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是,这些规费,在古代是合法的,古代的很多州县都有一个默认成规的条例,就是对于向当事人收取的车费、茶水费等,均属于“正常收费”,只要衙役不堂而皇之的借机勒索,都“无伤大雅”。借助这些规费,有些大城市的衙役,一年的额外收入,能达到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而在这些收入之中,押送犯人,就是典型的“油水”工作。

首先,押送犯人朝廷会有一定的补贴类似于我们如今的“差旅费”,补贴的标准不算太高,但要比只在衙门当差多一点。同时,朝廷也会根据犯人的数量,给与一定数额的路上花销,虽说古代的犯人没什么人权,但基本的吃饭,还是有的。不过,这部分费用,大多被衙役克扣,毕竟犯人已经是戴罪之身,饿上几顿也不能怎么着,所以,衙役们就会能“节省”就“节省”。

其次,这是重要的收入途径能够得上流放这个罪的,大部分不是市井小民,像那些犯了小偷小摸的罪犯,一般都关押在当地,再或者大一点的罪,比如作奸犯科,能处决就处决了,犯不上劳心费力的把他们流放。而能被处流放之罪的,要么是朝中官员,要么是地方上的人物,再不济,也是个有点名气的人,这些人,都是衙役们的最爱。为何?因为能从这些人身上,榨出油水。

只要稍微有点经济能力,这些犯人的家属亲友,都会“打点”一下衙役,怎么打点,自然是用银子,而这就是衙役们另一个重要的收入渠道。比如在《水浒传》中,宋江被发配江州,在提前对衙役进行打点后,之后一路都顺风顺水,不仅吃喝拉撒样样到位,甚至衙役对宋江的态度,都十分不同。两个公人自说道:“我们虽是吃了惊恐,却赚得许多银两。

”---水浒传还有就是武松,在其被发配孟州时,虽然武松没钱,但有人为他打点,因此,一路上衙役也并没有过多为难他。这种例子,在古代各个时期,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不管皇帝姓什么,这种规矩,几乎从来没变过,打点衙役,让自己的亲人在路上好受点,成了古代人尽知的事情。因此,这个打点,就是让衙役对押解犯人这份苦差事趋之若鹜的主要原因,有道是无利不起早,平时收入不高的衙役,看着能轻易到手的银子,哪有不要的道理?最后,即便是遇到没钱的犯人,衙役们也有“乐趣”前文讲过,衙役们收受犯人家属的打点,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数额大小不一,总之是其收入的途径之一,但有时也会遇到穷犯人。

毕竟不是每个犯人都有钱,也不是每个犯人都有能力打点,遇到这种犯人,衙役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要知道这可是朝廷公差,怎容一个小小的衙役挑肥拣瘦?但即便如此,衙役们也有一定的乐趣,当然,这种乐趣是建立在犯人的痛苦之上的。在水浒传中,卢俊义被发配至沙门岛时,就是这种情况,卢俊义没钱打点,朝廷派发的路上花销,把衙役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而受不到额外好处的衙役,就在一路上,开始了对卢俊义各种的折磨。

比如不等卢俊义受刑的伤好,就马上上路,路上又只给卢俊义吃残羹剩饭,还有,就是把路上所用的衣包雨伞等杂物,全部让卢俊义背着。可怜卢俊义,原本是小有富贵的财主,却遭到这两个衙役的百般羞辱,但即使如此,他也无可奈何。卢俊义道:“小人今 日受刑,杖疮疼痛,容在明日上路。”薛霸骂道:“你便闭了鸟嘴!老爷自晦气, 撞着你这穷神!沙门岛往回六千里有余,费多少盘缠,你又没一文,教我们如何布 摆!”卢俊义忍气吞声,只得走动。

行出东门,董超、薛霸把衣包雨伞,都挂在卢员外枷头上。---《水浒传》这只是衙役们的“乐趣”之一,如果押解的犯人中,有姿色尚可的女犯人,那就更让衙役们有乐趣可言了,这些曾经是官太太或者富贵人家出身的大小姐,平日里见到见不到,如今却成为了任自己侮辱的对象,这种事情,让一些别有用心的衙役,上赶着去干这份“苦差”。

而那些可怜的女囚犯,一路上可以说是受尽这些恶差衙役的羞辱,毕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纵然是万般不愿意,又能如何呢?总之,在古代如果发配犯人到边关,作为衙役是必须要同行押送的,主要原因是这项工作是朝廷分派的公差,不去就是违抗朝廷的指令,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过,纵然这份差事因路途遥远而十分辛苦,但衙役们还是对此趋之若鹜,毕竟这里面有很多能增加其收入的地方,对于日常俸禄很低的衙役来说,一趟辛苦的背后,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犯人  押送  流放  古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