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屈原的天问到天问一号,中国经历了什么?

粽子飘香,龙舟竞渡,又到一年端午时。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端午最期待的事就是吃上家里人亲手裹的粽子,肉粽的口感最丰富,赤豆粽的谷香味最浓,白粽虽朴素但撒上白糖后堪称一绝。2017年5月26日,广西南宁,人们正忙着包粽子按照民间流俗的说法,端午吃粽子最初是为了祭祀国破之后悲愤投江的诗人屈原。虽然这种说法被学者证实是不可靠的传说[1],但无疑,屈原已成为了端午最醒目的代名词,也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2000多年前的“天问”不论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为民之情,还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贞之心,屈原的这些爱国情怀跨越了千年,仍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回响。2013年06月12日,端午文化节古礼祭祀屈原大典在武汉东湖举行,近百名学子参加了此次活动而更可贵的是,在这位伟大的诗人身上,我们还看到了勇于探索真理的执著精神。

他曾在长诗《天问》中接连提出172个问题[2],从宇宙起源到昼夜变化,从天地构造到星辰运转。屈原一路追问,一路探索这天地万物的奥秘。1930年代,湖南洞庭湖东侧的汨罗江受制于技术与认知,屈原没能对这些问题作出解答,但与屈原一样对宇宙苍穹好奇的人们,却从未停止对未知的探索。早在殷商时期,天文已经就被当做一门学术看待。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对太阳、月球以及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天文学家石申在《天文》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二十八宿距星以及其他150颗恒星位置,成为了后世天体测量的基础[3]。为了纪念石申的贡献,位于月球背面的一座古老环形山还被命名为石申环形山[4]。石申环形山 / IAU东汉时期的张衡同样也在天文领域不断突破,探索未知。

他不慕官位,不羡升迁,前后担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长达14年[5][6]。他对天体运转进行观测,计算出太阳和月球的角直径约为半度,并得出月光是太阳光反射而成的结论[3]。他还提出了宇宙结构如同鸡蛋,地球如蛋黄,漂浮于水面等观点,几乎可以代表当时世界天文学的最高水平[7]。到了北宋,天文仪器无论是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特别是科学家沈括详细研究了浑仪、圭表和浮漏三种天文观测仪器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纠正和改进的方法[3]。位于河南登封中国天文博物馆的浑仪此外,在日月观测记录方面,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也做了不少工作。据统计,从汉初到公元1785年,我国共记录了日食925次,月食574次,堪称世界之最[8]。但古人对宇宙苍穹的好奇,其实更多停留在浪漫幻想的层面。

他们探索未知的精神,仍处于萌芽阶段。当浪漫幻想变成现实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才真正踏上了宇宙探索之旅。1965年,中国正式开启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程[9]。“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直径为1米,重达173公斤尽管有2亿专款用于卫星制造,但在当时中国的整体工业水平都较为薄弱,加上西方国家的封锁、中苏技术断交,研制人造卫星,就如同开垦荒地一般,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10]。

卫星上天需要海量数据支撑。而这些数据的计算大多靠的是人工用半自动手摇计算器一点一点摇出来的,情况紧急时连算盘都用上。为了保证质量,工作人员每天三班倒,24小时不停计算,一条轨道算了整整一年[11]。“东方红一号”的重量,要比苏、美、法、日发射的第一颗卫星加起来都要重得多[10],要想飞上天还必须依靠运载火箭的强劲动力。

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场遗址为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年轻的研制团队前往内蒙古戈壁荒滩,那里风沙四起,夜晚还有野狼出没[12]。生活条件更是艰苦,一日三餐都是窝窝头和苞米土豆。因为没有油水和蔬菜,很多人都得了浮肿,视力也受到了影响[13]。但即便如此,也没能阻挡这群年轻人在技术空白的固体发动机领域探索真理的脚步。

他们冒着被炸死的危险,进行19次试车,直到试验到第14次,才获得了突破[14]。遗留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场遗址的电子元件“东方红一号”最终要征服的是距离地表2300多千米的太空,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一个无比神秘的未知世界,特别是太空中200多摄氏度的温度差,仪器、材料、元器件怎么保持“体温”正常运转,成为登天之路的一大难题[15]。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天问  古之初  破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