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董卓之乱后,东汉帝国失去对匈奴的控制,於夫罗与白波贼合流,入寇太原、河内等地方。虽然於夫罗和白波贼曾经增援过汉献帝,不过更多时候在劫掠,蔡文姬就是在那时被掳走。於夫罗和黑山贼于毒曾经进入中原,作为袁术的党羽与袁绍、曹操大战,因为数次惨败,又躲回河内,挟持太守张扬。於夫罗病死后,由弟弟呼厨泉接任单于,驻扎在太原地区。

呼厨泉曾联合袁尚入侵河内郡,被曹操调动马超等关中军阀所镇压。这时的匈奴和黑山贼那帮流寇毫无区别。曹操平定河北以后,派梁习为并州刺史,对并州少数民族进行治理。呼厨泉向曹操控制的汉朝称臣,曹操把呼厨泉召到邺城,用上宾之礼软禁在城中,让匈奴右贤王去卑去管理匈奴部落。此后,曹操把匈奴分为五部,每部选尊贵者为帅,别令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令匈奴部落首领毫无实权。

让左部居太原故兹氏县(今山西省汾阳东南)、右部居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东南)、南部居蒲子县(今山西省隰县)、北部居新兴县(今山西省忻县)、中部居大陵县(今山西省文水县东北)。匈奴部落组织虽然名义上虽还被继续保存着,但权力却已全部落入曹魏政权的手中,单于只是徒有虚名的称号。若非后来西晋又让匈奴合为一部,司马颖又利用匈奴为援军争夺天下,就不会让匈奴再度崛起。

刘备到底是不是王昭君后代?他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刘备是东汉末年幽州涿郡人。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创始人。《三国志-先主传》明确记载:“刘备是汉朝宗室,汉中山靖王之后”。不知道提问者怎会有如此奇怪的想法,把王昭君与刘备联系到一起,刘备怎么可能是王昭君的后代呢?公元33年,东汉汉元帝时期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联姻,王昭君被选和亲。不说和亲的详情,单说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果一年多后,呼韩邪单于去世,他们有一个儿子伊图智伢师。

接着王昭君按照匈奴的风俗,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大儿子复株累单于。此后生了两个女儿,但是他与呼韩邪单于生的儿子,却被复株累单于杀了。公元20年,复株累单于去世。寡居一年后,王昭君去世。没有任何记载说,刘备是其后代。刘备一生坎坷,多年在流浪中度过。在赤壁之战后,开始有了自己的基业,逐步建立了自己蜀汉大业。可以说刘备一生相当的励志。

司马懿子孙灭了三国,建立的西晋王朝为何如此短命?

谈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我们很多人的脑海中会不自觉浮现出许多英雄豪杰,如忠义无双的关羽、万夫莫当的张飞、雄姿英发的周瑜等等,正是有了这些能人志士的存在,那段时期的历史才显得多姿多彩让人心驰神往。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并不是魏、蜀、吴任何一个国家,而是隐忍了几十年的冢虎司马懿。他熬死了能够将其肆意拿捏的曹魏三代人,也熬死了稳压自己一头的诸葛孔明,等到最后无人可以制裁他的时候,司马懿跳出来夺取了曹魏政权。

在司马懿的铺垫之下,他的孙子司马炎最终覆灭三国并建立了西晋王朝,按理来说,这个国家的辉煌才刚刚开始,可为什么仅仅过了五十年西晋就毁于一旦了呢?在我看来,西晋王朝如此短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司马懿血腥屠辽埋下祸根。前面也提到,司马懿算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但同样因为他,西晋一建立就埋下隐患。魏明帝曹睿执政后期,魏国呈现出青黄不接的局面,能拿得出手的人才已经所剩无几,而司马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自立为燕王企图反抗魏国的统治,为了平定叛乱,曹睿派出当时最得力的助手司马懿,经过一年多的司马懿终于不负所托拿下了公孙渊并将其杀死。按理来说,平乱以后只需将主要参与者斩首示众即可达到杀鸡儆猴的目的,但是司马懿远没有这般仁慈,他将公孙渊属下几千人全部斩首,并将他们的尸体筑成“京观”,让人不寒而栗;除此之外他还大肆屠杀百姓,辽东、带方、乐浪、玄菟这四地所经之处哀鸿遍野,一时间辽东地区的人口大幅度缩减。

没有了辽东这一条防线,东北地区的胡人乘机迅速发展,之后更是成为中原地区的心腹大患,五胡乱华中的鲜卑族就是出自这个地方,可以说司马懿这一波屠杀让后代所建立的西晋王朝受尽苦难。九品中正制的推波助澜。九品中正制起源于三国时期的曹魏,刚刚创立之时这种制度还是通过家世、才能、德行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来选举人才,当时司马家作为河内颇有名望的大族就是充分享受了这种制度带来的好处,就连司马炎能够坐上皇位也与其不无关系;可是到了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择标准就完全变成了家世,只要家世显赫即使没有才能世世代代也能做官;如果能力出众而出身卑微,那么对不起,就连九品芝麻官也别想染指。

 5/9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吊打  厨泉  蛮夷  周边  各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