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也没现身,就托人送了一对铁罗汉玩具给郭襄。对于这件事,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才有了交代。那就是在第一次华山论剑的大约十年前左右,少林发生了一件合寺震动的“火工头陀事件”。香积厨的一名火工头陀,因为不堪管事僧人对他的长期殴打,而偷学武功,他天赋极高,竟在十几年间练就了一身高强武功。结果在一次“达摩院”的较技中,认为武功有成的他为了泄愤,残杀了“达摩堂”和“罗汉堂”两堂的不少高手,然后逃离了少林。

由于寺中高手死伤严重,青黄不接,这件事竟然让少林武学,自此中衰了近八十年之久。经此一役,少林寺的武学竟尔中衰数十年。自此定下寺规,凡不得师授而自行偷学武功,发现后重则处死,轻则挑断全身经脉,使之成为废人。数十年来,因寺中防范严密,再也没人偷学武功,这条寺规众僧也渐渐淡忘了。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二章》一个偷学武功的火工头陀,就能对当时的少林造成这么恶劣的影响,由此可见,当时的少林武学一道,其实是早已经出现了衰落的迹象。

两堂的高手,无论是从其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很难匹配少林在武林中泰山北斗的地位。因此,我们可以从“火工头陀事件”中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少林一派,无论是在“射雕时期”开始之前,还是在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都是声名不振的。少林在武林中泰山北斗的地位,也已经被新崛起的全真教所替代。这也是争夺天下第一的第一次“华山论剑”,是由王重阳发起,而不是老牌少林的原因。

在少林声名不振的这段时期,由于影响力的薄弱,江湖上甚至能忽略了少林的存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江湖中人必然会对少林武功,阶段性的产生一定的怀疑。江湖上的人,可能就会想若是少林武功真有那么厉害,那武林中老大的地位就轮不到新晋的全真教了。有了这样的怀疑,像欧阳锋这些人又岂会再去觊觎少林的武学呢?欧阳锋来自西域,竟能成为王重阳举行“华山论剑”的邀请对象,他在当时的中原武林必然已是极为出名的。

当然了,这自然是跟他的武功实力直接挂钩的。要知道,当时入得了王重阳法眼的人选,包括王重阳自己才六人而已。由此可见,当时的欧阳锋,无论是其武功还是其江湖名望,都可以说已是在少林一派的高手之上。那么这样的欧阳锋,又怎么会看得上少林武学呢?他即便是要抢,也要去抢全真教的武功了。《九阴真经》的热度和影响,成功勾起了欧阳锋等人的争夺,并为此衍生出更多争夺的意义。

相比于少林武功的声名不振,当时《九阴真经》在江湖中的热度,可完全不弱于今天我们几乎在全民热议的话题:《复仇者联盟4》这部大电影。所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人,在大家热论的情况下,都想去电影院看看《复联4》究竟有多好看一样。当时的江湖中人,对传言中的武学宝典《九阴真经》,也都怀着好奇和窥探之心。

后来的王重阳,虽然他夺取经书是为了还江湖一个安宁,但他在获得《九阴真经》后,也仍然会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之心,去看了一遍经书。要知道,当时的王重阳武功已经是天下第一了,他对高深武学,依然免不了心动。也正是因为这种好奇心的驱使和对高深武功的占有欲,才引起了无数的争夺和腥风血雨。更重要的是,《九阴真经》被见过的人称为武学的宝典,其真实性和其记载的武功之威力,还是被验证过的。

一些人得到它之后,很短的时间内果然就有明显的武功进境,这更让许多人趋之若鹜。因此,《九阴真经》现身江湖之后,起初是一些不知名的江湖中人在抢,但在通过不断的验证后,最终就引起了许多知名人物的注意,这些人也由于各自的私心和好奇心,加入了经书的争夺之中。一时之间,江湖上对《九阴真经》的争夺和热议就成了一种类似于时尚的活动,没去争抢一番,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江湖中人。

而在那些知名的人物中,就有来自西域的欧阳锋。当然了,最终是由王重阳出面,先夺下了《九阴真经》。只是王重阳在获得真经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夺经并不为私,才决定以论剑决定经书的最终归属。周伯通道:“不错。后来事情越闹越大,连全真教教主、桃花岛主黄老邪、丐帮的洪帮主这些大高手也插上手了。他们五人约定在华山论剑,谁的武功天下第一,经书就归谁所有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九阴真经  绝学  脑补  停不下来  门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