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很多人提过这个问题,那就是刘邦凭什么能赢项羽呢?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项羽是一个军事天才但他不是个政治家。该心狠手辣的时候,不心狠手辣。该有仁人之仁的时候,他偏偏心狠手辣,不会用人。主要原因过份屠杀造成民心不向,最后战败时,一老农乱指路,让项羽等人马踏泥泞,陷入大泽之中,被汉军追上所杀。就可见他有多失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诚不欺也!而刘邦能成大业还多亏了关中这块根据地,关中盛产皇王,倒真不假。

项羽的屠杀失民心屠襄阳,屠城阳更是在新安屠杀了章邯所降二十万秦军,杀降不吉。进了咸阳又一场屠杀,掠夺。有谋士规劝说,关中阻山河四塞,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土地肥沃完全可以以咸阳为首都霸有天下。但项羽杀秦军烧杀咸阳,关中百姓恨之入骨。反观刘邦,听规劝恢复的秦地统治秩序,摈弃一切秦单月苛法,只强调“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政府官史案堵如故,按怀王之约,秦地百姓衷心拥护刘邦。

再加上后来项羽的所作所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关中人民更加喜欢刘邦了。加上后来项羽又把土地分封出去,搞得大家之间人心涣散,还没消停二天,战友们又互相争地盘,大打出手。还搞得自己没有可肯根据地,搞得让刘邦各个击破或者干脆投靠刘邦。一次一次的失败,关中老幼同上。关中真成了刘邦的红色摇篮彭城大败,汉军主力被击破,刘邦逃回关中,依靠关中资源和民心,又开始和顶羽楚国长达四年之久的持久相持。

如果是项羽大败,肯定是缓不过气来的,关中百姓对他只有恨。而刘邦却有坚实的战略纵深,其整体实力和应变能力强过项羽,让他在最后关头拖垮项羽,赢了天下也让刘邦这个楚国人对关中非常有感情定都于长安了。项羽败在用人刘邦的将帅谋臣尽来自于项羽,连张良与项羽也是故交,认不清人也罢了。尽用些错误的人,好不容易有个范增,还被气死在被退休的路上。

清朝时期李秀成见城墙下青草颜色异常,下令用热汤灌进,为何随即惨叫四起?他用的是什么战术?

曾国荃有“曾铁桶”的绰号,攻城好用挖壕筑垒的战略,以求长围久困,最终破城。这种只用呆兵,只打呆仗的战法,决定了曾国荃只是湘军中的悍将,而称不上名将。关于一生引以为傲的战功,左宗棠曾问曾国荃:老九一生得力何处?曾国荃答:挥金如土,杀人如麻。曾国荃是耿直之人,这话的确道出了他打胜仗的秘诀。湘军征战十年,一直被“饷拙”困扰,士兵因此哗变的恶性事件各军皆有,唯独曾国荃所部不曾发生过此类事变。

特别是咸丰八年,曾国藩重出江湖后,曾国荃所部待遇一直优于他军,即便彭玉麟、鲍超等人屡屡抱怨,曾国藩还是对自己这个九弟额外偏心。因为不缺饷,曾国荃打仗向来不吝啬子弹炸药,每攻一城,他的吉字营弹药消耗都极大,这种挥金如土的疯狂呆仗,整个湘军只有他打得起。到攻城阶段,也只有他敢肆无忌惮地屠城、抢劫,这种杀人如麻的犒赏方式,整个湘军也只有他玩得起。

但和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比,曾国荃统帅的湘军还是有明显缺陷的,那就是没有大型炸炮。李鸿章有常胜军,左宗棠有常捷军,这两支部队在攻城时,均有火力凶猛的大型炸炮打头阵、唱主角。湘军攻城部队之所以没有大型炸炮,跟曾国藩的固执观念有很大关系。曾国荃曾要求曾国藩为其采购大型炸炮,但曾国藩却认为人的意志、精神,攻城办法、决心,比什么炸炮都重要。

因为没有能直接轰塌太平军城墙的大型炸炮,曾国荃围攻大城池,向来费时长久。曾国荃的吉字营最终拿下九江、安庆,耗时都在一年以上。而李鸿章拿下苏州,只用了三个月。左宗棠拿下杭州,也不过半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远非九江、安庆可比,所以,曾国荃想拿下天京城,绝非易事。围困天京,进而围出攻城的缺口,曾国荃并没有好策略,只有朝天京城墙下挖地道,然后填充海量炸药,炸开缺口这一个呆笨办法。

这个办法具体呆笨在哪里呢?首先一条,这么干,需要的炸药量太大,大到曾国藩都觉得难以为继。再一条,挖地道的过程中,艰险万状,往往是损兵折将,浪费大量炸药,徒劳无功。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守城的李秀成找到了一个发现地道的简单办法,也就是这个问题提到的,分辨城墙下草色异常。曾国荃挖地道是用来填充炸药轰城的,挖得太深,爆破效果必然不好,所以不能深挖;挖得太浅,不免会损伤草根,草枯则渐作黄色,必异于周围草色。

对付曾国荃的地道战,李秀成只要登高一望,草色黄绿相间,清晰可辨,于是地道所在,了然于心。地道这么被发现后,李秀成接下来又是怎么干呢?简单,找到地道所在,掘个口子,要么薰以毒烟,要么灌以沸汤。这么一薰一灌,湘军一次报销在地道里的将士往往就有百号人。除了薰毒烟,灌沸汤,李秀成有时候也令太平军直接下地道和湘军血拼,引爆已填装进地道的炸药。

这么干,湘军的损失往往更大。此外,还有湘军自认倒霉的时候,费了半天劲,结果发现前面是巨型山石,挖出的原来是个很长的死地道。因为呆笨,曾国荃的吉字营一直挖,挖了大半年,炸药费去十数万,工兵死了一两千,天京城还是完好无损。但即便如此,凭借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倔强,曾国荃最终还是攻破了天京城。他又是怎么办到的呢?还是那句话,不惜弹药,挥金如土。

湘军的炮虽然轰不塌天京城墙,但伤人、干扰还是没问题的。于是曾国荃玩起了“明轰城墙,暗挖地道”的把戏,湘军破炮日夜不息的轰击,因为城头无法立足,李秀成辨草色,猜地道的好戏就没法唱了。这还不够。这边玩命炮击,那边曾国荃又命步兵各持柴草一束,掷之城下,高与城齐,摆出随时都可能玩命攻城的架势。在炮击、草攻的掩护下,曾国荃最终选了一条数月前所开,太平军发现后废弃的地道,又连续挖了十五天,终于挖到城根。

历史有时候很是惊心动魄。装填炸药完毕后,曾国荃和攻城主将李臣典正在洞口筹商攻城事宜,李秀成率百名敢死队突然由太平门奔出城来,同时,几百名穿着湘军军服的突击队员也从朝阳门东角冲出城来。遗憾的是,这两伙人手持火蛋到处扔,硬是没能发现已掘到城根的地道口。如果这两伙人发现了地道口,一打火蛋扔过去,埋在地下的几万斤炸药被点燃,曾国荃和李秀成这对冤家对头必然会一起毙命于此。

 8/8   首页 上一页 6 7 8 下一页

文章TAG:罗马  攻城掠地  决战  帝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