁城”?

故宫为什么被称作“紫禁城”

1925年之前,故宫被称为“紫禁城”。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的宫殿,它是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06年开始建造的。那时候,朱棣是集中了全国的工匠大师,征调了二、三十万民工,经过十四年的建设,建成了这组规模宏大的宫殿组群。到了清朝以后,紫禁城继续作为帝王的宫殿沿用,虽然在此后的使用中有部分的建筑经过了重建和改建,但整个宫殿在总体布局上基本上没有变动,维持了建造时的样子。

紫禁城前后有明、清两代24位皇帝在这里居住。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来应该全部收归国有,但是按照当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宣布退位的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也就是“后寝”部分。1924年,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彻底把溥仪逐出了宫禁,同时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全部接管了故宫。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并宣布对外开放。故宫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呢?在中国古代天文学说中,古人根据对太空天体的长期观察,认为紫微星垣居于中天,而且位置永恒不变,是天帝所居。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之紫宫,正是“紫微正中”之紫。皇帝认为自己是天帝的儿子,所以就有了“真龙天子”的说法;而他们所居住的皇宫,是天地之中,相当于天上的紫宫。

皇帝们希望自己身居在紫宫,可以施政以德,四方归化,八面来朝。他们更希望自己像天帝一样,把江山坐稳坐牢,实现永远统治的目的。紫禁城的“禁”则指皇室的居所,是尊严无比的,更是严禁侵扰的。每回走在故宫,人们都会感受得到它的布局谨严,秩序井然。故宫里的片瓦寸砖都遵循严格的封建等级礼制,这也反映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什么意思

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四方位”或“神兽”,不错。如果,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仅是“四方位”或“神兽”,就一定错了。“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反映着中国远古先民“观象授时”的丰硕成果;包含着中国先民的宇宙天官体系。据此,形成了中国上古“以祖配天”的宗教观;以及由此产生的“王权”政治观和天命思想。

逐渐形成的占星术和“分野”理论,只能算是这一宇宙天官体系的“引申义”和“衍生品”。(西水坡遗址北斗、龙、虎镶嵌图形)“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说到“根儿”上,是天上的二十八宿构成的“四宫”和“四象”。东汉应劭在其《风俗通义》中说——“四方皆有七宿,各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南首而北尾。

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西首而东尾。以南方之宿象鸟,故谓之朱鸟七宿者也。”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考古证明,距今至少8000年前,中国远古先民已经在有计划成系统地观测天象。距今6500年左右的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目前已知最早的北斗七星居中,“龙”“虎”分居左右的贝壳镶嵌图形。距今5500年左右的时候,二十八宿概念已在中国形成。

所谓“二十八宿”,即呈现在夜空中的二十八个“恒星”群。这“二十八宿”,按照方位,划分成了“四宫”,即——东宫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西宫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南宫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北宫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二十八宿”的每一“宿”,古人均以其所在的“四象”具体位置而命名。

如,“角”即龙角;“亢”即龙咽;“氐”即龙首;“房”即龙体;“心”即龙心;“尾”即龙尾;“箕”即龙涎,一称也为龙尾之星。甲骨文的“龙”字,当为“东宫苍龙”之象形。“朱雀”,应是古代传说的“凤凰”原型。“白虎”“朱雀”“玄武”所各含的七宿之名,皆有说法。篇幅所限,不再赘述。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包括“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造梦  西游  4399  玄武  技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