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有很大的野心,都想做一番大事,有的手握大权,坐享富贵,有的却想黄袍加身,登九五之尊。下面盘点三国最强势的十大权臣,看看这十大权臣都有谁?其中忠臣诸葛亮、姜维能排第几?第十,曹爽,大将军曹真之子,是曹叡死后的托孤重臣。曹爽早期为人谨慎持重,因而被魏明帝曹叡看重。后曹爽大权在握,不断扩张私欲,命宗族掌管军队,各封列侯。

曹爽上奏魏帝封司马懿为太傅,明升暗降,限制了司马懿的权势。曹爽后期奢靡不禁,任人为私,放松了对司马懿的防范。公元249年,曹爽带幼帝去高平陵祭祀游猎,司马懿抓住机会发动政变,桓范进言,让曹爽以天子号令各地勤王保驾,诛杀司马懿。但曹爽却懦弱无能,忍气吞声说想做个富家翁,只图荣华富贵。桓范大哭:“子丹英雄,自以为多智,不想儿子却如蠢猪笨牛!”自此大权落入司马懿之手。

第九,孙綝,乃权臣孙峻之族弟,也是吴国宗室。在诸葛恪张横跋扈,独断专权时,随其兄设计诛杀诸葛恪。本以为吴国可以安定,但孙綝兄弟更胜诸葛恪,不但把孙亮废除,立孙休为帝。孙綝进封丞相后,孙氏一门五侯,掌管禁军部队,权力都大过了皇帝。孙休登上帝位后,深知孙綝权倾朝野,尾大不掉,因此对他时刻提防小心。孙休与张布与老将丁奉设计将孙綝抓获,除去了这一奸贼,东吴的政权才稳定下来。

第八,诸葛恪,吴国重臣诸葛瑾之子,诸葛亮侄儿。诸葛恪在孙权死后,成为托孤大臣。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取得东兴大捷颇孚民望。并因功加封丞相、晋爵阳都侯。 此战后,诸葛恪产生轻敌,专断之心,率军北伐曹魏。可惜战败,诸葛恪为掩盖过失,重用私人,大失民望。此后被孙峻设计席间杀害,被灭三族。

诸葛瑾曾经预言:“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果不出其所料,诸葛恪一脉被灭三族。第七,姜维,蜀国的后期大将军,姜维可以说是对蜀汉忠心无二。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因战败赵云,偷袭蜀军营寨,被诸葛亮看重,此后设计被俘,归顺蜀国。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屡立战功,成长为蜀汉名将。在诸葛亮死后,率军断后而行。蒋琬、费祎当政期间,姜维虽然想北伐但是不得志,其他大臣都反对。

公元253年,名臣费祎被害,姜维独掌大权,开始大规模北伐。一连九伐中原,在诸葛亮当权时都有反对者,可是姜维仍然一意孤行,最后兵败国亡。可以说蜀国灭亡,也是姜维独断专权,一意孤行的结果。但是不可否认,姜维是一个忠臣。第六,司马师,司马懿的长子,早期和其父司马懿,其弟司马昭共同抵御蜀国进攻。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开始掌权。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当政。司马师掌权后,他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使其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司马师也有很好的军事才能,率军击败吴军,取得新城保卫战的胜利。由于魏主曹芳嫉恨司马师,设计杀害司马师等人,事情败露司马师废了魏主曹芳,改立曹髦继位。不久司马师病故,将大权给了其弟司马昭。第五,董卓,如果说谁才是三国权臣的领跑者,必然是西凉刺史董卓了。

董卓奉命率军进京,诛杀十常侍,可董卓未到,大将军何进就被十常侍杀害,袁绍,曹操等率军杀了宦官。不想董卓进京后,骄横跋扈,夜宿皇宫,奸淫宫女,杀害百姓,视百官如无物。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因各镇诸侯各怀鬼胎,互相攻击,最后联军失败。董卓更加的放肆,可是虽然董卓有能力为奸雄,抵住诸侯进攻,却败在了石榴裙下。

王允用貂蝉献美人计,离间董卓与吕布,最后不听李儒之言,被吕布杀害。一代权臣最后落得被点天灯的待遇。第四,司马懿,魏国后期的重臣,诸葛亮的死敌。司马懿前期就崭露头角,在曹操攻打汉中时,拿下张鲁后,司马懿就进言讨伐刚刚入主成都的刘备。可惜曹操未采纳,事后十分后悔。在关羽围困樊城,水淹七军后,又是司马懿献计联合东吴,攻打关羽,最后关羽败亡,都来自司马懿的计谋。

魏明帝继位后,司马懿多次抵御蜀国进攻,在后期还平定了千里以外的辽东之乱。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掌握魏国大权,诛杀曹爽。但司马懿虽然大权在握,却没有越雷池一步,始终没有行废立之举,为其子司马师,司马昭铺平道路。第三,司马昭,司马懿之子,司马师之弟。在司马师死后,掌握朝政。公元260年,由于魏主曹髦诛杀司马昭,败露后被司马昭杀害。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姜维  十一次  197  排将  北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