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跑的了。总体来说,整74师的第一次重建算是有点“血脉”的,不仅有三个原来的建制团和一个留在后方的榴弹炮营,并且有一些逃回来的零散士兵(华野下令整74师的俘虏一个不放,所以被释放后逃回的真心极少)。再后来由于第74军在福建战役中的表现差极,撤至平潭岛上甚至毫无军纪,不服从命令和抢掠百姓,已经不复往日的74军风采,遂遭蒋军高层嫌弃,不再视为主力部队,1949年8月干脆把74军的番号转给了云南卢汉。

战争年代,如果一支部队都打光了,如何重组?

战争年代,如果一支部队都打光了,如何重组

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全军覆灭后,随即于1947年7月进行了部队重建,其三个整编旅的部队来源如下:整编第51旅由没有参加孟良崮战役的三个新兵团合编而成(这三个团原本是每个旅一个的);整编第57旅则是以调入的山东警备旅为基干,然后补充升格而成。不久以后,再调后方的“广东航空警备旅”纳入编制,继承了整编第58旅的番号,全师这才完全恢复建制达到20000余人。

黄埔四期的邱维达那是王耀武的心腹爱将,成立第24集团军和第四方面军时,他都是王耀武身边的参谋长,抗战胜利后出任整编第74师中将副师长,但是并没有随军行动,所以王耀武立即保举由他接任第一次重建的整编第74师师长。1948年8月,整编师恢复为军级番号,邱维达第74军划归邱清泉第二兵团指挥,不久参加淮海大决战。

总体来说,整74师的第一次重建还算是有点“血脉”的,不仅有三个原来的建制团和一个留在后方的榴弹炮营,并且还有一些逃回来的零散士兵(华野下令整74师的俘虏一个不放,所以被释放后逃回的真心极少)。这其实也是部队重建最好的方式,那就是以残存的官兵为基础,再补充进一些地方武装、后备部队以及新兵,还算是有一定“遗传基因”的。

这个74军其实战斗力还算凑合,济南战役中该军(番号还是整编师)空援了七个连1000余人到济南,在核心城区的防守中非常顽固和顽强,带队团长以下大部阵亡,也给华野攻城部队造成了较大牺牲,战斗力还是要超过杂牌军。之后在淮海战役的潘塘战斗中,第74军跟华野的苏北兵团也能对战一阵子,我军主动撤离后,邱清泉还以此捏造出来一个“潘塘大捷”。

不过在1949年初的陈官庄包围圈中,第74军跟随杜聿明的前进指挥所、邱清泉第二兵团一起,第二次被华野全歼,中将军长邱维达也兵败被俘。毕竟是“五大主力”之首的招牌番号,所以很快就在浙江再次重建,时间是1949年2月底,不过这次可没剩下什么建制部队,先是收容从淮海战场逃出来的残兵败将,再有就是该军在后方留守处的少量留守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因此第74军的第二次重建,主要兵源是第9编练司令部征招的浙江籍新兵,由于招募时间不长和缺乏训练,尤其是缺乏有作战经验的骨干军官和军士,所以战斗力急剧下降。该军以抗战时期第51师步兵指挥官劳冠英为新任军长,恢复了第51、第57和第58这三个师的番号,但是兵力只有不足15000人并且战力较差,只能驻于浙江兰溪担任二线预备队的任务。

再后来由于第74军在福建战役中的表现差极,撤至平潭岛上甚至毫无军纪,不服从命令和抢掠百姓,已经不复往日的74军风采,遂遭蒋军高层嫌弃,不再视为主力部队,1949年8月干脆把74军的番号转给了云南卢汉。也就是说,以这个时间点为界,历经两次重建的那个抗日铁军第74军彻底消亡,不仅老班底不在,连番号都搞没了。

由此可以发现,第二种重建方式是非常勉强的,虽然部队番号如旧,但是早已经没有了曾经的作风和精气神,因为重建的基础太过薄弱,比如在1944年衡阳保卫战中死守47日的方先觉第10军,那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劲旅,完全不弱于所谓五大主力。结果在衡阳放下武器全军覆灭,不久以逃回来的部分官兵(约3000人左右)再补充大批后方新兵,也重建了第10军,然而军魂已经不在。

所以以第10军在抗战后缩编的整编第3师,兵力一度恢复到了20000余人,战斗力却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1946年8月的陇海路战役中,赵锡田的整3师仅仅两天时间就被刘邓大军全歼。并且歼灭的非常彻底,重建的基干都不存在了。同样,在次年的鲁西南战役中,黄埔三期陈颐鼎的整编第70师也被刘邓大军全歼,师长、副师长和参谋长通通被俘。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攻城掠地  新手  突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