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放眼清朝来说,康熙帝的贡献是很大的,因为清朝是第二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第一个是元朝,元朝国祚可是不足百年,没有过了百年大关。明朝有16个皇帝,在《明史》当中,至少有10个以上是昏君,真不知道张廷玉这位大兄弟怎么下得去笔的!难道明朝真的就没几个明君吗?其实按照综合实力和贡献,做一个排名的话,是能挑出不少明君的。

清朝十二帝按个人能力,国家贡献,该怎么排名呢?

清朝十二帝按个人能力,国家贡献,该怎么排名呢

清朝历十一世共十二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如果按照个人能力和国家贡献排名的话,清朝皇帝应该可以分为三个档次。第一个档次是拥有开创之功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还有在对内文治或者对外武功上有突出贡献的清圣祖康熙帝和清世宗雍正帝。个人认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应该可以并立第一。

说努尔哈赤第一,原因很简单,毕竟是开国太祖,在当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摸爬滚打多年打下了一片基业,有了这个开端才有后来的清帝国,光是这份开创之功,就足以当得起第一了。至于清太宗皇太极,则是一个被特别特别严重低估的清朝皇帝。他在位期间对外降服漠南蒙古和征服朝鲜,对内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不只是将国号改为“大清”,更是将后金这个统治松散的汗国,开始走上中央集权之路,成为帝制集权国家。

关于中央集权这点,皇太极转化可以说是相当之重要,像大家熟悉的清朝八旗制度,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清朝兵制的一种,其实并非如此,八旗制度在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出来之时,其实是一种独特的军国民制度,而努尔哈赤甚至提倡的是“八家分权”,压根不是集权的制度,旗人对于本旗旗主的忠诚甚至超越了对于大汗(皇帝)的忠诚,这种分权模式很容易埋下分裂的种子,而皇太极的一系列改革,就是扭转这种分权状态,使清朝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

可以说皇太极在位17年的一系列文治武功是相当不错,为清朝入关打下了坚实基础,可惜他的运气并不怎么好,猝死于明朝灭亡前夕的1643年,若是多活几年,带领清朝入关,使清朝由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全国性政权,那么他的历史评价就将是另一个样子了。康熙帝可以排名第二,他的一系列文治武功,大家都熟悉,这里就不多做重复了,放眼大历史来看,康熙的贡献其实称不得祖的,更称不得“圣祖”的,像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将西汉疆域扩大两倍有余,庙号也不过世宗,而康熙帝时期,清朝并没有大规模开疆扩土,主要是平定内乱,抵御外敌入侵,巩固统治,而清朝疆域的巅峰是在乾隆帝时期。

但放眼清朝来说,康熙帝的贡献是很大的,因为清朝是第二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第一个是元朝,元朝国祚可是不足百年,没有过了百年大关。而康熙帝时期,国家看似处于上升期,但是内部矛盾其实很大,可谓暗潮汹涌,但康熙帝解决了这些问题,极大的巩固了清朝统治,等于是使清朝破了百年大关,光凭这点足以排第二。雍正帝可以排第三,正所谓创业难,守成也不易,为什么不容易呢,因为创业说白了就是自己建立新的体系,打破旧的腐朽的体制,而想要守成守好了,需要面对的则是开国以来,各方势力形成的固定阶级,再直白点就是面对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而想要保持国家政治清明,行政效率高,难免要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面对这种情况,大部分皇帝都是妥协,甚至有些是失败的。

而雍正帝面对康熙晚年因为过度“仁政”留下的烂摊子,诸如官场贪污腐败成风,是大力整顿,还有实施的新政,更是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但是都成功了,可谓是进一步巩固了清朝统治。如果康熙帝之后,不是雍正这样的铁腕皇帝,而是一个能力平庸之辈,那么就不是进一步巩固统治,而是局势会迅速恶化,甚至有可能连百年大关都过不去。

第二档次则是守成不错的皇帝,分别是清世祖顺治帝、清高宗乾隆帝、清仁宗嘉庆帝。顺治帝之所以可以得世祖庙号,其实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的父亲皇太极打下入关基础,却在1643年猝死,结果是六岁的顺治帝登基,而顺治帝登基以后就被摄政王多尔衮架空,直到顺治七年冬多尔衮猝死,顺治八年才彻底亲政。而在此期间在摄政王多尔衮实际统治下清朝完成了入关大业,并且灭李自成之大顺,亡张献忠之大西,一鼓作气消灭南明的弘光、隆武、绍武三个政权,奠定了清朝大一统的格局。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部落  排名  贡献  
下一篇