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顺七年(1463),大同军区司令(巡抚,都御史,提督军务)出缺。经人推荐,王越接替了这一职位,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对北元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本来属于二线防御基地的大同,宣府,延绥一带成了抵抗北元入侵的最前线,经常遭到北元的攻击,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遭到严重的破坏。王越到任之后立刻修缮武器甲胄,训练士兵,修理堡寨,鼓励农业和商业,把大同防区重新建设了起来。

成化三年(1467年),明朝发动对北元的征讨。王越成为此次远征的参谋长(赞理军务)。据说他曾与主帅朱永帅千人出巡,骤然与敌军遭遇。朱永想要逃走。王越制止住他,叫士兵列阵自保。敌人怀疑有伏兵而迟疑不敢进攻。对峙到黄昏之后,王越令所有的骑兵下马,衔枚鱼贯而行,自己则率骁勇殿后,借着夜色掩护从容撤退到五十里外的明军城堡。

事后他对朱永说:“我方一动敌人就会追击,这就谁也活不了,只好不动声色来迷惑他们。撤退的时候下马步行,我们的行动的声音就小了,不容易惊动敌人,这才可以逃脱。”老实说,这个事里王越显得智慧过人,其实反映了当时明军战斗力的低下。两人所遇到的敌军人数估计不会超过明军的人数,不然早就冲杀过来了。可是被封为抚宁侯的朱永的第一个反应居然是逃跑。

而王越的反应也只是如何逃才能保住性命而已。明军的战斗力如此,这次战役当然无功而返,正好北元忙于内斗,向明朝请求通商(入贡),于是征讨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大概是王越保存实力有功的关系,到了这年秋天,他又兼任宣府军区司令(巡抚,提督军务)。 有了差点丧命的经历,估计王越充分认识到了军队战斗力的低下是致命伤,所以在他直辖的两个战区内加强了士兵的训练。

到了两年之后的成化五年,王越终于有了展露头角的机会。 当时的河套一代属于明和北元的边境。河套水草丰美,但是由于明朝前期对北元的主动进攻,北元不敢南下,河套遂成为真空地带。几乎没有人烟。土木堡之变后,北元开始对河套地区进行渗透。到成化五年,北元开始大规模进入河套地区放牧。于是延绥告急,朝廷命令王越增援。

王越率领本部至榆林,遣游击将军许宁出西路龙州、镇靖诸堡,范瑾出东路神木、镇羌诸堡,而自与中官秦刚按榆林城为声援。许宁在黎家涧,范瑾在崖窑川与大败北元军。右参将神英又在镇羌破敌。北元只好撤退。 王越以为获得了胜利于是在第二年的正月收兵。不料才回到偏头关,北元又去而复来,延绥再次告急。兵部劾越王越擅自收兵。

这是杀头的罪名。幸亏皇帝赏识他,免了他的罪过,命令他带兵屯驻延绥附近待机。北元以一万余骑分离五路入塞,王越命令许宁等将其击退。是年三月,明朝决定彻底解决扰边不止的北元阿罗出部。这次的领兵大将又是抚宁侯朱永。王越为其副手。实际指挥的是王越,而不是纨绔子弟朱永。双方在开荒川决战,阿罗出大败。明军乘胜追击至牛家寨,阿罗出被流矢射伤。

王越这次立了大功被升为上将(右都御史,从字面上翻译是总检察长。)。 借这个大胜的势头,明朝决定大举进攻北元。王越深孚众望,威震边疆,第二年他被任命为西路方面军司令(总督军务,专办西事。)专门筹备西征事宜。但是可叹的是中央虽然口头上要西征,却口惠而实不至。王越手下可用之兵不过万余,又分散防守。而北元的军队却有数万。

在这种情况下,王越自保不遐,哪里还有力量西征。 成化九年(1473年)九月,深入河套的北元可汗满都鲁、太师比加思兰等部将老弱留在红盐池王廷,大举深入,直抵秦州、安定诸州县。1456年,大藤峡瑶人首领侯大苟率领瑶、僮族人民万余人起义,修仁、荔浦、力山、平乐等地的各族贫民纷起响应。攻打郡县,出没山谷。这场起义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被右副都御史韩雍镇压下去。

时间很快走到了成化十六年,王越已经 56 岁了。就在他以为再也没有机会建立功勋的时候,命运又一次对他展现了笑容。 是年三月,王越率二万人赴榆林防御北元。途经大同时,探听到北元的王廷在威宁海(今集宁南黄旗海)。王越立刻率军夜出孤店关,先过猫儿庄,兵分几路,直趋威宁海。时风雪大作,天地昏暗,王越纵兵掩杀,再一次杀散北元的王廷。

而这一次他几乎得到他的目标,北元的可汗达延汗。(明史上说这次袭击是攻击亦思马因太师部,对照蒙文史料不确。应为袭击达延汗。)可是命运似乎又总是把送到他手中的东西夺取。这次,达延汗逃脱了。而北元美丽善战的满都海可敦则有可能死在了这一次袭击中。 对于这次战事,明史中记载的更加简略,只说王越生擒幼男妇女171人,斩437级,获马驼牛羊六干余。

完全看不出大胜的痕迹。 第二年,汪直失宠,被贬到南京。王越被算作汪直一党,被剥夺一切荣誉和职务,被流放湖北安陆。当宣旨的钦差来到时,王越万念俱灰,几乎自杀。后来见敕命中有从轻发落的话,这才打消了念头。 此后十年,王越被软禁在家。他的罪名在明孝宗登基时被赦免了。不过一直到弘治七年(1494年),他才被重新启用。

在此期间,北元被达延汗统一,明朝再也没有机会击败北元了。三年后,北元再度进攻甘肃,朝廷无人能够抵挡。这时王越以 73 岁高龄再次被任命为西北战区司令(三边总制)。王越以老病之身再度出征,于第二年攻破贺兰山后的北元基地。北元不得不再次向北收缩。 于是历史又一次重演。王越在朝中的支持者太监李广(不是汉朝的那位)倒台。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明朝  传奇  事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