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千万不要去作比较,使得慈悲心被嫉妒蒙蔽而无法生起。我们应该学会随喜那些成功的人,欢喜每个生命所拥有的快乐,这种欢喜之心是治嫉妒最好法门。不比较不嫉妒,多随喜赞叹,也是一种功德。其实,我们做到这三点,无非就是用智慧去平衡内心,从而守住自己本来的福报。而且,福报是一定要去积累的,若不去积累福报,当福报损减或耗尽时,霉运和灾难也随之而来。

古代等到灯向下了,世界就会发生变化是什么典故?

“灯头朝下”是流传很久的一个民间谶语,光我所听说的就有好几个版本。最早是幼年时听邻家马奶奶说的,随后在市井中也听人说过,还听过用这个传说骂人,像“灯头朝下,你们出来了!”,当时并不知道蕴含什么。版本一:阎王说的。诸葛亮病逝后,灵魂寓居阴间,久不托生,心中郁闷,于是怒到阎罗殿质问。 阎罗答:你一生南征北战,死人太多,故不能转世。

除非日月同出,你才能投胎。大明朝建立后,诸葛亮转世为明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 上图刘伯温鱼鳖虾蟹等水族众生听说后,也成群结队来到阎罗殿问询阎罗:我等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鱼鳖虾蟹,为人所不齿,而龙却受人尊重,不知我们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 ?阎罗思索后答道:有一天能够千里传音, 灯头朝下时,就是你们当道之时。 后来,千里传音用电话实现了,灯头朝下用电灯实现了。

版本二:慈禧说的。慈禧保大清江山的决心坚定,有一日接见臣僚的时候,看着皇宫内的蜡烛高声说道:“要大清灭亡,除非灯头朝下!”光绪八年(1882年),上海有了电灯;光绪十二年(1886),北京有了电灯,而且是装在慈禧居住的中南海仪銮殿,后来紫禁城里也安上了电灯,颐和园也安装了电灯。令慈禧始料未及的是,她竟一语成谶。

“灯头”真的“朝下”后,大清也就快亡了。版本三:乾隆说的。乾隆下江南,龙船在运河中徐徐前行,突然有众乌龟扒船拦阻。乾隆问:“王八们有何事上奏?”乌龟们道:“我等有王八蛋进贡,欲求乌纱帽!”乾隆大笑:“好,哪日灯头朝下时,就让你等全部当官。”看乌龟们叩谢而去。乾隆笑道:“这帮蠢王八,油灯烛头什么时候可以朝下?!”臣子齐呼陛下圣明。

版本四:真武大帝说的。与版本一类似,内容更丰富些,还有“铁牛耕地”、“铁鸟升空”等。上图真武大帝我的一些看法: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经常会推翻以前的固有经验,像10年前,大多数人还想象不到手机支付会像今天这样便捷。“灯头朝上”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一种生活常识,电力的普遍应用就颠覆了这个古代的常识。清末民初,中国处在巨大变动的时代,民众不免在新出现的事物上附会一些传说,类似“照相摄魂魄”、“火车坏风水”的说法,都有流传,他们和“灯头朝下”一样,到现在只能当作茶余饭后的一种笑谈了。

老人们常劝人“积阴德”,传统文化的“阴德”到底是什么?

阴德一说,与天人感应学说有关,也作阴骘。了凡四训第三篇说,“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同时又说,“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道家《阴骘文》解释,阴德就是凡人不必通过轰轰烈烈的场面来表现自己,只要心地善良,从一点一滴的善事做起,便可以得到报应,当然这种报应是上天的答复,善良的结果。

近一点报在自身,远一点报在儿孙身上。《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余庆不单指自己一身,也指能惠及后世子孙。司马光在家训中曾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如何积阴德呢?《了凡四训》指出有大约十种途径,一是与人为善;二是爱敬存心;三是成人之美;四是劝人为善;五是救人危急;六是兴建大利;七是舍财作福;八是护持正法;九是敬重尊长;十是爱惜物命。

传说秦始皇陵中有人鱼膏做成的长明灯,这里的人鱼膏究竟是什么?

就是用人鱼制作的膏,脂肪含量高,以之制作燃料,燃烧时间长。但“人鱼”是什么?存在争议。有以下说法。一,一种人身鱼尾的神奇海洋动物。以《太平广记》所载最为神奇: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皮肉白如玉,无鳞,有细毛,五色轻软,长一二寸。发如马尾,长五六尺。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记都降  太平广记  阴德  神奇  太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