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既然能在刘备处境最糟糕的时刻,跟随刘备,遇到什么艰难困苦,也不会离开刘备。2, 赵云的品质令人尊敬。赵云有很多优秀品质,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其一,勇者无惧。在汉中一战,赵云深陷曹兵重围。赵云毫不畏惧,且战且退,冲出重围。后来发现自己手下将军张著仍然被曹兵包围,而且身上重伤,赵云又杀入曹兵阵地,救出张著。

之后又且战且退,退入自己的营寨,曹操带着大部队包围上来,守将张翼说:“我们关闭营寨!”赵云说:“打开营寨大门。”曹操带着大部队围将过来,看到赵云的营寨大门洞开,不敢追击。赵云命令士兵放箭,曹兵人马慌促逃跑之中,很多人被挤入河中,淹死不计其数。战斗结束后,刘备过来察看赵云的营寨,禁不住感叹说:“子龙一身是胆!”其二,智者无惑。

赵云南征桂阳,桂阳太守赵范投诚。之后对赵云说:“我兄长去世后,寡嫂樊氏跟着我生活,而且天姿国色。我想介绍给将军做夫人。”赵云对此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对赵范说:“我们同姓,你的兄长就是我的兄长,这门亲事,我不能接受!”赵云身边有人说:“为什么不娶樊氏为妻呢?”赵云说:“这个赵范,并不是真心实意投诚,只是形势所迫,我们不能轻信他。

再说,天下的女子多的是,为什么要娶他的兄嫂为妻呢?”不久,赵范找了个机会逃走了。对此,赵云毫无瓜葛。其三,仁者无忧。刘备取得益州后,表自己为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只是一个杂牌将军,对此,赵云并不计较。刘备占领益州后,准备将成都城里的房屋、土地、桑园分封给各位将领。

赵云说:“这样做不妥,应该分给益州百姓,让益州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治国之本。”刘备采纳了赵云的建议。3, 赵云的豁达让人佩服。刘备执意出兵讨伐东吴,赵云表示了反对。赵云认为当前的主要敌人是曹操,曹操才是国贼。如果执意对孙吴开战,战事一开,难分胜负,结局很难预料了!之后,刘备仍然我行我素,执意伐吴。

与此同时,让赵云留守江州。刘备虽然没有采纳赵云的建议,但是赵云仍然豁达接受刘备的安排,尽心尽职做好江州的防务。刘备惨败而归,白帝城托孤,赵云又是小心翼翼地做好白帝城的警卫防务。二, 赵云是一个让人同情的忠臣良将。刘备的四大正牌将军中,如果拿赵云与他们相比,赵云无论功劳、资历都不逊色。就拿黄忠比较,赵云的资历与黄忠早,赵云的忠诚不逊于黄忠,赵云的功劳不比黄忠的差,为什么黄忠能评为后将军,而赵云就是一个杂牌将军呢?这让人同情!除此之外,赵云死后,后主刘禅也迟迟不给赵云加封谥号,后来是在群臣的一再提议下,才给赵云加封为顺平侯的谥号。

三, 赵云是一位不留遗憾的忠臣良将。公道自在人心,尽管刘备没有册封赵云的正牌将军封号,《三国志》作者陈寿却将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同列,这也算是对赵云的一种尊敬。另外刘备也没有封什么五虎上将,而民间将赵云与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同尊为五虎上将,这也算草根们对赵云的一种补偿。由此可以看出,赵云在百姓心中的位置。

历史上的赵云是怎么样的?

历史上的赵云是怎么样的

谢谢邀请!在《三国演义》里,被神话的人物有诸葛亮,关羽,当然也有赵云。只不过前两位已经被拨开了历史真实的面目,大家有了重新的认识。唯独赵云依然是人们的最爱,很少有人怀疑演义里神奇的描述。那么,让我们来试着拨开历史上云雾,看看赵云到底是怎样的人呢?赵云原在公孙瓒处,刘备投靠公孙瓒时,他们曾一起合作帮助田楷抵抗袁绍。

赵云虽然勇武,但在公孙瓒处并没有什么建树。后来,赵云知道刘备在袁绍处,投靠了刘备。长坂坡“云身抱备子禅,与关羽船会,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既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并没有杀进曹军“七进七出”。“孙权闻备西上,遣舟迎妹,而夫人欲将备子还吴,张飞,赵云勒兵截江,乃得禅还”。“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qian)为(今乐山市犍为县),飞定巴西,德阳。

“操运米北山下,黄忠引兵欲取之,过期不还”。赵云“空营计”,被刘备赞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这时赵云是翊军将军。诸葛亮北伐,“扬声谷由斜谷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云,芝兵弱敌强,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这些基本是赵云所有的战场表现,基本上没有镇守关隘,攻城略地,或是任先锋,统帅独当一面。

刘备称汉中王时,赵云仅是翊军将军。还没有魏延,黄忠的爵位高。很多人认为刘备是瞎了眼了,不重用赵云。事实上,刘备在知人,用人,识人远远超过诸葛亮。赵云一直守护在刘备身边,护卫安全,其实是最大的信任。关键时刻,赵云充当了救火队的角色。从历史上看,赵云的战功比不过一些将领,但是他的眼光,足以说明他的确是位出色的将才。

刘备得益州时,要分成都田宅与诸将。赵云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备从之。刘备要举兵伐吴。赵云曰:“国贼,曹操,非孙权也。……”亮问邓芝曰:“街亭兵败,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曰:“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兵败,赵云兵将军资都没少,诸葛亮要分军资给他的将士,赵云不受。

“亮大善之”。由此可以看出,赵云的大局观和政治判断能力,是前后左右四位将军不能相比的。赵云几次救急,都能说明他的临危不惧。“空营计”的创举,更好的证明了赵云,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慌的超人胆识,以及处变不惊的沉着。去年去了一次成都的武侯祠,很奇怪的发现,赵云是一副文官的打扮。武侯祠可是在《三国演义》的作者出生前就有了。

看了三国,怎么去评价赵子龙的一生呢?

赵子龙《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唯一一个完美形象。英雄壮举贯满人生,老得善终,死后追谥为“顺平侯”。对于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来说,也算幸运的。那么赵子龙一生真的那么如意吗?答案是否定的。赵子龙前半生轰轰烈烈,后半生平平淡淡。早年在公孙瓒那儿並不如意,投奔了刘备以后才得以施展才华大放异彩。长坂坡在曹军百万军中救幼主,如入无人之境。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攻城掠地  208  战布  攻略  副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