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摩托车,摩托车很多,当到交通高峰期的时候,马路上的“摩托车大军”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越南,打车也是挺方便的,他们这有类似滴滴的打车软件,分别有 Uber 和 grab, uber 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熟悉,grab 是打摩托车的,在线上下单,就会显示价格,一般等3分钟左右车就来接了,由于越南的网上支付还没普及,所以是到目的地之后现金支付的。

一般不用担心被坑和司机绕路。我觉得越南人是很少走路的,也见不得人们走路。街边会有很多摩的,看到你走路就会热情招呼你坐他们的车。越南的摩的叫 xe ôm, 直意过来为“可以抱的车”,是不是很形象?越南有句俗语 非常有趣“người nghèo đi xe ôm uống bia hơi, người giàu đi xe hơi uống bia ôm ”(穷人坐摩的喝啤酒,富人坐轿车抱美人)。

越南让我感到熟悉的原因是因为文化的相似,在越南这个信仰佛教的国家里到处可以看到寺庙,每逢农历初一、十五越南人都会去寺庙上香祈福。寺庙的牌上都刻着中文,文庙也都保存着中文字样。中国的文化近年来在越南转播得很快,学汉语在越南也成为一股热潮。走进越南书店,这有很多翻译过来的中国名著和小说。而越南电视台这有很多频道播放中国电视剧。

中国的四大名著在越南也家户喻晓。说说越南人,我觉得很多越南人还是很友好的。在越南,几乎没看到有胖的女孩子,越南女孩子都很苗条,皮肤大部分是挺白的,人也长得很漂亮。穿上越南的国服áo dài 简直就是美啊。越南女孩都擅于打扮自己,就连街上卖糯米饭的大妈也是化了妆的。越南的女孩子也特别勤劳。越南男人就不一样了。

在越南的家庭中,所有家务活都是女人干,男人是不用干活的。越南北部的男人也特别大男子主义。想了解的话去看看电视剧“sống chung với mẹ chồng” 就知道了。关于吃的,越南北部的饮食比较清淡。清菜什么的都喜欢煮,然后沾鱼露吃。很多中国人吃不惯鱼露的味道。越南也有酱油,但是味道跟中国的酱油是不一样的……反正我也吃不惯。

越南人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柠檬。吃粉的时候也会挤点柠檬放进去,不然会很腻,老板还会在你旁边放一盘菜,越南语叫“rau sống”(生菜),越南人把所有能生吃的菜都叫生菜。那盘菜里有薄荷、生菜、紫苏、蕉芽等。其实越南还是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比如 bánh cuốn(卷筒粉)、nem (春卷)、 xôi (糯米饭)还有各种海产品。

推荐河内自助餐厅荷花餐厅,每个人消费大慨100元左右,里面的越南美食应有尽有。有次在太原喝粥,阿姨问要放鸡蛋吗,我说放,然后就看到阿姨拿一个生鸡蛋一打,直接放到我碗里了……excuse me? 我所理解的放鸡蛋不应该是放熟的鸡蛋么?阿姨说我们这儿都是这么吃的呀……好吧。(想问我吃了没,你猜)还有毛鸭蛋和毛鹌鹑蛋(就是还没孵化出来的小鸭和小鸟但在蛋里已成雏形),在越南人的观念里这东西很补……反正我是没胆尝试的。

还有虾酱,越南的 bún đậu mắm tôm (虾酱豆腐米线)也是很著名的,但是我记得肌肠漉漉的我自从闻了虾酱之后那天晚上再也没胃口吃饭了。关于去越南旅游吧,我觉得越南还是有挺多地方可以玩的,而且旅游成本也不高。河内是千年古都,必去不可。富有文化气息文庙——国子监、还剑湖、升龙皇城、庄严神圣的大教堂、西湖、三十六古街……这些都可以去看看。

还有沙巴,距河内大概200km, 沙巴是个法国风情小镇,是法国人建的避暑圣地,也被人们称为越南的“丽江”。沙巴小镇很多都是法国的欧式风格建筑,在电影《河内、河内》里的大教堂片段就是在沙巴拍的。沙巴的气候跟昆明差不多,气温不高。在沙巴,早晨和下午都会起雾,整个小镇如诗如梦。去沙巴千万不能错过去爬越南的最高山——番西邦山,海拔3341m, 坐揽车上去,但要自己爬一段距离才到山顶,山顶风很大,湿气也特别重,可能有人会有高原反应。

在沙巴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少数民族的孩子们,才三、四岁的孩子,就要出来卖民族工艺品赚钱。这些孩子很多还得背着弟弟妹妹,看上去甚是可怜。刚开始会有一两个孩子跟着你,叫你买他们的东西,你不买他们就一直跟着。我看到有些游客买了一推孩子就跟拥上去围住了游客叫游客买东西。可怕……这些孩子不过几岁,然而却双眼无神,游走于游客之间,我在他们眼里看不到一丝童年的快乐和天真,他们小小的肩膀承受了太多他们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东西……下一个地点是被评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海上桂林”下龙湾,在下龙湾和吉婆岛我一共呆了三天。

 2/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皇城  领地  争夺战  争夺  新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