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终南山为什么那么多隐士?

感谢邀请,试着回答一下。终南山,很多关中人也叫南山,是道教的发源地,从老子骑青牛过此地,到现在,一直是道教的第一福地。玄奘当年把秦岭称之为万山之祖,可见秦岭在佛教地位也很尊崇。不管是道观还是寺庙,终南山里的数量都很可观。正是有了这两大思想体系的支撑,使终南山不在是普通的山脉,他可以寄托心灵、修身养性;也可以淡泊名利,宠辱不惊;更可以思考人生,寻求真谛。

所以,从历史上到现在,终南山的隐士一直就不少。士有学士,勇士,方士,谋士,也有隐士,士一般是脱离了直接体力劳动的读书人。隐士一般情况下,要么是隐居起来搞研究,像孙思邈隐居终南山一样,研究出《千金要方》,成为药王。要么是还没有仕途的知识分子,像姜子牙一般,隐居起来钓鱼,等待一个施展政治抱负的时机。要么就像竹林七贤,各怀心思,无非就是政治抱负、政治理念不同,不愿为当权者卖命,隐居在终南山,因为离政治中心长安比较近,期待着有朝一日再侍奉明君。

要么就如同武侠小说中一般,江湖大哥 金 盆洗手,过自己的日子,感悟人生了。但是并不是住在终南山就可以称之为隐士的。现在很多追求思想自由,追求独立人格的人住在终南山,应该称之为隐居吧。据我了解,西安有的学院退休教授,在终南山有自己的陋室,每年还住个把月,过与世隔绝的生活。感觉这些人的思想感悟应该最接近士的情怀吧。

古代中国没有狮子,为何还会有石狮子?

在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狮子生活在非洲和印度。也就是说中国最早是没有狮子的。追根溯源,狮子起源于12.4万年的非洲东部和西部,大约2.1万年前,狮子才开始走出非洲,最远到达亚洲的印度等地。中国最早的狮子是汉朝时期,西域向皇帝进献的礼品。《后汉书·西域传》: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

意思是说远在西亚的安息国(相当于今伊朗),谴使送给当时的汉章帝刘炟(da)一件礼品:狮子和符拔(一种形麟而无角的动物)。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看到如此庞大的食肉动物。狮子威风凛凛的形象震撼人心,从此狮子被国人追捧和热爱。中国最早没有狮子,但是有一种和狮子几乎一模一样的神话动物——狻猊(suan.ni)。

相传它是龙的第五个儿子,形似狮子,平时喜静不喜动,是个宅男。由于久坐寂寞无趣,又喜欢上了吸烟,是吸香炉里的烟火。所以香炉上都刻有它的头像。古代建筑顶部都有神兽坐镇,按照建筑物的等级高低不同,大殿屋脊上神兽数量不等。但不能超过十个。故宫太和殿装饰最多,有10个,其它大殿都是9个。按照等级排列为:第一个为骑凤仙人,后面依次排列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由此看来,狻猊虽然和狮子很想似,却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如图)狮子传入我国后,人们认为它是一种祥瑞之物,有驱魔镇邪的作用,于是用石头雕刻成像。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园林、陵墓。但更多的时候用于大门两侧把门看家。最早的石狮子和真狮子有些区别,毕竟能见过真狮子的人少之又少,工匠凭想象力,加上狻猊和狮子极为相似,两者形象合二为一,创造出了许多憨态可掬的形象。

比如在故宫武英殿以东的金水河上有座石桥——断虹桥,桥的望柱上有许多石狮子,还有卢沟桥的石狮子,其实都和真狮子的形象相去甚远。(断虹桥的石狮子是明清时期雕刻的)石狮子成了一种传统文化。南北地区雕刻的石狮子又有区别。这从南方和北方舞狮可窥一斑,南狮轻巧活泼,北狮威武雄壮,这和地域文化有关。文/秉烛读春秋。

为什么南宁好多电动车是96v,120v?

谢谢 陈哥ID 邀请。对于一个只会带孩子的南宁之外的宝妈我来说,对这个问题真的是一知半解!不过,在我们大信阳,在我有限的眼界里,我接触的都是48v、60v和72v的电瓶车,这种96v,120v的还真的没见识过。听说这种电瓶车,电压越高,提速越快,马力也就越大,尤其是像南宁那地势,有的地方缓坡太多,自然就有很多人喜欢买这种96v或者120v的电瓶车了。

而且玩这种高压电瓶车的多是一些小年轻,为了追求一种激情和速度,殊不知每年因为电瓶车速度过快而产生的车祸不在少数。据说这种96v或者120v的电瓶车,速度都能提到时速百十公里了,可想而知,对于一个电瓶车来说,速度有多可怕。我平时骑电瓶车带宝宝上学时都只有二十多的时速,觉不超过三十。经常被宝宝怪我骑车像蜗牛一样,每次看到上学快迟到了时更是急的在后面催我加速,不过安全第一,我还是会慢点稳稳滴骑比较好。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山伏国广  标准网  中国建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