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在伊拉克拍的弹坑之母的照片,图中文字说,这个坑有135 英尺宽,40英尺深,其中含有15英尺深的积水,(1英尺=0.3048米,算一下,就是直径41.148米,弹坑深12.192米,其中含有积水深4.572米),这是一个叫“RED HORSE”的26人小队,在这个大弹坑边上的合照,这种大弹坑,这么深,不注意,掉下去就肯定摔死了或淹死了。

还有一个,就是不同的炮弹导致的弹坑深浅也是不同的,炮弹口径不同,威力也不一样,还有就是土壤或岩石的软硬程度不一样,导致的弹坑深浅也会不一样,有一个粗略的简易示意图,大伙看看,实际的战场上,它的真实深度还要根据战场的当时地面情况再说(像花岗岩的岩石,那肯定是不管你是什么炮弹或航弹,一炸都是一个小白点!根本你就炸不动!实战中的例子,就是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整个山就是一个花岗岩的大石块,志愿军硬是用火烧法(岩石烧热后用冷水激,热胀冷缩把它给弄开)、雷管炸、钢钎凿,一点一点掏出来的坑道,当时这种花岗岩的山,美国的炮弹和航空炸弹炸就不开它!当时也有所谓的钻地炸弹,没用,花岗岩,你就钻不了,炸不开,否则,你以为志愿军的坑道能守得动!?)像406口径的弹坑5米深,掉下去也不得了,305口径的也有3米半深,掉下去,往出爬也不容易,也会影响进攻和观察。

第二个,就是,如果是一般的小炸弹或小炮弹导致的弹坑,大致1米或1.5米深~2米左右深的弹坑,那么,这就有个“弹坑理论”和“散兵坑”的概念了。“弹坑理论”,认为,炮弹因为受到温度、风力、后坐力、弹药填装药包、火炮精度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概率上,基本上是同一个弹坑被击中的概率在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除非你的点太背了,太正了!再一个,就是“散兵坑”的概念。

“散兵坑”就是一种单兵掩体,士兵在里面可以观察、射击、掩蔽等工事,上面一般没有掩盖。一般对于敌人的轻重火力(手枪、步枪、轻重机枪等)、炮弹弹片、飞机的扫射、轰炸、坦克的碾压等,可以提供较佳的防护。(注:这需要根据当时的土壤岩石的软硬,以及你挖的散兵坑的深度等,它所能提供的防护力是不同的!再一个,就是有矛就有盾,这是一定的,像现在发明了一种空中爆炸的炮弹,离地面几米十几米的高度爆炸,这种散兵坑的防护就有限,还有就是像喀秋莎火箭炮的面杀伤,或云爆弹、燃烧弹等,把爆炸的地区氧气耗尽,温度提高的,防护力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小弹坑其实就是和“散兵坑”是一个意思了,唯一不同的就是一个是炮弹或航空炸弹炸出来的坑,一个是人用铁锹或单兵挖坑炮弹炸出来的而已罢了!大家可以看看,无论是在抗美援朝战争还是美国的伊拉克中东地区的战争或苏联等,都有这种挖坑保护自己的,下面有图,大伙看看这是我英勇的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的“散兵坑”这是苏联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的“散兵坑”(注:这个是电影潘菲若夫28勇士中的剧照,是个示例图)这个嘛,嗯,就是美国大兵也是一样要用的,可能因为敌军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口径火炮或航弹,挖的散兵坑也是比较随意。

当然,他们挖的散兵坑,美国大兵还可以在里面睡觉、看书休息。像这种,地面比较硬的散兵坑,相对来说,防护力就要强些。当然了,还有像这种比较复杂一些的散兵坑。总之,总体来说,像这种小炮弹、小航弹导致的1米~2米左右的小弹坑,其实就是类似于“散兵坑”,在里面,还是相对来说安全的,可以起到相当的防护的,实际上,在战争中,看很多老辈人的回忆录,都有利用弹坑进攻和防守的。

中国海军舰艇的垂发系统一坑几弹?

垂直发射系统是现代化战舰的标准配置之一,各主要海军国家的主战舰艇都装备了结构形式各异的垂直发射装置,我国的战舰也不例外,而且装备的垂发系统还不止一个型号。从载弹方式上来说,目前我国装备的几个型号的垂发系统还只是“一坑一弹”这一种形式,而一直议论纷纷的“一坑四弹”还未看到任何相关报道。052C、052D和055驱逐舰垂发布置055驱逐舰搭载112具垂发,是目前我国单舰装备数量最多的一型舰艇按照发射方式不同,垂发系统可以分为冷垂发和热垂发两大类,从结构形式上区分的话有“巧克力式”和“转轮式”两种,目前我国水面舰艇的垂发系统几乎涵盖了所有垂发形式。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弹弹  手游  弹坑  道具  组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