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可以回到《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上,二者的差别就是历史中真实的三国和电视剧被加工过的差别。在历史上的三国时代,有很多特种兵部队,比如曹纯的虎豹骑、高顺的陷阵营、李傕的飞熊军、麴义的先登营等等,这些各方势力麾下的王牌战队,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耀眼闪亮,均因各自的辉煌战绩,而被记载于史册。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

“说曹操曹操就到”,现如今已成为一句流行的俗语,形容对方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说话者面前,常常给人惊喜或惊吓。咱这里先还原一下当时的历史场景,话说那时汉献帝打长安回到洛阳,看到的是“宫室烧尽,街市荒芜,满目皆是蒿草,宫院中只有颓墙坏壁”这样一副凄凉场景,以至于百官上朝,居然“立于荆棘之中”。洛阳居民仅有数百家,没有饭吃,只能出去剥树皮、掘草根。

就连国家公职人员,职位在尚书郎(这里的意思,就类似于国务院的文员秘书)以下,都自个出城去砍柴烧饭,甚至很多人就死在颓墙坏壁之间,不知是饿死还是被人打劫砍死。洛阳是大汉帝都,如此凄惨,难道四方诸侯就没有来支援一把的吗?其实当时最大的诸侯是河北的袁绍,但袁本初真的不愿管这摊事,他正在经营自己的河北地界,这是原因之一;而希望汉室中央就此枯竭甚至消亡,他好日后顺利建立新王朝,这是原因之二。

不但袁绍如此,事实上当时荆州的刘表、淮河流域的袁术都是如此,袁术自己谋划称帝这个是的,可刘表为什么也不积极呢?呵呵,因为他也揣着自个的小心思。所以愿意出手拉汉献帝一把的,只有曹操。但曹操阵营这边,也有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多亏有荀彧等文臣(他们确实是真正的忠汉派)力挺,这才做出了最后的决断。(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但曹操第一次派出曹洪并没有接到皇帝,直到来年二月,曹操打败了汝南、颖川一带的黄巾余党,这才得以与皇帝接触。

此时皇帝在洛阳,就是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一番情景。可为什么说曹操还是很快呢?因为直到这个时候,袁绍、袁术、刘表这些势力还是无动于衷,更不消说遥远的刘璋、公孙瓒这些了,事实就是天下诸侯,唯有曹操一家愿意接受皇帝。既然如此,也只好说:“说曹操曹操就到”,因为说袁绍,袁绍不会到,说刘表,刘表也不会到。这个就是当时真实的天下大势,至于后来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些话,那就是日后形势的演变所致。

历史上的三国,到底和电视剧里差别大多少

这个问题可以回到《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上,二者的差别就是历史中真实的三国和电视剧被加工过的差别。《三国志》是史书,重要的是讲述史实,作者要摒弃个人立场,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陈述;《三国演义》是小说,有立场,有惩恶扬善的目的,要分出忠奸,煽情大于陈述。二者差别最小的是故事基本是真的。只是存在一些张冠李戴,比如为了神话诸葛亮,三国演义将草船借箭的计谋硬塞给他,实际上是周瑜的计谋,跟诸葛亮没啥关系;比如空城计,这个是小说的虚构,并不真实。

二者差别最大的是人物的评价。小说的立场是扬汉贬曹,把刘备为代表的蜀汉当成正统,而把曹操当成是奸臣,所以在故事叙述过程中,不断执行这个方针,刘备被塑造成一位仁义楷模,是不可多得的仁君明君,但事实上,刘备不管是才能还是眼光,都不及曹操。蜀汉被神话的不仅仅诸葛亮,还有关羽,还有张飞、赵云,每一位都独当一面,以一当百。

最为关键的是,蜀汉一方代表了正统,是汉室后人,在继承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也是民间所喜闻乐见的,小说在塑造上可谓非常成功,千百年来三岁小儿都知道曹操是奸贼。但历史终究要回归到真相中,每一位历史人物都应当有其应得的地位,我们读小说,可以去感受其中的故事,人物的喜怒哀乐,尽管主观。但我们读历史,要有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公正地去评判每一个人。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五百校刀手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关羽的五百校刀手,是三国演义中最神秘的一支特种部队。他们来自哪里?战绩如何?归宿何方?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生平和命运。在历史上的三国时代,有很多特种兵部队,比如曹纯的虎豹骑、高顺的陷阵营、李傕的飞熊军、麴义的先登营等等,这些各方势力麾下的王牌战队,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耀眼闪亮,均因各自的辉煌战绩,而被记载于史册。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群雄  三国  坐骑  抢夺  国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