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A多用途导弹护卫舰专职协同编队其他舰艇遂行反潜作战054A是我国建造的第一型远洋多用途护卫舰,在航母编队中属于最小成员,主要负责反潜作战任务;其综合反潜能力优异,舰尾还装备了先进的拖曳阵列声呐,结合舰首中频探测声呐系统具备较强的搜潜能力;打击手段多样、作战范围衔接,该型舰装备了传统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和鱼-7轻型反潜鱼雷,垂直发射系统还可以发射鱼-8反潜火箭助推鱼雷,这个从官方报道中得到证实;此外舰尾还搭载一架直-9C反潜直升机执行远程搜潜攻潜任务。

901型大型远洋高速补给舰是航母奶妈901型大型远洋高速补给舰是我国专门为航母编队打造的补给舰,其排水量超过4万吨,尤其是最高航速达到26节,具备伴随航母编队行动的能力;据悉901型高速补给舰左侧有4个补给站,右侧3个补给站,能够为航母编队提供舰船燃油、航空燃油以及武器弹药等各类干货物资;综合补给能力相较原来的903和903A型翻倍,尤其是左舷补给能力。

093系列攻击型核潜艇专职反潜,但是否出现还有待观察在海上阅兵中,我国披露一款新型攻击性核潜艇,国内对此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093改型,也有人认为是传说中的095型,综合分析093改型的可能性更大;随着新改型093的出现,我国真正拥有了可编组航母打击群的攻击型核潜艇,美国航母战斗群中的攻击型核潜艇主要执行前出反潜任务;但从我国辽宁舰历次编队训练来看,核潜艇是否会加入还有待观察,或许海军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反正不管上不上,至少我们有这个东西随时可以上。

北洋水师曾经是亚洲排名第一的近代化舰队吗?你怎么看?

北洋水师一度是亚洲第一,不过也只是一度而已。在甲午战争前夕,北洋水师已经不如日本海军了。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首先要明确一点,如果不算其他国家在亚洲的舰队,其实当时亚洲有海军的国家总共也就中国、日本两国(土耳其当时一般习惯把它当欧洲国家)。所以这北洋水师是不是第一,就要看是不是比日本海军强。而这个排名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

在十九世纪,中日两国先后在西方的炮舰威胁下被迫开国。中日两国在外来压力之下,不得不开始筹建海防。说起来中国和日本海军的起步时间差不多,都是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只不过清政府很快因为阿斯本事件而暂停了这一进程,而日本却购买了一批西方军舰,其中还包括了一艘铁甲舰“甲铁”号,抢占了先机。“甲铁”号铁甲舰,也是亚洲第一艘铁甲舰1874年日本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入侵了台湾。

由于日本有铁甲舰,因此给清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受到此事刺激,清政府的海防建设进度加快,决定筹办南洋、北洋两支海军。由于晚清时候财政紧张,因此北洋水师的建设进度并不快。倒是日本海军又先后增添了“龙骧”、“比睿”、“金刚”、“扶桑”四艘铁甲舰,实力一直占据优势。“扶桑”号铁甲舰,在“定远”、“镇远”服役前,它是亚洲第一铁甲舰受到极大刺激的清政府最后在德国订购了两艘大型铁甲舰“定远”、“镇远”,才终于扭转了这一局面。

此后北洋水师又陆续购买了“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等巡洋舰,初具规模。到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时,已经拥有2艘大型铁甲舰、3艘防护巡洋舰、2艘装甲巡洋舰、2艘旧式巡洋舰、6艘蚊子船、3艘练船、2艘运输舰、7艘鱼雷艇,总吨位约4万吨。此时日本海军尽管铁甲舰数量比北洋水师多,但是其铁甲舰舰型老旧,吨位小,和“定远”、“镇远”差距甚远。

其他军舰中除了“浪速”、“高千穗”两艘新式防护巡洋舰战斗力较强外,也无法和北洋水师抗衡,而且日本海军总吨位也只有39682,小于北洋水师。因此这一时期北洋水师可以算是亚洲第一。“定远”级铁甲舰不过此后北洋水师停止外购军舰,到甲午战争为止,只增加了一艘国产的近海防御铁甲舰“平远”号。而日本却陆续增加了“松岛”、“严岛”、“桥立”3艘海防舰、“秋津洲”、“吉野”、“高雄”3艘防护巡洋舰、“千代田”1艘装甲巡洋舰、“八重山”1艘通报舰和9艘炮舰,其实力大为增强,总吨位达到了61373吨,反超了北洋水师。

请问,一个航母战斗群除了航母本身,还需有哪些辅助舰船?

航母出海作战肯定不会是单独行动,需要有护卫舰艇保卫才行,因为航母本身就是一座海上浮动机场,它的防御能力很低,而针对它的各种武器有很多,所以它光杆司令一个出去作战显然是不适合,需要有多艘战斗力非常强大的战舰护卫它才行。航母的护卫舰艇多艘,都是可以远洋作战的大型巡洋舰和驱逐舰,可执行对海、对空作战与防御任务,必要时还要在航母战斗群当中配置2~3多用途型核潜艇,在水下保护航母战斗群的安全。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辅舰  第一  补给  舰队  中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