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且被杀之前,项羽一共有25万兵马,为了震慑韩信,项羽给龙且带走15万。龙且是项羽帐下第一猛将,也是项羽的左膀右臂,龙且被杀,不仅意味着痛失臂膀,而且一多半的家当化为乌有。所以,此时的项羽只剩下将近10万人马的全部家当,而刘邦随时可以聚集起不少于70万的兵力。以一抵七,胜算渺茫,因此楚霸王再也没有了战胜刘邦的信心。

起初,项羽与刘邦无论是在荥阳,还是在广武,以及成皋和鸿沟对峙的时候,威胁其后方安全的始终是彭越。彭越是海盗出身,独创游击战术,宛如一只鬣狗,趁项羽不注意时就咬上一口,等项羽还击时早就跑的无影无踪。而且彭越还不时的骚扰、劫掠项羽的粮道,如此一来,项羽只有焦头烂额、疲于奔命。即便如此,项羽还像一只雄师,根本没有把鼓越这只鬣狗放在眼里。

但是,当韩信占领齐国之后,项羽的后方暴露无遗,如果韩信与刘邦形成夹击之势,对项羽极其不利。正是由于认识到了自己处于战略劣势,所以项羽派出了说客武涉前往说服韩信。项羽本以为韩信曾经做过自己的门卫,就算是不能倒戈楚军,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而拥兵自立,如此一来,一个暂新的三国时代即将开启。但是武涉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并没有说动韩信,所以项羽不得不派大将龙且阻截韩信,为自己彻底消灭刘邦而争取时间。

结果,龙且眼空四海,目无一切,他认为韩信一路的灭魏、平赵、胁燕及占齐都是瞎猫碰到死耗子,全凭运气。项羽的本意是让龙且震慑韩信,让韩信不敢轻举妄动足矣,而龙且却违背了项羽的初衷,认为灭掉韩信只在举手之间,然后也好与项羽合兵,一举消灭刘邦。想到这里,龙且心中大悦,感觉胜利就在前方向自己招手,因此也犯了兵家新敌冒进的大忌,结果在澭水被韩信连用水淹带用刀砍,15万大军尸骨无存,龙且本人也被杀死。

(龙且剧照)龙且一死,项羽明显有些支撑不住,所以刘邦马上有了主意,于是对项羽说:你把我老婆和老爹还我,咱们别打了,以鸿沟为界,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从此井水不犯河水,如何?项羽明白,事到如今已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如果不及时勒住缰绳,连人带马就会坠入万劫不复之地。所以项羽顺着台阶下往下爬,打算暂做休整,一切再从长计议。

但是项羽没有想到又被刘邦忽悠了,因为当项羽把人质交还,撒退的时候,刘邦率军马上又追了过来。好在只有刘邦一支军队,于是项羽在固陵又将其轻松打败。本来刘邦是约好韩信、彭越、刘贾及英布等人一起围殴项羽的,结果没有一个人来。刘邦疑惑不解,赶忙向张良请教,张良说你不给人家好处,人家怎么可能为你卖命。刘邦恍然大悟,于是将关东之地全部分了出去。

刘邦心想,不就是点土地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今天虽然给了你,以后我再想办法夺回来不就得了!所以,刘邦慷慨解囊,众人一拥而上,项羽最终被分尸。总结:纵观楚汉之争的整个过程,龙且之死,项羽的力量被大大削弱,楚汉之争出现实质上的转折点。此时项羽已经处于刘邦的包围之中,而且刘邦的兵力能源源不断得到补充,势力越来越大,而项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项羽预感自己快要走向灭亡。

龙且是项羽部下最重要的将领,为何在第一次与韩信交手时便被杀了?

龙且的失败有几个原因:一、轻敌。龙且与韩信过去认识,对韩信的评价就是胆怯。这次对战,自己的兵力占优,而且训练有素,精锐强悍,于是对韩信起了轻视之心。二、贪心。当时齐王答应,如果龙且打败韩信,就把齐国的一半割让给龙且。龙且贪念大增,这也影响了他的指挥和判断。三、对手是韩信。韩信利用对手的弱点,用土囊堵塞潍水上游,佯败引诱龙且渡河,然后放水冲断龙且的军队,将其分割歼灭。

谁能清楚的讲明,当刘邦、项羽在争的不可开交之时,大秦铁骑都到哪里去了?

秦国本是为周王室养马的部族,发展骑兵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后来在国家发展中,首先向西发展,灭国四十,独霸西戎。这也使得中原的诸侯国把它看成夷狄之国,排斥在中原之外。赵国的胡服图强是大家都知道的典故。而赵国胡服图强主要是为了发展骑兵,对抗匈奴。可是,在与匈奴的对抗中,秦国一直是占据着上风的。这说明秦国的骑兵比赵国发展的要早,也更强大。

到了秦国和赵国的战略决战长平之战时,秦国白起和赵国赵括的对决中。白起先出奇兵二万五千人穿插到赵军后方,隔绝赵军的后路。然后又派五千骑兵,将赵军与营垒隔绝开来,分为两部分。最后,赵军粮尽援绝,赵括突围时战死,全军投降。长平之战中,对秦军取胜起了很大作用的就是五千精锐骑兵的突击。以区区五千骑兵,向四十万赵军攻击,还将敌人分割开来,截成两段。

这显示了秦军骑兵强大的战斗力。赵国的胡服图强的骑兵根本就不是秦国骑兵的对手。这是因为秦国的骑兵主要来自原来西北被吞并的北狄部落。这些人和匈奴本是就是同种同源的人,自幼生长在马背上。因此,由他们组成的骑兵部队,是战国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拥有这样一支精悍,机动力、冲击力极强的骑兵,也是秦国以少胜多的一个原因。

到了秦朝初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集权国家后,这支骑兵被转用于西北。受方士的“亡秦者胡也”的预言蛊惑,也同时为了西北边防的需要,秦始皇对西北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史记》里记载:後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適戍以充之。在蒙恬率领的这十万秦军里,就包括了秦军骑兵主力。

否则,秦军是不可能这么顺利的打败机动灵活的胡人的。后来秦二世继位,他杀死蒙恬,以王离代替了蒙恬的位置。秦末农民起义开始后,秦军由于兵力分散,屡屡失败。起义军一度打到咸阳城下。只是在章邯的指挥下,赦免使用了骊山刑徒才使得局势暂时转危为安。章邯出关进击各地起义军,西北的秦军也陆续调往内地,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这支精锐的骑兵。

在巨鹿之战中,章邯败于项羽之手,王离战死,他手下的军队随章邯向项羽投降。项羽对这些无主的骑兵爱不释手,立刻把他们编入自己军队,成为他随身的最主要的突击力量。而其他的章邯等人率领的秦军,项羽把他们统统坑杀。就这样,项羽带领着这些收编的骑兵和三个光杆秦将,进了关中。项羽分封天下,自立为西楚霸王。这些原来属于秦国的骑兵,在项羽的率领下,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在彭城之战中,项羽率领着这支三万人的骑兵,打出了举世闻名的战果。当刘邦率领五十六万人马,趁项羽向北攻打齐国的机会,袭占了项羽的都城彭城。项羽闻讯后,立刻率领三万骑兵,南下攻打刘邦。他充分发挥自己骑兵的机动性、突击力和战斗力强的特点,利用刘邦没有防备的情况,发挥了奇袭的效果。结果,在短暂的战役中,项羽击溃汉军,杀死、淹死汉军几十万,刘邦仅以身免。

彭城一战,就是秦国铁骑的最后的绝唱。这是因为,项羽用兵的错误。秦国骑兵虽强,但是它还没有达到能够独立遂行战略任务的程度。它需要在其他的兵种配合下共同作战,才能取得最大的战果。而项羽在彭城之战后,由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滥用骑兵。他派骑兵屡屡与刘邦的军队交战,不但没有取得战略战果,反而疲敝了自己的骑兵。

在这种情况下,刘邦针对项羽骑兵的特点,也从秦地选拔将士,组建自己的骑兵。《史记》中记载了这支骑兵的组建过程:楚骑来众,汉王乃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习骑兵,今为校尉,可为骑将。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臣原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灌婴虽少,然数力战,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郎中骑兵击楚骑於荥阳东,大破之。

于是,刘邦用秦地骑士组建的骑兵,以自己的亲信灌婴为统帅,击破了项羽收编的秦国骑兵。从此,项羽的骑兵就开始走了下坡路。我们从《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里的灌婴列传里,多处出现擒斩楼烦将的字样。楼烦就是原来北狄的部族,而项羽的军队里面,骑兵里面的楼烦将就是来自原来秦国的骑兵。最终,随着项羽的灭亡,原来成建制的秦国骑兵就此消失了。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楚汉争  八声  龙且  250  词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